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登月后就没有后续了?

巴克司令


因为登月太烧钱了,美国的整个阿波罗计划花了500亿美元,那可是60年代的500亿,当时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没崩溃,美元等于黄金,500亿美元相当于4万吨黄金。从1961年5月,在苏联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后的第二个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宣布登月计划,到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美国的登月工程历时11年,参加工程的有2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和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30万人。

美国自从上世纪的阿波罗计划之后,数十年间就再没有登陆过月球,在目前看来包括“阿波罗计划”等一系列太空探索计划都是拖垮苏联所搞的“太空竞赛”,当然苏联明知道这是阳谋,也心甘情愿的上当:苏联首次上太空,美国就去月球,苏联进行“水手计划”探索内太阳系,美国就搞“伽利略计划”和“旅行者计划”探索外太阳系。

双方看似玩得不亦乐乎,但事实上大笔钞票都被花掉了,由于预算过高和安全不能得到保障,美国的宇宙飞船早已停飞多年,如果没有Space-X公司的 “龙”飞船,美国甚至要一直依赖俄罗斯的载人飞船才能给国际空间站进行补给。而甚至有人认为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都是彻彻底底的“世纪”骗局。

而这次美国副总统拜登就在国家空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传达了特朗普总统的意愿,可谓是将之前怀疑阿波罗计划真实性的“不和谐声音”给全部抹杀掉了,特朗普这次可谓下了“死命令”:必须要在五年内重返月球!这则消息已经得到了美国NASA局长Jim Bridenstine的确认。

拜登副总统在国家空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传达了特朗普总统关于登月计划的展望

拜登副总统在会上明确指出,NASA需要在五年之内完成载人登月计划,首先需要在明年(2020年)完成在SLS(空间发射系统火箭)上搭载“猎户座”载人飞船的试发射,并且至少在2022年前成功地将“猎户座”载人飞船送到月球附近并安全返回,在2024年需要在月球南极附近地区着陆。“这一系列任务都需要NASA尽可能采取一系列的必要手段去完成,NASA的科研人员应该具有这种挑战精神。”彭斯表示。

特朗普总统下令5年之内,美国需要重返月球,NASA:五年之内前往月球

近年NASA的预算年年走高,由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和“朱诺号”的计划的实施,NASA无疑成了美国税收支出中的大头,去年的NASA开销超过200亿美金,而今年这个数字由于受到载人探月任务的开展,预计还将继续上升。

在2017年特朗普总统就已经签署总统令,在发布白宫1号太空政策指令同时,宣布建立“太空军”,并宣布重启登月计划,这是特朗普兑现自己竞选总统时许诺给美国民众的诺言,现在来看,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但今年年初在美国政府停摆之时,就有不少美国议员关注中国“成功送探测器到月球背面”,这次特朗普的“5年登月死命令”到底是否是受到中国刺激所定的目标,我们谁也不知道。

这是不是要重返“太空竞赛”的征兆也只有美国政府自己知道,反正中国的太空发展是一步一步坚实走出来的,从美国拒绝中国进入国际空间站之时,我们就走上了一条“不依靠任何其他国家的自主太空发展道路”。


科罗廖夫


类似问题之前写过几次,今悟空邀请,就再谈一谈。

关于美国宇航员登月,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观点:有说美国人确是数次登上过月球的,也有说美国人登月是个骗局,那都是在好莱坞摄影棚里拍的科幻大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两边针锋相对,谁也得罪不起。

(NASA展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的“人类一大步”)

阴谋论者认为,既然美国人之前根本就没真正踏足月球,现在一直没人上去也就证明了美帝的科技不足以送宇航员上去,所谓的阿波罗计划不过是忽悠苏联跟它玩太空竞赛,把苏联经济拖垮的谎言罢了。

