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腔北调 字正腔圆

孔子五十知天命,除了阅历增长以外,还通晓《易经》,这样把知与行合而为一,自然就活的通透了。水有源,树有根,孔子做学问的源在哪里?做学问的根在哪里?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天子分封诸侯,不仅“授土授民”,同时也把周的文化典籍传播到地方诸侯国。所谓的雅言就是西周时期的官方语言,也就是当时陕西镐京话。语言和文字不一样,文字表义,语言表音,而受不同地域的影响,语音有千差万别,南腔北调的,沟通起来就很费劲。记得上大学时,原本以为自己的话就是普通话,可是一到大学就出了问题,由于自己是大连口音,一些发音不标准,导致自己说话别人听不懂,闹出不少笑话。因而就得说普通话,这样一来就好沟通了。现在说话,基本上改掉了方言,可是一遇到特定的语言环境,还是不自觉的回到方言上来了,导致现在是大连不大连的、沈阳不沈阳的。


南腔北调  字正腔圆


正是因为语言的多样性,所以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贡献实在太大了,文字的统一对于文化的传承乃至于国家的认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古人又发明了文言文,把语言跟文言分开,把口语与书面语分开。语言它的发音可以不断的变,但是文言它是不变的,文言是显示它的文字意思。所以自古至今我们都学文言,因此几千年前老祖宗的意思,他的经典的意思,我们看了都能够明白,没有障碍。


南腔北调  字正腔圆


孔子作为鲁国人,平时说话自然是山东方言。而作为周文化的《诗经》、《尚书》、《礼记》则都是以周的雅言来表达的。所以每当孔子读这些书的时候都用雅言,这说明孔子对传统的尊重,也必将把传统的文化传播下去,继往开来。


南腔北调  字正腔圆


今人不知诗书礼,开口即是大俗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经典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就会就会少些市井气,就会变得儒雅,就会超凡脱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