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虧8000萬,PBA母公司美易美妝難破“淘品牌”瓶頸

5年亏8000万,PBA母公司美易美妆难破“淘品牌”瓶颈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文|方良

曾立志要顛覆雅詩蘭黛的美易美妝,陷入持續虧損的窘境,現在甚至要考慮如何“活下來”。

4月10日,首創證券發佈關於美易美妝(835894.OC)持續經營能力的風險提示公告。公告顯示,2014至2018年美易美妝歸屬於掛牌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連續5年均為負值,提示該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與該提示公告同日發佈的還有美易美妝2018年年度報告,財報顯示,美易美妝去年營收5951.2萬元,同比增長83.72%,而淨利潤卻為-1196.4萬元,公司再度虧損,且較上年同期虧損程度有所增加。

作為中國第一代美妝淘品牌PBA的母公司,美易美妝在2016年3月掛牌新三板之初,就已出現虧損端倪,然而三年努力並沒有扭轉美易美妝的虧損局勢,反而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漩渦之中。

增收不增利

美易美妝歷年財報顯示,2014至2018年,美易美妝歸屬於掛牌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442.5萬元、-1577.6萬元、-3654.8萬元(扣除2016年因股票發行適用股份支付而計提的管理費用後為-1750.8萬元)、-1051.8萬元、-1196.4萬元;歸屬掛牌公司股東的淨資產分別為1732.6萬元、5564.9萬元、3658.4萬元、2535.5萬元、770.9萬元。

由此可見,美易美妝5年持續虧損了7923.1萬元,與此同時,公司的淨資產也縮水至不足千萬。

實際上,從整體業績上看,美易美妝並非如此不堪。2014至2018年期間,美易美妝的營收分別為5311.5萬元、2180.8萬元、2067.8萬元、3239.3萬元、5951.2萬元,去年營收已達到5年來最高。

5年亏8000万,PBA母公司美易美妆难破“淘品牌”瓶颈

▍美易美妝最近5年財務數據,數據來源其財報(青眼製圖)

美易美妝表示,2018年公司營收大幅增長,主要系本公司大力開發與網紅合作,利用網紅的流量帶動公司銷售收入增長。

不難看出,美易美妝在品牌貼近目標人群上所花費的心思不少,而這也是美易美妝董事長蘇桂強的戰略抉擇之一。

曾有人問蘇桂強,PBA的目標群體是誰,蘇桂強給出的答案就是“PBA的消費者定位就是18至28歲在校或者是剛走出校門兩三年的階層。”

這就意味著PBA需要不斷地培育新的粉絲,迎合年輕人成為了PBA的常態。

這一點從美易美妝全年的銷售費用就可看出端倪。財報顯示,美易美妝在2018年的銷售費用為3789.1萬元,佔總資產的63.67%;2017年的銷售費用為1753.9萬元,佔總資產的54.14%。

雖然美易美妝2018年的營收同比增長了83.72%,但與之一起增長的還有銷售費,該項費用同比增加了116.04%。與此同時,美易美妝2018年的毛利率較2017年並無增長,甚至是小幅下跌,分別為52.27%和52.47%。

美易美妝對此解釋為:主要由於收入規模擴大,應付網紅分成增加,及產品線增加,導致相關檢測費及品牌營銷費用上漲所致。

由此,美易美妝 “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瞭。

紅極一時的PBA

不得不說,美易美妝現在的業績表現,實在難以讓人將其與蘇桂強曾經的豪言壯語聯繫在一起。

時間倒回至七八年前,蘇桂強曾揚言“這個時代,不顛覆雅詩蘭黛那就太無趣!”並公開表示自己採用的是跟隨戰略,“他們做彩妝,我也做彩妝,他們做護膚品,我也做護膚品。”

而彼時美易美妝旗下的美妝淘品牌PBA及其他子品牌風頭正盛。

於2004年問世的PBA,是一個和凡客誠品同時起步的互聯網品牌。在2007年首次觸網後,PBA創始人蘇桂強作為少數敢吃螃蟹的人之一,他買下了pba.cn的域名,並開通PBA美妝商城,PBA成為中國最早一批僅在線上銷售的互聯網品牌。

