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请问孔子曾有何“大过”?

子夏故坛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答案。


这个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说:

  • 孔子有没有过“大过”

  • 这句话本身的问题

  • 孔子学易的问题

孔子有没有过“大过”

什么叫过错?自己认为错了的叫过错;自己不认为做错了,但是历史和别人认为他错了的叫过错。

从孔子本身讲,虽然也有有错就认有错就改的故事传出来,但是孔子自己并不认为自己犯过什么大过。属于很自我很自信的人。

从历史的角度,还是有的。比如以个人的取向和目的,删改史书,烧毁《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周室保存的上古典籍等等。

这句话本身的问题

这句话其实就有很多的版本,主要在于【易】,历代也都有根据不同版本的解读。

(杨伯峻《论语译注》)

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⑴,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注释】⑴易——古代一部用以占筮的书,其中的卦辞和爻辞是孔子以前的作品。

(钱穆《论语新解》)

7.16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古者养老之礼以五十始,五十以前未老,尚可学,故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如孔子不知老之将至,如卫武公耄而好学,此非常例。加,或作假。孔子为此语,当在年未五十时。又孔子四十以后,阳货欲强孔子仕,孔子拒之,因谓如能再假我数年,学至于五十,此后出仕,庶可无大过。或以五十作卒,今不从。  亦可以无大过矣:此亦字古文《论语》作易,指《周易》,连上句读。然何以读易始可无过,又何必五十始学易。孔子常以诗书礼乐教,何以独不以易教,此等皆当另作详解。今从《鲁论》作亦。  白话试译  先生说:“再假我几年,让我学到五十岁,庶可不致有大过失了。”

(朱熹《论语集注》)

7.16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假,五十作卒,葢加假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假,而无五十字,葢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葢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所以说这句话说的是不是“易”其实都还有待考据。

孔子学易的问题

孔子肯定是学的《易》什么时候学的?学的如何?他对《易》的态度。其实是很值得再研究的。

按照【五十以学易】。

一是说明学易是五十岁以后;另外说明他对《易》看得很重,认为五十知天命才能看得懂易。

但是《庄子·天运》有这么个记载: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日:子恶乎求之哉?日: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日:子又恶乎求之哉?日: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说明孔子学易曾摸错了门,走进“度数”和“阴阳”的死胡同。

也就是说孔子之前就接触过易也学习过,但是五十之前没能学到精髓,走了歪路。

从孔子把《易》列为首位的态度,不应该很多年强忍着去研究别的,非要到五十了觉得有资格学了才学。


文开石


孔夫子,说的是真话。例如“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也是真话。不过大家就好奇了,孔夫子,孔老圣人,怎么也有过呢?

孔子自从拜访了老子,而后学了易经。才知道,原来他一直从事的事情,虽然利国利民。但想法和做法,却有不足之处。这就是他所认为的过。

等于,像现在我们所熟悉的一句话“理想很丰富,现实很骨感”,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孔子,学习了易经之后呢,他才明白,也才释然。所以才会讲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可惜,岁月不留人啊,现在这岁数了,也就只能感叹唏嘘了。

若想知道具体孔子有何过呢,那就要认真去阅读古籍了,我就当卖个关子吧。有些事也不好说全,留点给个人去发挥,会更好。


命理师陈一宏


这句话,我认为是孔子的虚伪。孔子想学《易经》,绝不要等到五十岁以后。

因为周文王羑里演易,在孔子的五百年前,孔子如此推崇西周文化,居然要在他五十岁以后才学周王文的绝学吗?此前他推崇备至的究竟是周文化的什么?

