獨具特色,輝煌一時的蓋州古城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蓋州古城基本為正南正北走向,原城開三門,東城門名“順清”,西城門名“寧海”,南城門名“廣恩”,闕北門。城上原有雉堞,奎星樓、門樓、馬道、甕城皆已不存。城牆為大條石基礎,上砌築青磚,為內外青磚中間黃土、碎磚、白灰等三合土充填的標準明代砌法。城牆寬約8.5米,殘存最高處約10.5米。白灰口抹縫,灰口厚約2釐米。青磚的規格約為長40釐米、寬19釐米、厚10釐米。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全城略呈方形,經實測,城南北長880米,東西寬750米,周長為3260米,分佈面積為660000平方米。城牆及城門等逐漸遭到破壞被毀,僅存東城牆南北二段殘牆約350米,其中,北段殘存城牆長約200米,殘高約10.5米,被當地居民砌於房牆內;南段城牆殘存約有150米,可見青磚構築的牆體,最高殘存約8.5米,部分牆體被當地居民利用成為房屋的山牆;其餘城牆均已不存。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現城內保存有價值的古建築以玄貞觀、蓋州鐘鼓樓、蓋州財神廟、三江會館、福建會館、崇教寺、普濟寺、南關明清一條街兩側古建築及數量眾多的民居四合院和單體民居等為代表。南關明清一條街作為貫通古城的街路,在明清時期是穿城而過的必經之路,街路兩側分佈著眾多的商號,現在還保留著多處當時的建築,為民國時期及以前所建,都是當時各個商號遺留下來的建築物,只是有的建築後來經過維修改變了門臉,有的建築在街路擴建時被改建後縮或用途改變作住宅使用等原因而有所變化,但基本都保留了始建時的風貌。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在南關明清一條街兩側的明清時期古建築為26處,其中,東側臨街有16處古建築,西側臨街有10處古建築,整條街還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的摸樣。以鐘鼓樓為中心,在古城內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分別保留著眾多的四合院和單體建築,有的是衙署建築,有的是醫療建築,有的是會館建築,有的是商鋪建築,有的是民居建築,還有寺院教堂等宗教建築。其中,在東北部有保留價值的古建築約有68處,在西北部有保留價值的古建築約有16處,在東南部有保留價值的古建築約有56處,在西南部有保留價值的古建築約有25處,此外,還有3處文保單位和2處寺院建築,蓋州古城現在保存下來的有保留價值的古建築有203處,佔地面積約44319平方米。建築形式有遼南特有的囤頂,也有硬山頂,基本保持著始建時的格局,還可清楚地見到當時的營造法式,它們都是古建築的樣本,現在在全國範圍內都很難再找到如此規模、保存如此完好的原汁原味的古建築,極具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蓋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漢代就是重要的縣署所在地,其城周圍發現有大量漢墓,由於扼南北交通要道,又佔瀕海之利,故而商賈雲集,逐漸發展成為遼東重鎮。至明代蓋州古城已經完成了磚砌,同時古城內又完善了街路佈局,營造了衙署、廟宇和商號民居等建築,以嶄新的“城”的面貌出現。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如今的蓋州鐘鼓樓就是當時的城中心,是古城蓋州城內的著名古蹟之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建築原是南城門,明代洪武五年至九年蓋州指揮吳玉擴城時,將原舊城南門改建為鐘鼓樓,居於蓋州古城的南北中軸線上,為蓋州古城的繁華所在。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經過歷次修繕維護,得以保存下來,是研究古建築的活標本;上帝廟其本名玄貞觀,因廟內供奉“玄天上帝”(即玉皇大帝),故稱玄貞觀、玄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現今仍保留著濃厚的古樸典雅之建築意境,是營口乃至全省為數不多的早期寺廟建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代以來,蓋州古城已成為東北的“財貨通衢”,“名聞八閩,聲達三江”。古城內衙署和民居等四合院完整保留了始建時的風格和佈局,是研究遼南四合院的珍貴資料,如今已經十分罕見,是蓋州古城的鎮城之寶。

蓋州古城的價值

城一般都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且大多位於交通要道。漢代以襄平(今遼陽)為中心的幹線道路,其中由襄平向南達沓氏(今旅順口)的南北大道就由今蓋州古城通過,此後歷代沿用,遼金元時期亦是遼陽至旅順口的交通線路,明代則是這條南北大道的繁忙時期,是明政權海陸轉運糧餉的一條重要通道,蓋州古城也是明代驛路的蓋州在城驛所在地,清代以盛京(今瀋陽)為中心的道路形成後,由盛京經遼陽、蓋州、金州至旅順 海口的這條道路上,蓋州仍是一個重要節點,為南來北往的交通樞紐,同時又是盛京鋪遞的組成部分,在蓋平縣的南、北各有3個鋪,分別各有鋪兵4名。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蓋州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文化薈萃之地。境內依山傍水,氣候宜人,特產豐富,經濟文化發達。幾千年來,以漢民族為首的人民在這裡創作著豐富的歷史畫卷。至漢遼東郡置縣治所以來,各朝代相繼在此建立地方行政管理機構,管轄範圍相對穩定。在蓋州城附近多年來不斷髮現漢代遺址和墓葬,足以證明自漢代起,蓋州一直作為這一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始終沒有動搖。特別在明清時期,蓋州的歷史地位達到了巔峰,這些留存至今的古建築就是最好的證明。明建立之初,立即著手擴建城郭,穩固形勢,發展經濟,成為東北不多見的重要城市,清代更是南北通衢之地,物阜民豐,經濟發達。

正是蓋州的歷史地位及其政治、經濟環境,特殊位置,蓋州在明代就成為了東北首家貿易港口。當時,內地與南方商人紛紛來蓋州經商。南船在西河口溯大清河而上,直達蓋州南關外,明清時期經濟和貿易活動非常活躍。社會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經濟繁榮,中小地主、商人、手工業作坊主數量不斷增加,促成了蓋州城經濟繁榮,在蓋州不但有三江會館、福建會館、山東會館、山西會館、金州會館之類的商賈會所,在城內也是商鋪林立。自大堆子至東關,明清時建築比比皆是。1986年,著名建築歷史學家、文物考古學家曹汛先生對此處建築群做了考察和鑑定,他認為商業的發達不能不與通商有關。商鋪的建築與民居可以代表明清建築的風範。蓋州南關碼頭開埠,是蓋州乃至東北的一件大事。它不但使蓋州從傳統的農牧中心一躍而成了東北內陸第一大商貿中心,而且標誌著整個東北內陸市場經濟的發端。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独具特色,辉煌一时的盖州古城

蓋州人傑地靈。由於蓋州的歷史地位,文化教育發達等因素,使得蓋州人材輩出,湧現出不少文化名人,創作出許多不朽的文化瑰寶,鑄就了蓋州這個文化薈萃之地,如今蓋州古城是東北遺留下的僅存的幾座古城之一,而古城內部保存狀況最好的,只有蓋州,還遺留著真正的明清時期遺蹟和城市框架,是一座“原汁原味”的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