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解碼!廈門實驗中學辦學五年迅速躋身名校行列

2014年4月22日,廈門實驗中學開辦, 今天五歲啦!

上月,廈門實驗中學高分通過省教育廳組織的省一級達標高中評估,並具備申報福建省示範高中資格。對於5歲的學校來說,這一生日禮物意義非凡——這意味著廈門實驗中學僅用五年時間,從一所未定級學校,快速晉升為省一級達標高中。一般學校走完這一過程,至少需要十餘年的時間。

撇開“頭銜”,廈門實驗中學的五年辦學之路,更富有意義的是:隨著人口的湧入,廈門每年都要建設新學校,一所新辦的學校如何用最短時間來獲得學生家長信任,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名校?可以說,廈門實驗中學提供了範本。

我們今天通過數字為您解剖這一範本。

6666號是廈門實驗中學的門牌號,這所中學位於廈門濱海西大道6666號。

有人說,廈門實驗中學之後的順風順水,得益於這個門牌號。當然,這只是玩笑。上月,省教育廳省一級達標高中評估組的點評“一針見血”:廈門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全力支持,是廈門實驗中學快速發展的重要前提。

五年前,廈門實驗中學一開辦,就因為校名中“實驗”而備受矚目——校名冠之以“實驗”的學校,通常被寄託厚望。在廈門市屬學校中,除了“市實驗小學”之外,“實驗中學”的牌子一直被“捂著”。

現在看來,廈門市教育局在同安佈下的這顆“棋子”是有深意的:很長一段時間,廈門島內外教育水平差距一直存在。某種意義上,對廈門教育來說,通往這所位於廈門濱海西大道6666號的學校,是一條島內外教育均衡的“希望之路”。

2013年秋季,廈門實驗中學高中部開始招生,雖然當時還未定級,但是,是以一級達標高中標準招生。首屆學生寄在同安一中,不過,只“寄人籬下”僅一個學期,學校就搬入濱海西大道6666號,佔地210畝!

應該說,這幾年,在廈門中學中,廈門實驗中學一直是“特區”——可以面向全市招生、實行“2+4”學制、舉辦京劇班、學生全封閉住宿、高起點隊伍建設、教師招聘的特事特辦,都是學校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1+1+1>3

廈門實驗中學+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與“國字號”合作辦學讓學校有更高的視野和格局

廈門實驗中學有一個鮮明特點:出身好。

五年前的開辦儀式上,廈門市教育局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簽約合作辦學——廈門實驗中學成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學校。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前身,就是大家熟知的“中央教科所”,又被稱為“國家教育智庫”,2011年,“中央教科所”更名為“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廈門實驗中學是其2011年更名後第一所實驗學校。

為什麼京城裡的“國字號”研究院要千里迢迢來廈辦學?當年參加開辦儀式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說,我們既要向國家教育決策提供智力支持,也要立足基層,“接地氣”,找上門來的廈門實驗中學正好契合。

2015年,廈門實驗中學又讓外界大吃一驚,它要辦京劇班!而且是和中國戲曲學院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在中國,中國戲曲學院是最頂尖的戲曲教育殿堂。

這類“灰姑娘嫁入豪門”的高起點辦學,被認為是廈門實驗中學異軍突起的“蹊徑”——好處毋庸置疑:使得新辦的學校在一個高起點辦學,有了更高的辦學視野和格局,就好像給學校的頭頂“安上”浩瀚的天空。

不過,這類“攀高枝”辦學其實並不是實驗中學的首創,這段“婚姻”能夠很好經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廈門實驗中學強調了合約方的義務。

廈門實驗中學說,我們的合作不是籤籤協議就完事。在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中,後者要派專家到學校擔任科研副校長,而且必須常駐,現任燕新副校長是從北京來的第二任常駐副校長。

和中國戲曲學院的合作,也沿用類似模式,後者每年派出五位專業老師,常年駐紮在實驗中學。

中國戲曲學院繼續教育部主任姚志強則認為,在這場“聯姻”中,“灰姑娘”也付出感情——實驗中學把最珍貴的課時交給戲劇:京劇班學生每週大約上三到五節專業京劇課,內容涵蓋京劇唱腔、戲曲形體、戲曲文化知識等;對於非京劇班學生,學校開設戲曲文化選修課,每週五下午,實驗中學都舉行“週末京劇藝苑”。

現在往回看,雖然“嫁入豪門”,但是,“灰姑娘”保持自我——廈門實驗中學並不是照搬照抄對方的經驗,而是進行再消化,再昇華,變成適合自己的辦法。

5和50%

●開辦時,廈門實驗中學全校只有肖學平一個博士

●五年後,博士老師有5位,50%教師擁有碩士以上學位

●此外,“三維五步”等教學方法也起到重要作用

在廈門實驗中學,肖學平一度被稱為“光桿司令”——剛開辦時,全校只有他是博士。不過,五年後,廈門實驗中學的博士老師有5位,50%教師擁有碩士以上學位。

這也是學校的辦學策略:從一開始,廈門實驗中學就面向全國招收“雙高”老師:既有研究生學歷、又具有高級職稱。

學校教師學歷高,是一種優勢,廈門實驗中學還有一個優勢:學校將這種優勢轉化為一種真正的辦學實力。

現在,廈門實驗中學有了在京劇國賽、科技創新、學科競賽、棋牌比賽、各類藝術、球類比賽等各類賽事中指導學生榮獲全國、省、市一等獎的教練隊伍;有了能做國家、省、市級課題,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出版專著的科研隊伍,也有了省市教學技能大賽大顯身手的大批獲獎者。剛剛結束的省信息奧賽,廈門實驗中學獲得了兩個省一等獎,六個省二等獎的好成績。