从这里,我们看出孔子是圣人也是常人。因为孔子早先,他也就是想以个人的思想意志去影响当时的社会,甚至去改变某一个国家的政局,在鲁国当政即杀少正卯,游说多国不成便欲出国(乘桴浮于海)。到了五十岁知天命之年,相当于我们当今退居二线的官员,只能读书写字作画了。孔子将原来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读的《周易》认真一读,体会颇深,并写下读书笔记《易经系传》。

孔子读书讲学乃至从政,谈不上有过是非,能传承文化有弟子三千已是非同常人,但在晚年,仍然耕读无倦,以无知示人,确是圣人之格。既使他隐讳一下自己的初衷,也不失圣人本性。



一夫82


善读「论语」7.17:学易方可无大过,有智始能成仁德

「述而篇第七」17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若给我几年时间,从五十岁开始学《易》,就可以无大过了。”

【注释】

“加”,增加。这里是“给予”的意思。

“易”,此处应指《周易》的《经》部。《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相传为周文王姬昌所作,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卦辞、爻辞作为说明;《传》相传为孔子所作,包含卦辞和爻辞的解释共十篇,统称《十翼》。现在通常认为《传》是战国时期解说《易经》的论文集,虽非出自孔子一人之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评析】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凝结了古圣先贤的深厚智慧,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哲学品格。

《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无论是儒家、道家、医家、兵家还是阴阳家,都和《易》有着密切的联系。药王孙思邈说:“不知易,不可以为医”;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国学大师熊十力说:“中国一切学术思想,其根源都在《大易》,此是智慧的大宝藏”。一言以蔽之:大易可医国、医人、医病。

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易经不仅被东方的儒家文化圈所推崇,也被西方的哲学巨匠们所赞誉。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就规定,不懂易经者,不得入阁;德国哲学巨匠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完全学透中国的《易经》”;世界心理学大师荣格说:“谈到人类世界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司马迁将孔子喜《易》的事件编在公元前484年孔子周游列国回到鲁国之后,也就是在孔子六十八岁之后。帛书《易传》也说:“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这两则材料都说明孔子到了晚年才开始喜欢《周易》。

子曰:“未知,焉得仁”。在儒家仁德的养成中,智慧必不可少。而《易》正是一本凝结着古圣先贤深厚智慧的书。因此,当孔子晚年学易之后,一生的学识积累终于彻底融会贯通,仁德大成。故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评。

此时孔子再度回首往事,过往的得失便一览无遗。因此,“可以无大过矣”应当并非是自谦那么简单,而很可能是孔子在回首往事后的反省所得,应当确有所指。至于为什么要把“五十”作为“学易”的关键时间节点,那就要从孔子的个人经历中去寻找答案了。

据孔子年表记载,孔子在15-30岁间,主要以四处求学为主;30-50岁间,主要以经办私学为主。至51岁时,孔子才真正开始出仕,辅佐格外赏识其德行才干的鲁定公。其后三年,孔子尽展其才,仕途一帆风顺,先由中都宰升任小司空,后再升任大司寇。至53岁时,鲁国已然大治。

孔子施展政治抱负的转折点出现在54岁时的“隳三都”。“隳三都”本是为削弱长期侵夺鲁国公权的“三桓”势力。但“三桓”在鲁国已经营近200年,势力根深蒂固,而鲁公则积弱已久,公弱卿强的局面,仓促之间实难逆转。因而“隳三都”颇有操之过急之嫌。从“隳三都”的实施过程来看,孔子对于整个行动的难度似乎认识不足,对于可能的变数好像也缺乏充足的准备,这最终导致了行动失败,孔子也因此被排挤出鲁国政坛。之后不久,孔子就开始了历时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隳三都”的失败,不仅夺走了孔子施展政治抱负的最佳机会,也使得春秋时期“王道”政治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天下从此进入崇尚“霸道”的战国时代。因此,孔子所谓的“大过”,很可能就是指“隳三都”的失败。

充满智慧的易经如醍醐灌顶,也令孔子不由得感慨:假使五十岁时能有几年时间学易,就不会有后来的失误了。果然如此的话,谁又敢说鲁国甚至整个天下就一定不会是另外一种局面呢?


