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他是神童學霸,數學競賽的常勝將軍,高二以全額獎學金跳級進入哈佛的高材生,中國最早的C2C電商平臺易趣的創始人,29歲坐擁數億身家的商業奇才,這就是邵亦波。

讓華爾街瘋狂的哈佛天才

馬雲曾說,邵亦波是一個神童。

1973年,邵亦波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個數學老師,他從小就展示出過人的數學天賦,3歲接觸數學,5歲開始學微積分、線性代數。

11歲,邵亦波獲得首屆“華羅庚金盃”少年數學競賽金牌(全國第三名),後來又接連參加初高中各種全國數學競賽,拿獎拿到手軟。

更讓人嫉妒的是,邵亦波還在讀高一時,就拿到了上海交通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沒想到,邵亦波居然拒絕了。

天才的世界,或許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在眾人的一片惋惜聲中,邵亦波卻在第二年拿到了哈佛大學全額獎學金,這是中國全額獎學金就讀哈佛本科第一人。

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邵亦波在哈佛讀書時的照片

就這樣,邵亦波來到了美國讀書,在拿到哈佛物理學院和電子工程的雙學位後,他被世界最著名的兩家諮詢公司,麥肯錫和波士頓盯上了。

雙方為了爭奪邵亦波加盟,使出渾身解數,邵亦波最後選擇了波士頓。

據說,波士頓為了挖到邵亦波,專門派出人力資源總監到邵亦波宿舍樓下蹲點,一連蹲了4天3夜,終於把邵亦波感動了。

可以說,真正的人才,在哪裡都是香餑餑,邵亦波更是如此,他很快證明了,波士頓為他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理科出身,之前完全沒有商業基礎的他,在加入波士頓之後,很快就憑藉著自己的能力,打破了美國歧視外族人的所謂“玻璃屋頂”,把一群老外都比了下去。

短短2年,他的收入就從年薪5萬美元飆升到年薪20萬美元,還成為資深總裁們一致評選出來的“最佳僱員”。

問題是,20萬美元年薪、“最佳僱員”的稱號,又怎麼可能讓這個天才滿足?

1999年8月,在攻讀完哈佛商學院MBA之後,邵亦波和哈佛校友譚海音回國創業,在上海創立了易趣網。

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電商時代的領軍人

邵亦波還在波士頓諮詢集團工作時,接過一個項目,新加坡政府想尋找一種能夠供國內複製的美國商業模式。

就在這次諮詢中,邵亦波發現了eBay。

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1999年8月18日,易趣網正式上線,這是中國第一家C2C電子商務平臺。

也是在1999年,馬雲東拼西湊了50萬元,在杭州創立了阿里巴巴,學霸邵亦波和學渣馬雲的命運,就在這一年緊密地連接在一起。

萬事開頭難,學霸邵亦波也不例外,上線當天只有20多個人註冊,有4個還是邵亦波和譚海音的小號。

賣的東西,是4、5個員工捐出來的小物件,比如電吹風、小音箱之類的。

所謂的網上購物,也只不過是在網上找到賣東西的人,雙方談好“在東直門還是西直門見面”,然後出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但即便如此,易趣網帶給網友們的衝擊,還是前所未有的,畢竟這種購物模式,真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網站上線僅僅一星期,就有5000網友註冊,但邵亦波還不滿足,他狠砸5萬元,在上海《申江服務導報》買了半個彩版。

結果當天上午,網站的服務器就宕機了,因為一下子湧來1萬多人。

就這樣,易趣網一路壯大,僅僅2個月註冊用戶4萬人,拍賣物品達到2.2萬件,交易額達到1千萬。

不到半年,註冊用戶突破10萬,物品總數突破10萬件,網上成交金額突破7000萬元。

邵亦波和他的易趣網真正引領了一個時代的開始。

但在2003年7月,邵亦波以2.25億美元的價格,把易趣賣給了eBay,遠赴美國。

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邵亦波都沒有公開露面,直到2007年,回到國內的邵亦波才透露賣掉易趣的真相:

一切都是為了妻子鮑佳欣。

邵亦波的妻子鮑佳欣是臺灣人,號稱“英文小魔女”,曾經創造了臺灣託福記錄660分,比滿分只少17分,後來到哈佛大學讀書。

兩人就是在哈佛認識的,邵亦波對她一見鍾情,立馬開始追求,前後花了3年時間,才最終抱得美人歸。

婚後的邵亦波,簡直就是寵妻狂魔,當時他在上海創業,妻子還在美國,他每天都要和妻子打上兩三個小時電話,光電話費每個月就要1000美元。

過了不久,鮑佳欣和父母移居上海,兩個人才結束兩地分隔的狀態。

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事後,邵亦波並沒有後悔,他說:

自己一直在思考人生的價值,如果當時沒有這個停頓的話,可能我就一路走下去了,沒有時間去反思一些事情。但就是因為被迫地停頓了以後呢,就想到,好像錢和事業也沒有這麼的重要。

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哈佛神童到寵妻狂魔,29歲身家數億:比缺錢更可怕找不到真實的自己

“真實的自我”是內心中被掩埋的金子

以下內容是邵亦波在混沌大學的演講:

“找回真實的自我”,這是什麼意思?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個“真實的自我”;但是在成長的路上,每個人都會慢慢失去這個“真實的自我”。

真實的自我是什麼?是我們原原本本的自己。你看兩歲前的小孩子,他可以無憂無慮的大笑,毫無掩飾的大哭,無窮止盡的好奇;小孩子對你笑,你忍不住也充滿柔情的對他笑;小孩子對你哭,你也忍不住想去安慰他。

小孩子活在當下,不追究過去,不擔心未來。我們生出來就有這麼完美的“真我”:平靜、清晰、好奇、有信心、有勇氣、有創造力、對世界充滿愛與信任。

但是為什麼我們漸漸長大,就開始變了呢?就開始失去這“真我”了呢?

因為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為了取悅父母、家人、老師、同學、同事、朋友、社會,我們開始矇蔽自己,開始戴上面具。

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還會受到很多傷害。有些傷害我們還記得,有些傷害嚴重到我們的大腦把它藏在潛意識裡,我們天天被它影響卻不自知。

舉例來說,小孩子原本可以很自由愉快,不怕人笑的伸展四肢,活動筋骨,跑跳舞動。

可是長大的過程,“大人”卻無法避免地責備管教小孩,“你動太多了!你不要再動了!安靜點!乖乖坐著!”甚至打罵小孩,於是我們慢慢的失去身體動感,變得越來越放不開,嚴重起來,很多長期壓力累積在身體裡無法釋放而不自知。

失去了“真實的自我”的我們,活的很累。為了被愛,被接受,我們戴著面具活著,可是我們知道這個面具是假的,這個面具很脆弱。

我們怕被否定、被拋棄,我們恐懼、孤單、羞愧、抑鬱、焦慮。

我們會用一套方法來保護我們的面具,保護我們營造出來的假象。

保護方法很多。舉一個例子:我們腦袋裡永遠有一個聲音在批評指責挑惕我們:“你真笨啊!這個都做不好!”“你為什麼不努力點?”“他比我牛逼!”“他會不會不喜歡我?我該笑一笑。”“冷場了!他一定覺得跟我在一起很無聊。趕快想個話題聊!”這些小聲音不斷的鞭策我們,是的,我們被社會、朋友、親人接受了,可是,我們活得多累啊?

“真實的自我”慢慢被成長矇蔽,但是有的時候它會露出頭角。象是在運動中,當我們專注到忘我,就是忘記了面具,體驗到真我。有些人,為了重複這個體驗,甚至冒生命危險從事極端運動。

當我們看到宏偉的大自然、超感人的電影,被悸動的那一剎那,真實的自我打破面具湧出來。其實真實的自我埋在內心深處,它一直都在那裡,就像被掩埋了的金子,等待我們去挖寶、去釋放。

太多的時候,我們活著是為了給別人表演。不管是為了我們的配偶,還是朋友、同事,甚至是為了不認識的人。因為我們有名氣,所以需要去表演一下,寫一個微博、發一個朋友圈,讓別人來聽聽我的發言有多麼好。

包裝本身不是一個壞事情,很多時候確實需要包裝才能得到某些東西,或者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但是,可悲的事情是,我們把包裝的那個殼當成自己了,忘記了真實的自我是什麼樣子的,不會再想著去改變。

如果我們能夠從這種狀態裡被釋放出來,不用去想著怎麼給別人表演,不去想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不去焦慮明天可能會發生什麼,讓自己的心靈活在當下,哪怕只有幾分鐘、幾秒鐘,就會發現這才是真正的自我,真正的自由。

相比於這種自由,財務自由真的不重要。太多財務自由的人,其實只是被捆綁在某一個東西里面而已。

有了心靈自由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不需要財務自由——只要保證不用在大街上喝西北風就可以了。

來源:Helen 財經人物第一線獨家整理自混沌大學、富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