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哪个最容易?

提问达人魔力侠


个人观点:汉献帝、崇祯、光绪,哪个翻盘最难?我认为最难翻盘的是光绪;哪个翻盘最容易?我觉得是崇祯!


为什么说崇祯是翻盘最容易?

因为崇祯虽然面对的问题也非常严峻、并且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的困境,比如天灾人祸、小冰期、内忧外患、连续一百年左右的朝政荒废滋生了难以想象的贪污腐败问题。但其实崇祯手上并非是无牌可打。虽然没办法解决很多根本问题,但是勉强维持着大明朝廷继续挂个名,徐图后进还是可以的。但是崇祯皇帝虽然励志中兴,但是缺少政治头脑、过于浮躁心急、没有统治一个帝国的格局、也没有帝王的眼界和能力。


关系到明朝生死存亡的直接问题是,一外患、二是内忧;崇祯完全可以不顾那些世俗的眼光去和金国和谈;或者充分定位好袁崇焕等人的角色,只御敌不用强行进攻,只给予袁崇焕必要的权限,明确好该有的职责,既要充分授权、也不盲目相信!这才是帝王明智用人的方式。说到底,还是崇祯既死要面子、不求实际,又要在疑人和盲目信任之间摇摆不定,缺少用人之明。而对内,崇祯也没有坚定好铲除农民军的决心!张献忠李自成投降(招安)的时候,完全可以斩杀或软禁,而且张献忠但是崇祯糊里糊涂的再次放虎归山,任何帝王都不会对叛国行为采取纵容,而崇祯竟然如此安心?


再或者,李自成围北京的时候,完全可以答应李自成的条件,充分利用李自成以缓兵之计,或者全及时逃离北京前往南京,只要崇祯不死,明朝还有翻身的可能;或者崇祯想以死谢罪,但也要指派好继承人,继续领导明军作战。而崇祯却丧失了无数次机会,最终导致明朝覆灭。其实最容易翻盘的就是崇祯,只要崇祯抓住任何一次重要机会,都可以翻盘的,现在看来,虽然崇祯确实是个好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当帝王的料!


再说说,为什么光绪面对的是最难翻的盘?

因为光绪面对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自己大权旁落,阶级利益难以撼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而朝臣对慈禧的垂帘的行为已经默许甚至认可,这是最苦恼的,就算想要革新变法,触犯了封建主利益,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2、光绪面对的是一个封建时代的终结、是两百多年演变的代差,是翻天地覆的改变,光绪也没办法进步到从文化、思想上改变国民性格,仍然停留在封建愚民阶段上,想要在时代夹缝下得以翻盘,绝不是几个人可以改变的了的;

3、清帝国面对的不是一个敌人,而是基本上来自全世界的资本主义帝国的侵略。当时是殖民主义浪潮下,帝国主义殖民甚至是争前恐后的,想要以一个中世纪封建农业国去PK数十个近代热兵器国家的殖民侵略,是不可能胜利的!


相对而言,汉献帝的开局,翻盘难度55开!能不能翻盘全靠运气!

汉献帝是个聪明人,至少不是昏君,也不甘心当傀儡!但是他确实是曹操手上的傀儡。


汉献帝翻盘的容易体现在:无实但有名,朝廷还是汉家的朝廷,天下名义上还是要挂着汉家的旗帜。普天臣民对汉献帝是知道的、也是认可度、甚至不少还是忠诚的!朝廷官员也还是董卓进京前的原班人马,忠诚汉献帝的不在少数,就连曹操手下也有荀彧等人是忠于汉室的。汉献帝可以自己打好自己这张IP,为天下勤王之士竖起大旗!


汉献帝翻盘的难点在于:汉献帝的翻盘优势和小算盘全让曹操看出来了!曹操可是何等人物?想脱离曹操的控制是很难的,只要曹操完全牢牢控制住汉献帝的一举一动,汉献帝想说个话都不行,估计汉献帝也很难做成什么事情。所以汉献帝能不能翻盘,真就得看运气了,因为时间利于曹操不利于汉献帝,时间越往后拖,汉室天下的观念和影响力就会随着时间越来越衰弱,虽然汉献帝并非最难翻盘,但也完全是困难开局!