廈門實驗中學快速發展,還在於“數字口令”——這所學校有許多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數字口令,例如,三維五步,五個四校本作業體系,“五三三”基本教學模式、考試工作十二條、質量管理六個“五”、“2+4”培養模式等等。

這位數字口令最終都歸結到實驗中學的辦學理念:“惟精惟新”,其中,“精”指立德樹人精益求精、日臻完善;“新”指育人模式、教學策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廈門實驗中學副校長鄒標說,無論是 “三維五步教學法”,還是五個四校本作業體系等,某種意義上是廈門實驗中學教育教學的工作指南,告訴老師和學生什麼時候做什麼、要怎麼做。

譬如說,“三維五步”教學法是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而進行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其中,“三維”指的是從教師、學生、管理層三個維度進行教學實施與監控;“五步”指知識提煉、作業練習、探究討論、釋疑點評、小結反思等課堂教學五步法。也就是說,“三維五步”教學法通過課前準備、課堂教學以及課後追蹤三個環節,將教和學一一落實。

這些數字口令最初只是一個點:設計者肖學平通過這些口令下達具體命令:你這項工作要怎麼做,那項要怎麼做。但是,漸漸的,老師們逐漸意識到,你所做的每個點其實是串起來的。

經過五年的探索實踐,原本看似單薄抽象的“惟精惟新”,已日漸豐富發展為立體飽滿的“精新教育”體系,“灰姑娘”蛻變為“白雪公主”。

3個臺階

●2017年:通過省二級達標高中評估

●2018年:入選“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校”

●2019年:通過省一級達標高中評估

5歲的廈門實驗中學是個“急性子”,一步要踏好幾個臺階。

福建省的普高的達標之路一般是這樣:從三級到二級到一級,一般需要十餘年時間,但是,從未定級學校到一級達標高中,廈門實驗中學只用了五年,因此有人形容它是“五年跨了三個臺階”。

2017年,廈門實驗中學跳過三級達標高中,直接申請二級達標,順利通過。原本從二級到一級是需要假以時日的,但是,福建省出臺一個規定,如果二級達標高中同時又是“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校”,那麼,可以破格申報一級達標高中。這個規定正中廈門實驗中學下懷——2018年,廈門實驗中學入選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校!這也使得這所學校能在獲批二級達標不到兩年,直接衝刺一級達標高中。

是“6666”帶來的運氣?顯然不是,應該說,廈門實驗中學的“好運氣”驗證一句老話:機會只青睞有準備的人。六年前,校長肖學平調任廈門實驗中學,他說,從一開始,我們就以只爭朝夕的速度在辦學。他當時面臨的最大壓力是:市政府的開辦文件,要求把這所新辦中學辦成廈門一流、省內外知名的現代化、實驗性、示範性、國際化學校。

過去五年,不僅勇敢去迎接高要求,這所學校還給自己“加戲”——廈門實驗中學的副校長方榮報說,2014年開辦之初,我們就將省一級校評估標準作為建章立制的依據,規範教師的“教”、學生的“學”、管理層的“管”。

在方榮報看來,從未定級到省一級達標高中,更實質的意義在於:每次上一個臺階,都是學校辦學水平的一次提升。

鏈接

學生登上央視

“戲曲晚會”唱京劇

2017年,央視的“新年戲曲晚會”,廈門實驗中學讓廈門人嚇了一大跳!這一由中宣部、文化部聯合主辦的“新年戲曲晚會”的壓軸戲,是由廈門實驗中學的學生與其他地區演員擔綱。

不僅讓廈門人吃驚,北方人也萬分納悶:還在閩南語方言區的廈門,居然有學生唱出激昂複雜的京劇!

肖學平回憶說,2014年春,學校建設完成時,他站在校門口思索:如何讓學校更有文化內涵呢?最終得到的答案是——讓京劇文化滲透進廈門實驗中學的每一個角落,路燈、裝飾都有京劇的影子。同時把京劇和學科相結合,譬如說,物理課上說到受力,就以京劇沉重的頭套作為例子。

當然,不僅是京劇,還有書法文化,廈門實驗中學有王羲之雕像,位於書法廣場。學校認為,讓孩子們從心底熱愛中華傳統文化,是傳統文化進入校園最重要的意義。

實驗中學

成長軌跡

2014年

4月22日

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簽署合作協議,正式開辦

2015年

與中國戲曲學院簽訂京劇特色發展合作協議

2017年

被評為“廈門市文明學校”“福建省二級達標高中”

2018年

入選“福建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學校”

2019年

高分通過省一級達標高中評估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