关于上面那个脚印,许多美国人自己也有许多质疑。比如说登月着陆器降落月面的时候,它的反推火箭会点火以便进行“软着陆”,这时候着陆器下方附近的大部分月壤和灰尘都会被强烈的气流吹走,能够留下的只会是比较坚硬的地面和一些小石子,而这个脚印显然是在一个有很厚很松软土壤的地方留下的。

(天文学家菲尔·普莱特拍摄的照片,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收藏的阿姆斯特朗首次登月时所穿的太空服,请注意它的鞋底是平的,并不是在月面上留下脚印的搓板齿。或许宇航员们临时换上了另一双鞋子)

(这张照片上阴影方向不一致,是阴谋论者质疑登月的证据之一)

(从“嫦娥三号”拍摄“玉兔”月球车的照片看,月球土壤并没有之前美国登月照片所显现的很厚很松的浮土)

(“玉兔”月球车在月面碾压的痕迹)

而美帝科技粉们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既然美国人登月的目的已经达到,就没必要再在这个荒芜的卫星上浪费时间,美国人要登火星,美国人的目标是占领整个宇宙。

下面说说我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尽管50年前美国能不能真正登上月球存疑,但以美国今天的科技水平,送宇航员登陆月球应该不难实现。唯一的麻烦就是钱,没有银子,NASA是什么事都干不成。

公开资料表明,自1961年至1972年的“阿波罗计划”,美国人在11年间总共花掉了255亿美元,平均计算约占当时美国GDP的0.57%,占当时美国财政预算的3.5%,占当时美国科研总支出约20%。2018年,特朗普给NASA批了207亿美元的预算,仅占其4.11万亿财政支出总预算的0.5%。

(NASA得到的预算拨款占当年财政总支出比例)

今年这区区207亿美元,NASA还不能拿出来去搞载人登月。他们已经在下一代重型火箭“空间发射系统”上花掉了180亿美元,2025年前还要至少再花170亿才能看到效果——像50年前“土星5号”那样将150吨的物体送上近地轨道,每次发射成本5亿美元。这还只是火箭的研发费用。

(土星5号发射)

“猎户座”飞船项目需要大把的钱、NASA的地球研究项目需要20亿美元、60个航天发射项目需要钱、行星科学项目需要钱、空间望远镜需要钱、维持国际空间站运行需要钱、支持波音公司SpaceX和轨道科学公司等商业航天公司需要钱、运行空间研究中心等等都需要大把的美元。

僧多粥少,仔细翻一翻NASA的预算计划表,就能发现它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来投入到月球上。

众所周知,载人航天是一个极其烧钱的大工程,单一枚“土星5号”火箭的发射费用就达到10亿美元以上,算上载人飞船和其它支持费用,单次发射至少要花掉25亿美元。那还是50多年前的价格,今天让美国人再来干,后边至少要加上一个0。拿不出钱来,说什么都是白搭。

除了钱的因素外,对月球资源的研究结果证明它没有更多的科学价值或资源利用价值可能也是促使美国人放弃继续登月的原因。如果月球只是一个荒凉死寂的星球,如果美国人已经向苏联、向人类证明了他们可以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就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特技领先和制度优越,他们完全可以放弃继续在登月上浪费钱,转而将宝贵的资金用到“星球大战”、间谍卫星、空间站、深空探索等更加有意义的项目上去。


周志宏glee


有种挺不负责任的说法是,因为登月是假的,摄影棚里摆拍的,所以技术不达标,就没有后续进展啦。

因此得辟个谣,1969年阿波罗登月当然是真的。

主要说两点。首先,苏联方面从没有提出过质疑。毕竟,在苏联无孔不入的严密的监视下,航天技术领先的苏联人是不会放过任何让美国人出丑,甚至信誉扫地的机会的。

此外,1969年宇航员在月球上设立了激光角反射器。随后,美国Lick天文台用3米口径的望远镜成功地观测到来自Apollo11反射器的激光测距回波信号。之后的几十年里,通过激光角反射器,陆续有法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日本、南非等多家观测站,进行过激光测月相关研究。试问,如果阿波罗登月是假的,那么,这个全球人民使用半个世纪的激光角反射器是怎么到了月球的?

