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狀月季富民路 產業發展“領頭雁”——內鄉縣七裡坪鄉扶貧產業帶頭人薛清泉

產業是脫貧之基、強鄉之本、致富之源,作為一個山區鄉鎮,七里坪鄉始終堅持“生態立鄉”的戰略目標,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形成了以樹狀月季、林果等為核心的扶貧產業體系。在產業的發展中,離不開一個個的帶頭人,提起樹狀月季產業的帶頭人---薛清泉,七里坪群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憑著對黨的事業的耿耿忠心和對人民群眾的拳拳之情,履行著“帶領大家致富,讓群眾徹底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的就職誓言,時刻牢記宗旨,歷經5年的艱苦奮鬥和辛勤耕耘,把七里坪鄉樹狀月季產業發展到2000餘畝,成為南陽第二大樹狀月季繁殖基地,年產值達到2個多億,帶領一大批群眾脫貧致富。

潛心學技術,鋪就致富路

在七里坪鄉引進樹狀月季產業後,組織想從事樹狀月季產業的群眾到南陽石橋去考察,薛清泉作為一名黨員,思想進步,決定用積累的資金投資樹樁月季。在他的帶動下全鄉掀起解放思想、全民創業熱潮。

七里坪鄉沒有嫁接繁殖樹狀月季的經驗,群眾嫁接技術、接後管理技術都是一片空白,樹狀月季的嫁接繁殖成活率很難保證。薛清泉深知科學技術的重要,一開始就積極主動找書本學理論、到南陽實地學習,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南陽找有豐富經驗的栽培戶請教,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樹狀月季繁殖的每個環節,嚴格按照技術操作規程實施。2015年,薛清泉嫁接的成活率達到了80%,每棵月季達到20元的純利潤,每畝地1500棵淨收入達到30000元,他栽培樹狀月季的信心更足了。

實心辦實事,甘做引路人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薛清泉靠種植月季富了,但他沒有忘記鄉鄰們,要帶領大家一起脫貧致富。他深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產業脫貧才是群眾脫貧致富的根本,只有發展好產業,才能真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為此,他多次聘請專家在七里坪鄉舉辦了月季嫁接栽培技術培訓班、病蟲害防治培訓班、接後管理培訓班,使種植戶掌握了樹狀月季的栽培技術;建立了標準化月季嫁接師範基地,供大家參觀學習;引導成立了10個專業合作社、4個家庭農場,進行典型引路;建立了樹狀月季種植戶微信群,方便群眾交流經驗、採購物資、銷售產品;解決了七里坪鄉產業技術落後的老大難問題,增加了群眾收入,自己也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村創業帶富常頭人和創業先進個人。

用心精運作,擴展收入點

為解決月季生產存在的產業規模小、佈局分散的問題,七里坪鄉月季專業合作社、生產大戶以土地流轉為切入點,採用“三統一”的模式推進:土地統一流轉、大棚統一搭建、基礎設施統一配備。基地實行“五統一”服務:即統一購買月季砧木、統一購買優質接穗、統一田間管理技術、統一價格銷售。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按照把土地集中向規模化經營的思路,引導農民群眾採取以土地租賃、用工返聘為主的“反包倒租”形式連片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變分散種植為規模化種植、變自給自足為企業化運作,推進七里坪鄉月季產業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發展。農民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時又能通過勞動取得報酬,拓展了農民的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貼心解民憂,提升效益率

“只有常領群眾致富,才會讓群眾惦記;只有被群眾惦記,才會得到更多的財富。薛清泉依靠種樹樁月季富了,但他沒忘記還沒脫離貧困的鄉親們。薛清泉用“月季掙錢看效益,實現效益看技術”的成功經帶領村民積極參加各種月季培訓會,不斷學習有關月季技術方面的知識。群眾請他到家裡傳授經驗,他不論多麼忙總是隨叫隨到,如蒸騰抑制劑、傷口癒合劑、大樹移栽吊針液的使用方法,他不厭其煩的講了一遍又一遍,把所學的技術和多年積累的月季栽培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大家。為使月季產生較高的效益,他從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入手,提出“三分嫁接,七分管理”種植理念,從大樹移栽、嫁接、大棚管理三方面技術入手將月季繁殖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同時探索月季露天嫁接繁殖技術,節約了成本,降低了群眾的生產投入,提高月季效益。

在薛清泉的帶動下,目前七里坪鄉已有300多戶農民從事樹狀月季嫁接繁殖產業,全鄉發展樹狀月季已達到2000畝,年產值超過2億,淨利潤10000多萬,帶動30多戶貧困戶發展月季產業,實現脫貧致富;有200多戶貧困戶在基地務工就業,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村民們從樹狀月季產業嚐到了甜頭,栽培熱情空前高漲,樹狀月季產業已發展成為七里坪鄉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大支柱產業。(決策探索雜誌 全媒體記者劉振偉 通訊員張俊龍 邢富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