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这个地方,夜晚比白天还热闹!

千年雄安,文化先行。摸清这一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现状,探明地方文化资源,为雄安传统文化样貌留下历史存照,是当务之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此项工作也吸引了众多京津冀学者加入。由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王先艳、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胡小满等学者组成的调查队伍来到雄县亚古城村。随着调查的深入,学者们见证了这里的居民对地方文化倾注着怎样的深情。

亚古城是雄县雄州镇一个古老的村庄,以这个村庄命名的亚古城音乐会是为纪念药王孙思邈而发起的,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亚古城音乐会乐师们心中,雄县古乐是白洋淀边一个沉睡着的庞大宝藏,今人跨越时空,梦回远古,也只是触到其冰山一角。岁月更迭间,部分古乐失传,成为憾事。


雄安这个地方,夜晚比白天还热闹!


亚古城村的夜晚比白天还热闹。晚饭过后,三三两两的村民或拿笙箫,或举手鼓,聚集到村委会院里,坐定后,调音,静神。此刻,他们浑身散发着与手拿锄镐耕田耪地迥异的气质,俨然一群专业乐手。

队伍最前方,一位高大汉子敲定了当晚的演奏曲目,用手在半空打着节奏指挥着整支乐队,拉开了每晚雷打不动持续两三个小时的练习。他就是现任亚古城音乐会会长史军平。

这个出生于1966年的庄稼汉,打小就对村里老乐师们的吹吹打打感兴趣。入耳的声声古乐经过了怎样的时空之旅,穿越了何种时光阻隔,才能发出这般古朴悠扬、气势雄浑的旋律,让人乐合一,神思相融。从这些音符中,史军平和附近村镇的老百姓能寻到梦魂所依和精神慰藉。


“当时觉得这音乐就是乡音,听着它能让人心静下来。可村里的老乐师越来越少,眼看着就没人会演奏了。不行,我得学,得让雄县古乐传下去。”1994年起,史军平师从村中老艺人王志信学习古乐。2018年5月,他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雄县古乐代表性传承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村里几位老乐师都住在我家附近。”每逢他们凑到一起演奏,史军平就会从头听到尾,沉浸在古乐美韵中。走近古乐,史军平才发现,属于民间鼓吹乐之北乐支系的雄县古乐讲究可真不少,很多曲目都文卓典雅、大悲大喜,各具特色。了解得越多,史军平越是被它吸引。

参加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学者齐易第一次听亚古城音乐会的演奏时就被震撼到了。雄县古乐演奏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工尺记谱,这种谱只记录乐曲的骨干音,后人要想学习,需要在前人的指导下先学念唱乐曲,念唱中还要对工尺谱进行处理,记熟后方能学习演奏,一点懒也偷不得。亚古城的村民们是付出了多少心血和经历,一遍遍背诵、演奏,才能让浑厚古乐纯熟地流淌?也正是在一遍遍念唱中,村民们对这块土地生出难以割舍的情愫。他们的演奏,赋予古乐时代新生,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多维视野。


现在,村民都以能当上乐师为荣,爱上了家乡曲韵。有时在地里干着农活,大伙儿都会踩着节奏。还有村民在家包饺子剁肉馅儿也得和着“咚嗒嗒、咚咚嗒嗒”的鼓点儿。

为将现存的80多首传统曲牌更好地保存下来,史军平一首首整理、记录,并专门请人用毛笔工整书写在册子上,便于大家翻阅学习。史军平意识到,随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进展,民间艺术也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他盘算着采取送古乐进校园等多种方式,从娃娃抓起,让更多人爱上古乐,并将之发扬光大。

如今,雄县古乐雄浑的古韵越奏越响。2018年11月9日至12日,该音乐会应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周。史军平带着乐师们分别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大剧院进行了多场演出。燕赵文化的慷慨悲壮和原汁原味的古典民族音乐,奏响“中国声音”。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雄安无处不在,村里的音乐会、舞狮等民间艺术团体也开始梳理文化根脉,重新拾回昔日的荣光。复苏起来的民间艺术,也成为了雄安新区百姓生活嬗变的有力见证。

扎根乡村沃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着当地人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也可以说是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追求诗意生存的象征。如亚古城村这般动人的场面不能不让人思索,人究竟如何生存才是最理想的?诗人荷尔德林曾吟诵《人,诗意地栖居》,而普通大众便是经由活跃乡间的民间艺术,得以实现精神上的诗意栖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