据资料显示,实际上,最早提出是假的,也是美国人自己,一些媒体抓住这个话题,开始不断放大、演绎,甚至愚蒙的美国人民还为此出了书。

比如,美国电影《小黄人大眼萌》,就顺手黑了登月行动。既然美国人50年前都能去月球,为什么航天技术更进步了以后反而不去了呢?实际上,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是”怕花钱”和“谁掏钱”的问题。

第一、美国是个民选政府,美国的纳税人的意愿可以明显左右政府政策。

美国普通的纳税人是不太考虑或者顾及什么外太空主权争夺,战略空间制衡这些高大上的议题,只希望能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实实在,能在纂手里的好处。

所以,这种耗费巨大的外太空活动,对美国老百姓的现实意义非常小。花那么多钱却不会带来明显的经济增长或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不能吸引选民。所以,为了自己的仕途和政党的群众基础,美国后续政府都没再涉及登月。

第二、阿波罗登月的政治意味浓郁,没有可观的经济效益,自然不具有可持续性。

50-60年代,苏联的航天技术空前发展,不仅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还把第一个宇航员送入太空,并成功返回。这对美国来说,无疑就是赤裸裸的羞辱,把美国各界给极坏了。

为了制衡苏联,即便登月不会给美国带来什么实际利益,美国也得在这个太空竞赛的派对中,和苏联对决。事实证明,登月的成功,顺利的碾压了苏联,为美国带来了巨大荣耀,也使得美国在争霸中占据了先机。所以,这钱也算花的不亏(11年间花掉了500亿美元)。

然而,跟短期就能盈利的卫星和空间站不同,登月基本上是做给苏联看的,本身并没有经济价值(开发月球那些基本是科幻小说的内容),赔本赚吆喝。这样的事情,碾压一次就管了好几十年,甚至,争霸对象都变了身,冷战结束,苏联瘦身成了俄罗斯,自然没有什么费大劲再去一趟的必要。

第三、正如刚才提及的,登月的政治意义大于科学和经济意义。

登月是为了和苏联争霸, 所以NASA那时候有政府不惜代价的资金支持。

然而冷战结束了,NASA在也没了当时政府慷慨的财支援,自身为了赚钱,都在努力搞“军民融合”,往商业化发展。

(下图,已经深度商业化的NASA最青睐的是回报率高的卫星空间监测网络服务)


1969-1972年间,美国去了五趟月球(5次成功,1次失败,最后一次是1972年12月的阿波罗17号)大概总共花了500亿美元左右。这可是60-70年代的500亿美元,折合到现在的话,估计得快1000亿美元了;而2017年NASA的财政拨款,也就192亿美元。按这个算法,如果美国再去月球,NASA要啥也别干了,攒个六七年的钱才行。

此外,玩笑一下,历来还有种传闻,说是美国受到了外星人的”警告“,所以不敢再“造次”。

不过,貌似不太在意地球人看法的特朗普总统,也并不在乎这个“外星人的警告”。2017年1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太空政策一号指令”,要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启登月计划,以实践“Make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竞选口号。

(特朗普签署太空政策指令后,拿起一个宇航员模型把玩)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美国登月之后为什么就没有了后续了?提这个问题是怀疑美国从来就没有登月成功吗?照我看来,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美国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次登上月球。



在很早以前,联合国月球公约就说到:“月球是全人类的,谁开发谁利用。”也正是因为这一句话,人类争先恐后地要登上月球,1959年,前苏联发送了无人月球探测器绕月一周,拍摄了月球表面的图片,打开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大门。但是美国也不能落后啊,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进行疯狂的军备竞争,目的就是为了拖垮前苏联,在太空领域,美国同样也不甘落后。

于是在1969年,美国成功地把宇航员送上了月球,美国也成为了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国家。自1969年首次将宇航员送上月球之后,美国一共将15名宇航员分6次送上了月球。而最后一次登月,是在1972年,几十年来,美国没有重返月球,也再没有别的国家载人登月过。



