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词时怎样才能体现岀“有我”?

零点氧巴


什么是“有我”?

在文艺作品中带入作者的感情,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说简单点,你在描写景物或者事情的时候,必然带有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通过作品传达了出来,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就是“有我”。

什么是诗词的“有我”?诗词的“有我”、“无我”之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经做过阐叙: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这话不难理解。“有我”,即是“以我观物”,诗人所写的情境都是诗人看到的东西,所以代表的都是诗人本身的心里想法。比如我们看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之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我们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能感觉到杜甫的状态吗?他当时托庇于成都地方大员严武,衣食无忧,算是他颠沛流离一生中最安稳的时刻。人一旦没了生存压力,他便也不忧国忧民了吧?“黄四娘家花满蹊”,起句如此轻佻,你能想象得到他像个浪荡公子的状态吗?这些景色,这些“戏蝶”、“娇莺”的词汇组合出来的意象确切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心态。

再看一首写春景的诗,袁枚的《题桃树》:

二月春归风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 。

残红尚有三千树 ,不及初开一朵鲜。

都是春天,都是花下,为何这首诗却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残红”、“不及”这些词汇的组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追悔不及的心情。

同样的景色,写出不一样的味道,这就是因为“有我”。

我这是随意找了两首诗,其实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大家肯定能找到更合适的。

如何在诗词中体现“有我”?

作为一个写诗的人,感情充沛、细腻简直就是必备条件。当你为景色和事情感动,觉得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写诗了。

那么这个时候,找准感动你自己的点,用最合适的词汇最精准地表达出来。

如果自己都不能感动,肯定不能感动读者了。

你的感情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了读者脑海里,并且打动了读者,你的诗词,就“有我”了。

其实,这个“有我”的“我”只是你心中的感情罢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诗和词两字并用时,一般泛指格律诗词。格律诗词在文学体裁中,是最讲究法则的。包括声律、意象、句法、章法等均有一定要求。而今人创作诗词,也多会遵守这些法则,谓之循古。



所以我们进行诗词创作,不宜有我而无古,也不宜有古而无我。我们分四点进行讨论。:

一、有我无古

组成诗词的基本单位是意象。而诗词的意象大都为有出处、有来历的,并经过历代诗人的共同体验,形成一个成熟的意象体系。例如,柳、芳草、长亭、古道等均为写离别的意象,具有客观性。我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不宜游离于此意象体系之外,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

二、有古无我

在遵循传统诗词的意象、声律、句法、章法的基础上,也不宜因为循古而失去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毕竟时代不同,核心文化价值观也会不同,更何况,每个人的意趣也有所不同。



三、有古有我

不论意象体系、声律体系还是意境学说,均为诗词的核心价值。一但游离其外,则不能称之为诗词。而传统诗词所用的抒情方式也是间接抒情,也就是说,须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寄托于传统意象中,进行表达。做到有古有我。

四、如何有我

首先要选择能切合观点或情感的意象,这谓之情切。例如,你要写一首爱情表白的诗词,可以选取芍药花作为意象,因为,古音中“药”和“约”谐音,常作为定情的信物,此一意象的出处为《诗经》。黄庭坚说杜甫之诗,“字字有出处,句句有来历。”而到今日,诗词的意象更是经过历代的沉淀,已形成成熟的体系。如何组合这些既存的意象,“点铁为金,化腐朽作神奇。”则是每一个诗者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有我”,也就是将“我”的情趣或理趣,融入到诗词的创作体系中。而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更多的诗词意象和学会运用声律则为首要任务。就正如行文必须先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一样。诗词的意象掌握得越多,诗者可发挥的空间也就越大。而意象运用得越精准、越细腻,“我”的情感或观点也就会表达得越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