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新靶向药物上市,同类药肝癌胆管癌患者也能用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2日,杨森制药研发的一款口服泛FGFR抑制剂Balversa(Erdafitinib)获得FDA加速批准,成为全世界首款针对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靶向药物。

Erdafitinib是一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的小分子抑制剂,对FGFR家族四种受体 (FGFR 1~4)均有抑制作用,被称为是泛FGFR抑制剂。既往研究证实FGFR通路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因此,FGFR成为了近年来癌症靶向治疗的热门靶点。

膀胱癌新靶向药物上市,同类药肝癌胆管癌患者也能用

当地时间2019年4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Erdafitinib治疗携带FGFR 2或FGFR 3突变的、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成为尿路上皮癌首款获批的靶向药。

膀胱癌新靶向药物上市,同类药肝癌胆管癌患者也能用

临床试验数据

FDA加速批准Erdafitinib的上市申请是基于其2期临床试验(NCT02365597)BLC2001研究的有效性数据。

该研究共纳入了87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这些患者接受过至少一次含铂化疗发生疾病进展且具有FGFR3基因突变或FGFR基因融合改变。

结果显示,接受Erdafitinib治疗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了32.2%,完全缓解率(CR)2.3%、部分缓解率(PR)29.9%。

膀胱癌新靶向药物上市,同类药肝癌胆管癌患者也能用

根据FGFR突变类型的分层分析显示,FGFR 3突变的患者使用Erdafitinib疗效最好、其次是FGFR 3融合。然而,仅有的6例FGFR 2融合患者都未能实现肿瘤缓解。

膀胱癌新靶向药物上市,同类药肝癌胆管癌患者也能用

值得一提的是,FGFR3突变在尿路上皮癌患者中发生频率较高,达20%~30% 。另有研究报道,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甚至有超过50%的患者携带FGFR 3突变。这使得Erdafitinib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中的应用极具价值。

肝胆肿瘤患者的下一代靶向药

相比于尿路上皮癌患者,在国内缺医少药但人群众多的肝胆肿瘤患者更加期待新药的问世。FGFR抑制剂就是最值得肝胆肿瘤患者期待的下一代靶向药。

膀胱癌新靶向药物上市,同类药肝癌胆管癌患者也能用

在人体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通过作用于其受体FGFRs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胚胎形成、血管生成、损伤修复等。

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FGF19/FGFR4信号通路发挥了主要作用。FGF19通过与其受体FGFR4结合,能够调节胆酸合成和肝细胞增殖。在小鼠模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FGF19过表达能导致肝癌的产生。因此,FGF19/FGFR4信号通路被认为是一个治疗肝细胞癌的潜在靶点。在临床上约有15%~30%的肝细胞癌患者表现为FGF19表达量增加。

而在胆管癌中,FGFR融合突变较为突出。据报道,肝内胆管癌中有13%~20%的患者携带FGFR2融合突变。这些患者很有可能对FGFR抑制治疗敏感。

在国内,目前有一项FGFR4选择性抑制剂BLU554治疗FGF19 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试验正在开展。相比于泛FGFR抑制剂,FGFR4选择性抑制剂对肝细胞癌患者的疗效可能会更好。根据其1期临床试验,在38例接受BLU-554治疗的FGF19阳性患者中,有6例为客观缓解。26例患者疾病得到控制,18例患者肿瘤负荷减小。药物安全性结果显示:大部分不良事件(AE)为1或2级,副作用可控。

需要提醒的是,参加该临床试验需要进行FGF19免疫组化法检测。如需咨询可点击文末“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