随着登月梦的实现,世界好像就失去了对月球探索的兴趣。美国登月几次,耗费了几千亿美元,但只不过从月球上带下来了几百千克的岩石样本,通过对月球的探测表明,月球上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东西少之又少,与其大动干戈地去探索月球,还不如去探索一些其它的星球。探索月球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美国没有必要在这一方面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我看来,更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美国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登月本身就是为了和前苏联竞争,美国已经抢先一步登上月球,在太空竞赛领域,美国已经是完胜前苏联,既然已经成功了,那就没有必要再在这上面耗费太多的精力。事实证明美国现在根本就没有重返月球的打算,倒是计划着登上火星,这些年来也不断地发射了一些火星探测器,但是对于月球的关注却是相对减少了。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中国不能登上月球,是因为中国没有这个实力吗?的确,中国目前还没有解决火箭推力的问题,但是早在十几年前,中国就说过20年之内没有登陆月球的打算,这是国家战略的调整,登月虽然可以象征我国的航天能力,但是目前看来,登月是没有必要的。中国预计2030年左右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镜像宇宙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从1961年~1972年间供将12名宇航员送上了月球,取回了381.7千克的月球岩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月球科考任务。

图:登月舱图:各次登月任务的降落地点

图:起源石,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月球岩石,它诞生




46亿年以前,说明了月球起源于太阳系刚诞生的时候

阿波罗计划的成功,不仅使美国人赢得了太空争霸的胜利,而且200多亿美元的投资极大的促进了美国科技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计划取得的一系列专利使美国获得的利益远超开始的投资。所以阿波罗计划使美国取得了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双丰收。

为什么美国人不继续这个计划了呢?

答案很简单,政治和科学目的已经达到,再进行下去没有必要了。而且,在当时进行这样的任务风险还是很大的,阿波罗13号就差点没能回来。

图:阿波罗13号的3名宇航员

阿波罗登月计划已经过去了40多年了,在中国的登月计划的刺激下,美国也决定在2020年再次开展登月任务。这一次登月不会重复阿波罗计划的已经完成了的工作。中国和美国的登月计划最终目标都是建立月球基地。


讲科学堂


1997年有报道称赫鲁晓夫的儿子谢尔盖声称在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的那天,赫鲁晓夫泰然自若的答应了肯尼迪的提议(太空合作)。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内,他声称考虑到双方都能从合作项目中得到的成本效益和技术收益,赫鲁晓夫决定接受肯尼迪的提议,前提是在双方作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的领导人期间要和谐共处,但是赫鲁晓夫改变了想法,放弃了这个主意。

1962年1月,美国宣布启动双子座计划。通过提高空间交会关键的太空对接技术,足够长的飞行时间可以模拟登上月球并返回,并且舱外活动可以完成宇宙飞船外的有用的工作。

双子号用比计划多出一年的时间完成了首次航行,使苏联在1964年10月12日首先完成了上升1号的发射,它是首个载有三名宇航员的宇宙飞船.

太空竞赛的进展1965年美国超过苏联

外层空间条约

早在1958年,美国和苏联就开始讨论太空的和平利用问题,并在联合国中提出议题,1959年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成立。1962年5月10日,副总统约翰逊在第二次全国会议上发表关于太空和平利用的发言,显示了美国和苏联双方都支持1962年12月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通过的解决方案,不仅督促成员国将外层空间纳入国际法准则,还要在探索中加强合作。肯尼迪开始了美国苏联太空项目之间的交流。

1967年1月27日,联合国最终制定了管理国家太空探索和利用活动的,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由美国、苏联共同签署,10月份生效。



头上有条的喵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棒子情节!基础科技探索和技术应用是两码事。所有涉及基础科技理论研究的发现、假说是不可以申请专利的,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资产,因此没有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实事求是往往比夸大其词更好。

(大型电子对撞机)

