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请教一下孩子数学在不报班的情况下怎么训练,我们一年级,现在不打算报奥数?

且听风声715


1、作为家长可以每天晚上检查孩子对当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对当天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复习一遍,加深印象,并会举一反三。预习新课,使孩子对第二天要学的新知有个初步了解,不会的地方做上记号,或家长提前辅导或等老师讲课时认真听,加以解决。

2、养成习惯,每天做一定的口算题及计算题,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及口算速度。对20以内的加减法必须熟练计算,训练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比如做成数学卡片或做成填空题来训练。

加持下去,孩子的口算及计算能力一定会很强。

3、可以依据课本内容举一反三适当增加一些稍有难度的习题来训练孩子的独立思维能力。

比如用数字6、8、9能组成哪些两位数?并把组成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那孩子就得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然后写出不同的两位数。既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又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4、对孩子数学书上学到的知识,要带到实际生活中去应用并解决解决。比如学习了“认识人民币”,在带孩子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就可以看着货架上的商品问孩子怎样付钱,可以用几种方法?从而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忆梦月华


非常好的题目。曾经的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来回答一下,希望能帮到您。

六年前我也研究了一下今天流行的奥数,发现小学低年级的奥数,大多数是小学高年级要学的内容。而我女儿正是学英语的关键时期,英语课时不能少。奥数课安排不进来了,只好放弃报班。

后来我仔细听了女儿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的教学安排。结合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教给我女儿一个特别的数学游戏:斗24。有些省份好算叫算24点,您搜一下,网上有细则。

我小时候靠这个游戏起步,斗24和下棋周边从来没有对手。我女儿也不错,趁我老了,一年时间灭了我。高年级开始给她讲一些数学思维方式,至今也不错。

顺便说一下,小学开始时主攻英语的结果是她见到外国人都能自然而然的聊天。顺便英语考试次次满分💯。



-----补充一点吧----

比如图中这个,既可以3824,又可以4624,还可以12乘以2,一题多解,多角度发散思维,从小我就因此养成习惯了。数学竞赛题其实大多也不过如此,只不过不是用小学低年级的加减乘除法而已。



加加爸爸2019


我在二年级的时候给孩子买过一套《马小跳玩数学》,全套6册,分别对应1~6年级的数学知识。

这套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每个故事揉进一种数学题型,如“鸡兔同笼”。这套书难度没有奥数那么高,但比教材稍微难一些,也能起到开拓思维的效果。
因为都是小故事,读起来不枯燥。低年级可以大人领着孩子看,中高年级的孩子就能自己读了。

我家孩子比较喜欢数学,这套书都是他自己慢慢翻着看的。大概是四年级都看完了,等于做了预习。反正只应付课内学习和期末考试的话,这套书的难度就够了。

搬书回巢,有书智库领读达人,秘密扣扣签约作者,今日头条认证作者,新浪微博认证书评人。图书编辑、网络编辑、运营编辑……这么多年,兜兜转转还是和文字打交道。我愿搬书回巢,助你师逸功倍。

搬书回巢


数学作为基础科目,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刚开始上学时就开始关注孩子的数学,想要提高孩子的数学思维和能力。

虽然学生在学校也一直在学习数学课程,但由于比较基础,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还远达不到需求,所以很多家长就开始为孩子报了辅导班,希望让孩子有所提升。

上辅导班对孩子的学习和思维到底有没有帮助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当然了,用处还是有的,但毕竟具有局限性,一个礼拜一两次的课程,对孩子的帮助远不如想象中那样多,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抓住平时的时间,每天学习和训练,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需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训练体系来支撑,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给孩子报一个比较靠谱的班,坚持下去,这还没有完,周末在辅导班学习,课后自己去复习,巩固和理解,课堂学习加上课后练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有些家长不愿意早早把孩子送到辅导班,想要自己在平时去辅导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当然也有难度,家长毕竟不是专业的,讲解的方式和方法孩子不一定能理解,所以,要想自己平时去监督和辅导,家长就需要和孩子一起去学习。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年级的孩子在数学上需要以基础运算为核心,最好能每日坚持练习,通过不断练习来提升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运算的速度在之后直接决定学生做题的速度。基础运算的练习不但能提升运算能力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可以提升学生的反应力。运算的训练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度,对一个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

除过基础的运算,很多家长也希望能对孩子的思维做一些启蒙训练,那就需要去选择一本合适的资料,最好能有一个体系,能一直学习和练习下去,我经常建议家长和学生使用,从课本到奥数和举一反三这两套书,从课本到奥数能简单些,适合大部分学生,比较适合自学;举一反三稍微难些,需要有指导和讲解。当然还有别的一些,选择一套适合的很重要。