善氏


首先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我们后人在学习研究或者说理解应用古人的一些思想或者智慧学问时,往往存在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偏差的现象,导致要么理解错误曲解了原意最后不反观自已找原因反而还怪罪于古人,要么就是压根丈二和尚摸不著头……

对于孔子说的这句“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并非就意味着说孔子五十岁之前因为没有学过《易经》就曾犯过什么大过,犯过错对每个人来说自然都是不可避免的,过错的大小程度也肯定是因人而已的。

孔子之所以说这句话,一则恰恰是反映了孔子对《易经》所囊括的无穷智慧于一个人的具体人生而言有着无比助益意义的肯定,其次也体现了孔子对《易经》的高度认可,说明如果能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机缘有幸接触并学习易经的好思想好智慧,自然会让自己的生命层次无形当中受到更好的熏陶与提升,从而能让自己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更能有效规避那些潜在的犯错犯过的可能,从而最终实现所说的“可以无大过”的理想状态,所以我认为其真实的意思应该这样理解,才是合理正确的。



茶易师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及后人整理传承的,里面的语言大多出于孔子也可能有后世添加或删减。但这句话应该是靠谱的。

为什么这么说?

1.圣人为什么是圣人?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时刻的内省。

2.圣人是看起心动念的,如果起心动念有问题都是大过。

3.孔子在知天命之年才整理易经说明他持非常重视的态度,圣人述而不作,为了完整的传承易经这部旷古大作肯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这句话是自谦之说。

4.提示大家通读并理解易经,按照因果和规律行事可以无大过矣。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孔子有哪些过好像孔子真有过一样!但可以肯定的说孔子没有过,但找孔子的过本身就是个过。


不东先生


这里孔子说的“大过”我个人人认为应该是指两个方面,《易经》给他的两点启发:一方面是孔子曾任鲁国官员,主张恢复礼制却受挫,“堕三都”失败离开鲁国;另一方面是《易经》使得孔子感觉到原有的思想不够完善深入,原有的思想体系需要修正。

再谈一谈这句话,该句出自《论语•述而》,原文是:子曰:“加(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说如果多给我几年时间,让我能在五十岁时钻研《易经》,就可以不致有大的过失了。孔子一生有两次机会接触到《易象》,第一次就已经是五十岁以后,但还是错过了。第二次是周游列国回到鲁国后,也就是晚年68岁以后,孔子利用这最后一次机会倾其全部心血学习《易象》,传承《易传》。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求同存异。


瑜瑾国学文化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孔子曾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易》博大精深,既涵天道,又通人道。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道”。

《易》乃连接天理与人伦之间的最佳纽带,《易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根据易经和老子的哲学思想融汇贯通编撰而成。读易后“无大过”则意味着不会做失道逆天之事,达到真正的顺天而为。大自然的法则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参透“天机”后只要坚持道法自然,顺势而为,是有助于繁荣与和谐的。

五十以前,孔子没有机会接触《易》,未全通天人之道,故而走了不少弯路。周游列国,处处碰壁,慌慌如丧家之犬。是以孔子有如此之叹!


柘溪道人


孔子述而不作。孔子的言论皆后人所述,难免添油加醋,不实之辞。

五十,孔子五十知天命,搞出个五十学易,再搞出个大衍之数五十,对数的崇拜,没什么可奇怪的。

托名孔子学易作易传,解释八卦如何演算的,用大衍之数五十根蓍草,却去一不用,用四十九,演算出天地之数一至十相加得五十五。五十五才是大衍之数。可为了孔子五十知天命,四十九根草演算的算法,非凑个五十,再去一,纯属多此一举。

非孔子之“大过”,孔子又没写什么《论语》,而是编写《论语》者之大过,前言不搭后语,《论语》里,孔子明明言了许多利命仁,却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有话少说


其实他这句话,也是实在的事,老了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白做了,教了几千弟子,周游了列国,游说了自己的一生学术,结果被王候将相,视若闲言淡语,无一人听之从之,当耳边风听了,几千弟子没有人重用其才,列国堵候照样没有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孔子达到受其酸气!要是早知道是这样,应该四五十精力旺盛的时候,研究一下易经学术来善化一下列国诸候,可能会有所成功,保住周氏王朝,保住自己的贵族尊严,他是为周天子遗憾自己的过错,如此的贵族文化,如此的智慧聪明,却无法挽回周氏天下!自恨其过也!他认为易经可救天下也!其实是不识时务的圣人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