人类为了某些生存、政治、军事、经济竞争的需要,可以谎话连篇,可以尔虞我诈,可以不顾廉耻,但有些领域,是人类本质精神的集中地,是为了人类最根本的探索需要,没有必要撒谎,因为一旦撒慌,被揭穿之后,会让整个国家、民族陷入信仰危机。

(病毒学研究)

科学领域就是一个由绝大多数正直、善良、严谨的人士的构成的(不排除其中有人渣),因为科学探索本来就要求一定条件下可重复,而不是孤证。


登月技术在当时不属于代差,相信苏联方面很快就会赶上来,到时候,苏联人上去没有看到美国宇航员留下的航天垃圾,宣布美国登月是假冒的,那么美国民众的信心可谓一撸到底,很长时间内都会抬不起头来,相信所有额美国政客、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不敢冒此风险。堵住行政人员、政客、技术人员的嘴巴很容易,要堵住那些科学大佬的嘴巴,可是比登天还难呐!

事实证明,到现在为止,美国的技术与世界其他国家并不存在代差,别人通过努力,20-50年内基本都会赶上来,而人的寿命超过了76年,到时候被别人指着鼻子嘲笑,可是犯不着的。基础科技探索和技术应用是两回事。


还有一点,世界上主要大国,对基础科技研究人员的签证发放是大开绿灯的,因为这样可以促进交流,而不是围追堵截。


至于后续,要知道登月过程花费超过250亿美元,那可是60-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啊,试问,你花费30年积蓄买了一幢房子,为什么第二年不再买一幢呢?


就是有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拿不出证据还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就是愚蠢了。

…………

谢谢阅读!


诸葛小村姑


其实,苏联距离登月也就差一个巨型运载火箭了。美苏的登月方案都差不多,都是重型载人火箭一箭载人登月。但是苏联的火箭N1四射四炸,有什么办法呢╮(╯_╰)╭


当时苏联登月舱都造好了,只是造的比美国的小,只能满足一人登月。(还有小道消息称,这货遗留下来后被乌克兰卖给中国了?)


当时登月吧,整个阿波罗耗费了255亿美元,别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了,就算是今天
,也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啊。(佩服美苏冷战时候的速度,第一颗人造卫星到载人就只用了4年,真是不顾后果的运动。咱们都用了三十多年)
当时登月吧,也就捡石头插旗,再装装仪器,没能建立长期的科研站什么的,再加上后来苏联把注意力转移到空间站上,美国在登月上完全领先,去多了当然也就没多大意义。

要说现在吧,登月的话,中美俄都有十年内登月的科技实力(要是不要求回来,我觉得印度也可以←_←)但现在不搞冷战了,谁也不会不顾后果地乱搞,俄罗斯吧,没有经济上可能有点紧张。接下来我觉得中国和美国都会登月,美国航天在进行一次转型,他的架势是把近地空间全交给私人公司来打理,NASA专心搞深空探测?!

中国的话,以前我觉得可以用近地轨道交会式载人登月


但根据珠海航展来看,国家要研制新的载人火箭,地月转移轨道运载力25T,这说明我们等月很大概率要用月球轨道交会式方案了,就是龙乐豪院士曾经提到过的那种,只不过,不会出现当时设想的CZ5DY火箭了吧?


现在吧,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没有任何官方政府,科研机构,以及航天工作者们怀疑阿波罗登月。我有幸听过龙乐豪院士以及其它航天专家的讲座,他们都认为阿波罗登月是真实存在的。包括“宇航出版社”“清华出版社”“北航出版社”有很多书籍,也记录了很多和登月有关的知识和信息。

但确有很多人质疑,我原本以为,质疑应该是很好的,我指的是那种合理的,讲科学的质疑。但质疑的问题却是一堆“月球上没有氧气怎么点火 ” “登月舱那么小怎么从月球发射” “月球上没有发射架怎么起飞”等百度都能搜到答案的问题≡ ̄﹏ ̄≡。emmmm,要是真有问题,前苏联,俄罗斯,中国那么多科技工作者会发现不了么。