然后就是学习和练习了,如果是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自己在家学习 就要注意速度了,不要太快,每天学习一两个知识点和典型例题,学习和理解透彻,再去做一些相关练习题,加深理解和运用,时间控制在二十分钟即可,时间太长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训练一定要有规划和体系,每天学习什么,练习什么都要有规划,最重要的是每天练习,千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学习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最好能将每日学习和练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日常学习必备,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肯定会让孩子得到很大的提升。

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和题目,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探讨 甚至是家长先去学习,再来教孩子,那么就需要家长提前去学习和准备,现在网上有很多的学习资源。


胡老师数学教育


作为一线教师,说说我的想法:

我想作为小学数学,最需要关注的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于利用课上和课下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打牢。比如计算,就是数学学习中很基础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提升。

在家中对孩子的数学进行训练,不妨试一试让孩子给家长讲题的方式。这是我一直建议家长的指导方法。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孩子的叙述来清晰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另一方面也能够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要知道,会做的题目孩子不一定会说,而如果他能讲题目解释清楚,则说明他对知识的掌握相对比较牢固。同时,说的过程也调动了孩子的多种感官,对于加深印象很有帮助。

对于现在的数学教学,已经逐渐从重视成绩转变到关注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在于平时的训练,在课堂,则在家里。多说,多问是最直接的提升方式。

最后,结合现在孩子的特点,我觉得也要让孩子多接触生活,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因为数学最终的目的仍旧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些拙见,欢迎讨论。


数學李老师


在今日头条上面看到你这个问题,作为一位有多年教数学经验的老师,非常想帮助你。

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教授知识的方法最好的就是反复训练。这个时候的学生,他的学习能力是不够的,基本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跟他反复的强调这个问题,他很容易就会记住。这里一定要强调一点的就是,这个“反复强调"的问题,要掌握一个度。比如我们在跟孩子做游戏,或者是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利用孩子手中的工具,将我们的数学知识贯穿于其中,效果会非常的明显。

曾经有一个二年级的家长对我讲,他的孩子对乘法口诀的掌握总是错。也许我们大家都知道乘法口诀在背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的,那是因为按顺序在背,比较容易。一旦打乱顺序,或者是用大数乘以小数这个来考核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会错。也是我给他提了一个小建议,就是要求他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考他的口诀,刚开始可以慢一点,后面一定要求他快速的回答。没过多久,这个家长就跟我讲他的孩子的乘法运算非常棒!


传奇人在


一年级孩子还是强烈建议不要报班,第一还处于适应学校生活阶段,最好是多陪伴;第二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最有效率的是实物,而不是从课堂到另一个课堂。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我首先请问下这位家长,一年级奥数学什么你大致清楚吗?对于辅导班的课程体系一定要有个初步的了解,如果有时间的话,尽量由家长在家辅导,训练这个词听着就是填鸭式的教育观念,一年级更多应该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去学习。如果您有这方面计划,可以关注我的一年级趣味数学专栏。

一年级数学家长培优建议

数学启智应该多彩多姿!以下是我规划课程时的大致六个模块。您也可以沿着思路去思考如何引导孩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累认知的经验。

① 基础

基础是基础概念,加法的含义,减法的含义和运用,数位的概念,凑十法等等。课内关注孩子的理解难点,通过实物方式讲解会更高效。练习形式应该多样化,新颖有趣。

② 拓展

拓展主要是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带着孩子去探索,去观察,去发现数学之美,数学之趣。

③ 培优

培优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知识点都有基础,提高,进阶,不可操之过急。

④ 趣味

数独,七巧板,迷宫等都是好玩又益智的数学游戏,也增加了亲子互动。

其实主要是家长教育观对孩子的影响,你认为数学是好玩的,就会影响孩子。


一学堂王老师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进行奥数训练对训练孩子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开阔性、灵活性等思维品质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有效促进孩子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但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兴趣、毅力等因素的不同和差距,是否进行奥数训练和在进行奥数训的内容、方式等方面也有所不同,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对于对数学不是很有兴趣或特长的孩子来说,可选择基于书本之上,与书本知识关联密切的题目训练,拓宽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而对于较深奥,生涩难懂,解法独特等所谓的纯奥数题可不训练。如果家长自行辅导,又不是专业的,需要多加学习,要遵循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切忌用成人化的思维、方法去辅导,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基础和具有的技能,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训练。不能拔苗助长,要循序渐进。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可带着训练,在训练中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再决定如何进行。


闲看云舒静听花开


数学不等于奥数,的确没必要报班。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主要就是一个形象思维。只需要知道这么回事就行了。如果他们知道一个苹果再加上一个苹果,他就有了两个苹果。相当于已经学会了数学。如果在抽象成,一加一等于二,就已经更好了。


火箭高中数学


我女儿现在上二年级。数学成绩中等。我现在对她的要求是把基础题打牢固,无非就是多做题。每天50道计算题是必须完成的,还有一些基础的课外练习册。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