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天地宽 住进社区幸福来

开车从县城出发,经过几十分钟的行程,就来到了玉屏自治县新店镇大湾村。这里四面是高山,抬眼望去,到处都是茂林修竹。新修的通村路,依山而建,曲曲直直,蜿蜒逶迤,从山脚盘旋绕向山顶。

这条盘山公路,大部分路段,都只能容纳一辆小汽车,即使是最宽的地方也只容得下一辆大货车通行。

该村村支书潘升休介绍,这里山高谷深,山路狭窄陡峭,好不容易才走到了刘勇的家。

“早就想搬离这个地方了,只是家庭条件不好,一直没有办法。”年近古稀之年的刘勇无奈地摇头说道。

刘勇说,年轻的时候,因为村寨条件差,家庭光景不好,每到谈婚论嫁的年纪,媒人约的姑娘来到村寨“实地察看”以后,这次相亲也就跟着没有下文了。

“刚嫁过来的时候,正好赶上干旱天气,全家人生活用水都成了问题。”刘勇的妻子吴廷菊老人至今都还记得,那时每天天未亮就要起床,挑着两个木质水桶,赶往梯田边的露天小水井排队打水。轮到自己的时候,就拿出两个葫芦瓢,从井窝里一点一点地舀到另一个瓢里,待盛满一瓢以后,再倒进桶里。

时任大湾村驻村干部赵文勇回想起刚驻村的时候,一脸苦笑道:“刚开始,我走村串户,精准摸排村情民意,填写民情日志。当我整理村民花名册的时候,总是有三户人家不在名册范围内。”原来,由于石榴坡寨位于山顶的隐秘处,祖辈盖的老木屋已被郁郁葱葱的林木遮住,难怪初来乍到的驻村干部难觅踪影。最后,在潘升休的带领下,赵文勇才找到了遗落在大山深处的这三户人家。

在这个祖祖辈辈都靠天吃饭的山旮旯,常年缺水和道路闭塞,是石榴坡寨世世代代都无法逾越的鸿沟。阡陌交错的山间羊肠小道,路上遍布风化而来的碎石,每逢下雨天,踩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心里直打唧咕,生怕滑倒。好不容易到了家,坐下来的时候,才发现,早已汗流浃背,更别说是负重赶路了。

自2016年年底搬迁到该县平溪街道移民安置新区以后,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媳妇都返乡就业了。现如今,刘勇老两口的新生活很有规律:早上起来给孙子煮好早餐,送孙子去上学,中午在家看电视,下午接孙子回家吃饭之后,便来到新区的休闲娱乐区,跟邻居们一起聊聊家常。儿子和媳妇都在县城上班,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

“也不怕大家笑话,现在生活在新家,每次走在宽阔亮堂的小区,抬头一看,天都比原来宽了很多……”说起搬迁后的幸福生活,一向不苟言笑的刘勇颇有感慨。

小孩就近上学,大人家门口就业,新区旁边就有配套的医院,刘勇一家是玉屏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变生活状况的一个真实样本。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以来,玉屏始终根据“以产定搬、以岗定搬”选址要求,结合县城发展规划,坚持功能配套齐全,科学选定安置区域,实现产岗定搬;根据安置点搬迁群众迁入规模,合理调整优化安置点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提前摸排就学需求信息,配强师资力量,落实教育扶贫政策,确保就学与搬迁同步进行;根据安置区安置规模,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安置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做好群众就医保障工作;利用安置区人员居住集中的优势,引进微小企业进入安置区,设立“扶贫车间”,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又让移民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切实解决搬得出、稳得住的问题,并积极鼓励支持搬迁户进入县城后自主创业。(覃嵩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