我是柒玖,专注秦汉、三国,历史、军事与文化自媒体。


79历史说


要说翻盘,献帝、崇祯、光绪这三个人里面,最难翻盘的应该是光绪,要说谁最容易翻盘我觉得可能是汉献帝刘协,理由如下:

1、先说一下汉献帝,我想多数人都会认为刘协是最没希望的,其实不然。

汉献帝虽然是傀儡皇帝但是他有其他两个皇帝所不具备的东西,那就是威望!为啥曹操能够协天子以令诸侯,因为汉献帝再怎么傀儡也是皇权的象征,在当时没有第二种权利与之抗衡,而崇祯皇权却受到起义军和后金的挑战,光绪那边则是慈禧和起义军加西方列强!所以汉献帝所面对的挑战还是比较单一的!

那么,在汉代汉献帝的皇权有多厉害呢,别的不说,就说刘备吧,单凭着一个衣带昭就空手套白狼建立了蜀国,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汉献帝去投靠刘备,刘备除了听命献帝似乎没别的办法,否则人设就崩塌了!

曹操内部那些恪守君臣礼义的重量级大臣就不列举了,那么汉献帝应该怎么翻盘呢?答案很简单,逃出去,只要逃离曹操的控制去找刘备,一方面刘备的势力会大大加强,曹操的势力就会大大削弱,平时魏国和蜀国打仗时动不动就喜欢去捅别人屁股眼的吴国也会老实很多!

这样所说不能百分之百的翻盘,至少雄霸一方没问题!

2、剩下的就是光绪和崇祯了,上面我们说了崇祯面对的挑战是后金和起义军,按理说崇祯翻盘应该最容易才对,坏就坏在他的大臣太忠心了,太忠心也是坏事吗?答案是肯定的!

为啥说翻盘容易呢,崇祯面对的是内忧外患,其实外患还有一种解决的办法,那就是议和,什么?我们堂堂华夏怎么能像蛮夷低头?可以说明朝是孔孟思想影响深远的时刻的朝代,要是真议和了,绝对会有几个大臣纷纷站出来自杀,议和自然遭到了反对,所以后来崇祯才说群臣误我!

如果议和,明朝就会得到喘息,先收拾内乱等有实力了再和后金打,那时候,谁胜谁负就很难说了!

即使议和,后金会不会撕毁约定呢?里面又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崇祯翻盘又不那么容易!

3、至于光绪,光绪让人看到希望是在洋务运动期间,但是一场甲午战争让人清楚的看到大清真的要亡了,其实光绪那个时候的主要敌人不是慈禧,而是贪官污吏,清朝的腐朽已经在根上都烂了!

我只能引用我在初中考试卷上的答案来回答了,改良主义、资本主义都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

综上所述:献帝最好翻盘,光绪最难





陌上小楼


汉献帝和光绪帝都是傀儡皇帝,他们做傀儡皇帝的时间刚好光绪第一,汉献帝第二。崇祯帝一直大权在握。所以,翻盘对三个人而言,意义完全不同。

对汉献帝而言,要扳倒的是曹操,光绪帝要扳倒的是慈禧,而崇祯则要摆脱明朝灭亡的宿命。哪个最难,哪个最易?毫无疑问最难是汉献帝,最易是崇祯帝,试作分析:

一、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做的很彻底,他没有任何资源,当时汉朝实质已经灭亡,分裂局面已经形成,他想扳倒曹操没有任何可能。光绪帝不同,他有一定权力,只是大局方面没有话语权,他可以选择忍和等,让慈禧放下戒备,多谋点实权,等慈禧去世,他还是有做主的机会。崇祯帝做了十七年皇帝,他即位不久就扳倒了魏忠贤,确立很高的威信,他有很多机会力挽狂澜,避免明朝灭亡,但他没有这样的能力,相反他一次次乱作为,彻底葬送了明朝。

二、从他们各自所处历史段落看。汉献帝即位时尚在幼年就已经被人操控,一直没有能摆脱。东汉后期两次党棝之祸,导致严重割裂,汉朝失去了士大夫的支持,黄巾起义的爆发导致地方势力崛起,东汉积重难返。光绪帝面临的形势,外有列强入侵,内有慈禧掌权,但清朝的资源并没有丧失,相反光绪帝有很多支持者,这让他有很多机会。祟祯面临的形势复杂,前有祖、父、兄遗留的问题,外有清,内有农民起义,还有严重的党争。但是崇祯只要处理得当,是有机会翻盘的,毕竟明朝并没有到不可药救的地步,他心浮气躁,志大才疏,成为明朝最大的毒药,明朝有他,不灭亡才怪。


羽书迟


先说我的看法:最容易的是光绪帝,最难的是汉献帝!