隨後,PBA於2009年3月正式入駐淘寶商城(天貓的前身),從此,PBA一路順暢:

2009年12月,PBA成功躋身淘寶網化妝品銷售2009年年度排行榜前五名,並由此奠定了PBA以網絡零售為主要渠道的方向。不僅是天貓、淘寶,PBA還以QQ商城、京東、亞馬遜、噹噹、1號店等B2C平臺及自有官網銷售平臺“PBA美妝商城”作為銷售渠道;

2010年12月,PBA又成功躋身淘寶商城國產網購化妝品2010年度銷售排行榜前三;

2012年,PBA的輝煌達到頂峰。那一年PBA的銷售額突破2億元,併成為淘寶銷量第一的BB霜品牌。不僅如此,蘇桂強開創的其他品牌也均發展的相當不錯,如彩妝品牌YangSang的業績也突破了1億元,芭蓓萃、菲娣、蓁蓁、清珂等子品牌業績均過千萬。

成於此,敗於此

事實上,PBA的“發跡”足跡和淘品牌的興衰息息相關。

在2005年前後,國內湧現出了一大批淘品牌,它們藉著互聯網經濟的潮流,曾有過一段紅利期。但是隨著後來大量同類競爭品牌湧入線上,加之國際美妝品牌和傳統線下品牌集體“上線”,化妝品市場的線上份額迅速被瓜分,這些昔日輝煌的淘品牌大多被斬落下馬。

與PBA同為美妝淘品牌的芳草集,創立於2005年,並以“純天然植物護膚品牌”的概念起家。在眾多本土品牌中,芳草集算是最早進駐電商渠道的一批,也曾是淘寶五大品牌之一,曾兩年累計成交額超2億元,一時風光無限。然而,從2009年開始,芳草集的營業額就持續下滑,並面臨“是否繼續做電子商務”的難題。隨後的幾年中,芳草集不斷調整戰略卻也是收效甚微,在起起落落之間已漸漸退出大眾的視野。

就連昔日蘇桂強眼中的強勁對手御泥坊,其母公司御家匯雖然角逐擠進了資本市場,但日子也並不好過,近期不僅收購失敗,盈利能力也開始下滑(詳見《上市一年的御家匯,不賺錢了》)。

相關數據顯示,2012至2017年中國化妝品網絡消費規模不斷增加,2012年全國化妝品網絡消費市場規模為622.29億元,到 2017年這一規模已達到了1691.31億元。由此可見,化妝品的主戰場已由線下轉到了線上。而這些淘品牌面臨的競爭對手,除了同類電商品牌外,還有國際美妝和已在線下深耕多年的傳統品牌。

對於同類品牌的競爭,PBA採用的最直接做法就是打價格戰。4月17日,青眼在PBA天貓旗艦店上看到:售價僅為9.9元的高光筆,正在做買一贈一的活動;19.9元的雙色修容粉,則有第2份半價的優惠……青眼粗略統計,在PBA天貓旗艦店上,這樣類似促銷竟多達16款產品,另外,該店鋪還設置了9.9元包郵的專區。

5年亏8000万,PBA母公司美易美妆难破“淘品牌”瓶颈

▍截自PBA天貓旗艦店(2019年4月17日11時截圖)

美易美妝稱,為了維持競爭性,公司適當降低產品的價格導致營業收入較公司成立初期有所下滑,但由於電商行業營運成本較高的普遍特徵,公司利潤空間被明顯壓縮,造成虧損局面。

正如拋物線一樣,PBA在2012年取得業績高峰後,就開始進入虧損狀態。數據顯示,美易美妝2013年就虧損了872.5萬元。

另一方面,PBA似乎已無暇顧及產品的研發與創新。財報顯示,美易美妝去年的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下降37.62%。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PBA曾是電商渠道的先行品牌,然而長江後浪推前浪,也正是因為電商渠道的迅猛發展,PBA很快被趕超。當初花費不少精力購買域名所打造的PBA美妝商城,而今也是所有產品均顯示“暫無存貨”的狀態,不禁令人感慨萬千。

不一樣的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