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扬剧部分曲牌,为清曲弹词谱新曲

让扬剧曲牌更富有感染力


戈弘对于扬剧的贡献,不仅在于具体的剧目。更重要的,是他扩展了一些扬剧曲牌。扬剧是曲牌戏曲,很多曲牌都是固定音律节奏,戈弘的努力,使得扬剧曲牌板腔化,让扬剧曲牌更富有感染力。“梳妆台”,是扬剧中运用最广泛的曲牌,艺人称它为扬剧中的大锅菜。戈弘在传统“梳妆台”的基础上进行扩版,“一种是把"梳妆台"的第一句拆散,版式上使用类似京剧的唱法。还有一种是扩板"梳妆台",将原有的前两句八板,扩展为十四板,增强了戏曲情感”。

其中,在扬州《皮九辣子》中,李开敏饰演的火乡长在歪风邪气面前感到无力、痛苦、愧疚时的一段沉思唱段中,戈弘的扩板“梳妆台”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出反响特别好。后来,该剧去北京演出,一发不可收拾。此外,他所创作的“数板”,中间充分伸展,让旋律更加美化。


扩展扬剧部分曲牌,为清曲弹词谱新曲

1959年,戈弘(后排右三)与扬州专区文工团合影(资料图片)。


为扬州曲艺写出多首名曲


退休之后的戈弘“退而不休”,多年从业经验,让他自身积淀了太多的音乐素养,这时候的戈弘,真正进入到一种“玩音乐”的状态,什么都能信手拈来、轻松驾驭。扬州文化局曾出版了一套艺术丛书,其中民歌卷《拔根芦柴花》,戈弘当仁不让成为主笔。

而在第二套艺术丛书中,戈弘又来了一次华丽转身,这次他所写的,却是《新声妙入神——扬州琴筝艺术》,对于琴筝,戈弘同样有着高深的造诣。他和国内很多琴筝名家,都是交情深厚的朋友,比如龚一,是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琴家之一,两本著作,都是请了戈弘作序。


扩展扬剧部分曲牌,为清曲弹词谱新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