理由:光绪帝只要什么都不干呆着就行了,等慈禧百年之后,光绪再想做什么事就没人拦得住了。所以,他最容易。

最难的是汉献帝,他当上皇帝那一刻起就成了吉祥物,没有自己的权利,只能成为野心家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棋子。在三国乱世之中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傀儡的残酷事实。

崇祯虽然手握大权,可是能力所限,权力越大事情搞得越糟,假如他身边有个曹操没准明朝还没那么早灭亡。


光绪帝只需要熬就行了

光绪皇帝生于1871年,慈禧生于1835年,两个人差了36岁,这个年龄差让光绪完全有时间和慈禧熬。

(光绪帝像)

但说实话,这个熬也得讲方法,不能真什么都不做,对于一个帝王来讲,虚度光阴浪费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对帝国也是百害而无一利。

光绪其实应该趁洋务运动高峰期跟慈禧申请一些经费,然后聘请一些外国老师教授国外的先进知识,这并不违反大清的皇家教育制度,早先康熙还跟外国人学习过数学呢。

光绪对外国知识的学习会让他对世界的了解远超满清历任帝王,同时也能为他此后的变法提供丰富的知识。

而且,对于慈禧来说,看到光绪这么好学也会很欣慰的。

等熬到1908年11月15日,光绪能够真正亲政,再下决心维新变法。即便遭到守旧派的反抗,因为没有慈禧的支持,这些人的反抗也是徒劳的。

到那时,大清就会变成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个人估计首相很可能会是袁世凯。

(袁世凯)

凭借袁世凯的野心和能力,光绪的权利将会被架空,成为一个傀儡,然后袁世凯狭天子以令诸侯,借光绪的名义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个人认为,大清将发展成为一个新兴强国。

汉献帝是真没办法,怎么努力都是徒劳的

汉献帝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也挺倒霉的,出生在乱世,虽然生长在皇家但只能作为傀儡。

公元189年,汉献帝刘协和他哥哥汉少帝刘辩被宦官劫持,后遇到了董卓,当时刘辩吓得已经语无伦次,而刘协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就跟董卓说了被劫持的来龙去脉。董卓认为刘协比刘辩能力强,就废了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从此刘协就开始了傀儡生涯。

(汉献帝影视形象)

他先是在董卓手里,后来又到了李傕手里,然后被曹操迎到了许昌,从此成为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的王牌。

可以说,刘协自始至终都没有挣脱军阀的控制。

在当时看他唯一的机会就是在李傕手中逃走的时候,假如当时他够机灵,率领身边的忠臣秘密潜逃,然后占领一个偏僻的城池,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慢慢发展,训练出一支精锐,等曹操在赤壁战败的时候趁机收复北方,再以天子之名讨伐南方的孙权和刘备等人,应该可以匡扶汉室。

可惜从李傕处逃走的时候,刘协只有15岁,而且长在深宫之中根本不了解天下大势,让他东山再起有点太难为人了。面对汉末的乱世,刘协自从登上皇位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一生会是个傀儡了。

所以,他根本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崇祯难度位于两者之间

崇祯完全败给了自己的性格弱点。

(崇祯帝影视形象)

他这个人沉不住气。

围剿农民军不断更换将领,以至于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前功尽弃白白耗费军力和钱粮。

对付满清也是如此,松山之战本来明朝可以依靠国力优势和满清拼消耗,可崇祯非要和满清主力决战,速战速决,结果精锐尽失,在面对清军的时候更被动了。

如果崇祯不那么着急,给将领们足够的时间,其实农民军问题和满清问题都会在任内解决好的。天下太平后,颁布一些有利于恢复生产的政策,说不好又是一个中兴!