好了,我幻想的CZ-5B载人型火箭收尾,写作业去了(︶︿︶)=脱发预警


kerbalSpaceEngineer


美国登月后就没有后续,是当时的历史背景所导致的。首先,美登月任务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花费了美国财政的百亿美元,登月成功也只能说明美国科学技术有能力领先竞争对手苏联一步,给予有意识形态观念的人打打气一一一用以证明美国的社会制度有优势。但是美国社会是一个非常讲究实际利益的社会,如果继续在航天技术大手笔投入,美国公众和美国国会是不会同意的,况且当时美国还陷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花费了数万亿美元经费,阵亡将士数万人,国内反战声音高亢。

美国科学界大多数人认为,美国航天技术应该转向,当时提出了比苏联加加林首次宇航飞船更加高强度更加高安全性的飞船形式,名称叫做"空间渡船",这种飞行物既可以省钱也可以频繁的发射,可以频繁的回收,並且可以组成一个飞船的大型组合体,后来的事态发展又因为要强调舒适性,结果就搞成航天飞机方式作为"空间渡船",苏联这方面不强调享受性,结果就搞成"联盟号空间站"的发展形式。

经过反复实践证明,美国航天飞机技术还有待提高待改进的地方,而航天飞行仍然需要大量花钱,所以美国航天界最后又转向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登月工程就推后发展了。


大伟140797056


简而言之,主要有经济和政治两个原因。

经济方面

俄罗斯就不多说了,美苏争霸时期,苏联在体制、技术上都逊于美国,导致两个探月计划(N1和L3计划)多次受挫,最后在76年正式终止。后来,在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经济每况愈下,要不是普金乾坤大挪移打宪法擦边球连环坐庄稳住俄罗斯的军政、外交和民生,俄罗斯现在还能不能发射火箭都很难说。


美国的情况就要复杂一点,1961-1972年,阿波罗计划运作了11年,6次成功登月并返回,把12个美国人送上了月球又接回来,花了254亿美元。这只是1973年水平,换算成2016年的美元价值则应该是1070亿美元(合人民币7千亿左右)——这放到今天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但几乎没有直接利润回报的投资,这1070亿烧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只带回来382kg月球的石头和泥巴,没有反对的声音是不可能的。

(美国历年政府债务)

何况60-70年代时值美国越南战争时期,尤其是在60年代末期,美国政府赤字因为战争持续高涨。在阿波罗计划的欢呼消散和赚够了各种面子之后,美国财政hold不住了(阿波罗计划的花费最高占到GDP的0.4%),直接结果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彻底崩溃,美元与黄金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美元虚涨正式开始,美国政府债务从此一飞冲天。如果不是美联储后来一次又一次地褥全世界羊毛,恐怕美元不会有现在的风光。


如果没有越战,没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或许美国还会有充足的预算维持不定期的月球往返巡航,建立个月球实验室之类的东西,但是钱是很现实的东西……

政治方面

阿波罗计划从一开始就是肯尼迪因竞选承诺要超越苏联而找到的最佳噱头。1960年大选时肯尼迪放言要搞定“导弹代差”,宇航技术成了除军事技术之外的国家声望的象征,并且誓言要让美国不是“第一但是,第一并且,第一如果,而就是第一”("first but, first and, first if, but first period.")。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入太空,让美国人更加担心落后。于是阿波罗计划从某种意义上成了美国的面子工程,一个政治工具,一个肯尼迪与议员们达成的迫切共识,这个共识并没有因为肯尼迪被暗杀而终止,而是延续到其继任者约翰逊,直到尼克松上台收拾越战的烂摊子的同期,阿波罗计划也淡出政治日程。

随着苏联在1976年正式宣告探月计划结束,美国在探月方面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6次登月,国会和大众的边际效应渐显。登月的计划的热情和资金被投入了具有更多经济效益的空间站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