历史风暴


个人觉得光绪翻盘最容易,汉献帝最难,崇祯五五之数。

一.光绪如果能象汉宣帝刘询一样先忍让着,收敛锋芒,蛰伏伺机,等慈禧死后再推行君主立宪制,应该会让清朝有翻盘的可能,如果推行君主立宪可稳定当时那些如袁世凯之类有野心的军阀,毕竟他们手握军队,有掌权的野心,但却又不能明反,君主立宪刚好给了他们可以明着掌权的机会,君主立宪制又给了当时渴望改变国家命运的革命先进分子希望。这样可以先把矛盾转移,双方自会去斗,而君王就可以暂时先脱身出来,借力打力,推行新的改革措施。

二,汉献帝当时已完全被曹操控制,没有丝毫权力,虽有一些文人与部分民间百姓拥汉,但要明白枪杆子里才出政权这千古真理。更何况当时手握重兵的军阀哪个不心怀鬼胎,汉献帝既使能逃出曹操的掌控,他也还会被其他人重新掌控,做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具,所以他最不可能翻盘。

三,崇祯皇帝并不昏庸,反而他还是个有抱负的皇帝,如果他能迁都南下,未来局面就难以预料了。


心宽福气多


个人觉得最难的是崇祯,最容易的是光绪。

首先,崇祯面对的是内乱加外敌,并且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已经胜利了,只是清兵入关才覆灭的。所以,崇祯已经是亡国了,之后的反清复明运动和崇祯没有任何关系,是又一茬的事了。

再说光绪,光绪的翻盘对象不是像崇祯一样的阶级敌人,而是有亲属关系的慈禧,光绪需要做的不是奋力抗争,更应该做的是保护好自己,将慈禧熬死,还有出头之日。

至于汉献帝,只能说生不逢时,再早生个十几年或许还有机会,可惜了。


成哥谈历史


崇祯最容易,是他自己把江山折腾没了。如果是个庸主,再延续50年没有任何问题。首先,他面临的强敌是关外的满清,但是双方斗争几十年,明朝依然掌控山海关,满清只能控制关外。皇太极并没有一举拿下中国的野心,和崇祯谈判,希望建立平等的两国关系。这和辽宋关系还不一样。只是崇祯要面子,谈判活动被言官发现后,把陈新甲拉出来当替罪羊,导致崇祯两面作战。第二,闯王几乎被歼灭,但是明朝政府内斗,剿抚政策反覆无常,结果死灰复燃,尤其以张献忠为代表。最后李自成拥兵五十万,灭了明朝。第三,明朝,北方虽乱,但是江南依然稳定繁荣,经济发展但是税收却少,北方平穷却摊派各种苛捐杂税。其实,如果有张居正这样的能臣进行经济税收改革,明朝不会面临亡国危机。第四,崇祯多疑,处死了很多能臣,最后失去了官僚集团的信任和支持。

光绪,面对的是国内外矛盾、满汉回等民族矛盾、中国传统文化势力与西方新文化科技势力的斗争、君主制和民主制政治势力的斗争……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错综复杂的时期。对光绪来说,到处可能是敌人,甚至太后也是。没有高超的政治水平,是难以处理这些复杂问题的。

汉献帝已经失去了任何控制权,他就是个傀儡而已,谈不上什么可能。


RaymondIT


在汉献帝、崇祯帝和光绪帝他们三个当中,综合分析起来,翻盘最容易的应该是汉献帝,最难的应该是崇祯和光绪,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汉献帝翻盘相比较最容易,因为汉朝是继秦统一中国后的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当时已经有三百多年的统治历史,虽然经过后期宦官专权,刘氏影响力日渐衰弱,但其毕竟有几百年的根基和历史,面对三分天下的历史,在众多的百姓当中还是向往由汉室统一国家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刘备始终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而得到众多百姓拥护的原因。汉献帝即便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没有实际权力,只是一个傀儡,而且时刻都会生命不保,但是其还是有机会翻盘的,就如衣带诏事件,如果不是最后泄露机密,也许就能将曹操杀死。衣带诏中的几方最终都被消灭,但是刘备这股势力一直存在,起码在汉献帝还有一丝的希望。

影视剧中的崇祯帝

二、崇祯帝在一定意义上他不是昏君,他也想改变大明朝衰落的颓势,所以其也兢兢业业,躬亲政务,但是其对整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判断有误,经过多年的贪腐,整个国家机器已经失去自主运转的功能,腐败已进入国家机体的骨髓,从国家管理层到地方小吏没有不贪的,强取豪夺,搜刮百姓,老百姓已恨之入骨,贪腐随之带来的就是经济衰弱,国防衰弱,部队战斗力丧失等一些列可怕的问题。同时,民间各地起义不断,已有势不可挡之势,仅凭崇祯帝一人的满腔热水已无法彻底唤醒沉睡已久的大明朝,只能眼睁睁的看他死亡。

清光绪帝

三、光绪帝看到了大清朝的衰弱,也认清了世界的发展和变化,以及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如何改变腐朽堕落的大清,让大清重新振作增强实力,他选择了开展维新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是宫里有个老佛爷谁都惹不起,光绪实际上不掌握权力,权力都掌控在慈禧的手中,以她为首的反对派发起反攻,实施了戊戌政变,轻而易举的就将参与维新变法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处理,囚禁了光绪,杀害了戊戌六君子,整个维新改革一共维持103天,所以又叫百日维新。

以上是我的见解,如有不正确之处请批评指正。



汉献帝连皇宫也出不了。没有一点翻盘希望。

光绪没有军权。军队都掌握在慈禧手里。翻盘的条件基本没有。

只有崇祯,有翻盘的可能。

崇祯最后失败,原因多半在他自己身上。他至死也未醒悟,反把亡国责任推之于臣下,是大错误的。

崇祯继位时,确实内外交困,但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如果他能始终信用袁崇煥,后金的势力很难向关内发展。对国内能始终信用如孙承宗,熊廷弼等名将,剿抚并用,以抚为主,积极改善经济形势,从根本上缓解矛盾。国内也不是不可就药。

可是崇祯是怎么做的呢?

有资料统计,崇祯在位十七年,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14位兵部尚书,杀死或逼得自杀的督师或总督11人,杀死巡抚12人,被他关进监狱,逼死,或逼迫战死,自杀,判刑的相当于省一级的官员多达几十人!

真是有权不使,过期做废。如此滥用权力,大概要算是空前绝后了!

这盘还怎么翻呢?

欢迎点评。


WM晓奇


此三子者,翻盘最难的,应该就是崇祯了。

谈起明朝的皇帝,说最可怜,除了崇祯应该就没有别人了,有说“明实亡于万历”,也有说“亡于嘉靖”,崇祯着实是明代少有的勤政之君,他确实是想振兴大明,不过明代的各种弊端到了他这一代,已经难以去调和了。

崇祯殚精竭虑十七载,用上吊实践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虽然明朝并没有过这样的祖训。

明之亡,主要责任不在崇祯,他尽力了,却碰上了天灾+人祸,当然,还有外患。

汉献帝从即位开始就是一个傀儡,他很可怜,可怜到了什么程度呢?他被几人先后挟持,董卓“夜夙龙床,公主后妃,尽皆淫之”;曹操弑董贵人,并戮其腹中皇嗣...皇后伏节亦为曹操幽毙……

他从登基开始就是傀儡,而且这种傀儡生涯一直延续到他退位。

三人中汉献帝看起来最弱,但他却真的是一手好牌打烂了,虽然这个主要责任也不在他。

王允看不起董卓旧部,拒不赦免其党羽之罪,说目光短浅也好,说书生意气也罢,他真的没有什么谋国之智。

董卓死的时候天下还没有怎么乱,可是就是因为李傕、郭汜这俩胡搞一通,汉献帝出奔,被曹操捡了便宜。

倘若王允不追究董卓所部叛逆之罪,汉献帝翻盘的机会应该还是比较大的。

光绪就不用说了,他真的亲政过,不用翻盘,慈禧还确实没有怎么压制他,奈何光绪作死。

“戊戌变法”就是一腔热血下的冲动产物,脱离了社会实际,真的任由变法这么发展下去,满人统治会动摇不说,很可能还会亡国。

变法受阻,改革派们觉得是慈禧碍事,要把她处理掉,可慈禧一直是支持他们的啊!她一直在压制反对力量,用实际行动在帮助光绪变法。

然而,光绪还是准备对她下手,这刺痛了慈禧,她也发现光绪治国能力确实不行。

这才有了光绪被囚的结果,光绪失去了力量,也失去了朝野内外的拥戴。

光绪被幽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慈禧去世前一天,光绪驾崩,他的尸身后来经过了化验,得出的结论是,光绪死于砒霜中毒,不过是谁下的手则没有一个定论。

至此,三人比较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最容易的是光绪,最难的,是崇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