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会把“知行合一”中“知”理解成“良知,而不是“知识”的含义,你怎么看?

观复27


知分能知和所知,能知的是良知,所知的是知识,王文成公自己也说过“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就是在讲能知之心,所知之识,只是外物在心体上的反映,心体如同明镜,镜若不明,不能照物,纵有外物,亦如混沌,不可辨也。

良知则不同,犹如明镜已去蒙尘,光洁可鉴,照物如真,这时再去识物,皆无遗漏矣!所以人生于天地之间,心中所思,口舌所言,肢体所行,皆取决于心与物的连结,心得物的真相,就会顺物性而动,一切自然。

反之,心得物之假相,则必被迷惑,随妄而动,动则得咎,这是必然的,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得物之本性,此谓知,循物性而动,此谓行,心物相顺,二性归一,物即是我,我即是物,自然有序,合于造化,这就是圣人。

王阳明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是和他的良知良能有关,良知为能知,良能为能行,真知为所知,正行为所行,故能独立于世,人所不弃,这也是我们立世处身的良方妙药,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澡雪堂主


声明:我不喜欢玩文字游戏,因为我的水平不够。我认为,传统文化难就难在可以有这样那样的解释。我对阳明心学也非常喜欢,而且我更加重视的是应用,我也聊聊我对“知行合一”的理解吧。看有没有共鸣的朋友。

我理解的“知行合一”的“知”可以分三个层面:“感知、所知、良知。”

“感知”层面的“知行合一”通俗一点讲就是:你懂了就要做到,不要总是停留在我懂了我懂了上,其实你做起来未必真的懂了。这个层面的“知行合一”就是强调我们对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想法,要大胆的付诸以行动,不要停留在认为和以为的阶段,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思想,就是空想,就是想入非非。感觉往往靠不住。

“所知”层面的“知行合一”呢,通俗一点的理解就是你做到了就证明你懂了,你表现出来的水平就是你所知的水平。知行是一体的。就像外交部发言人经常评价美日的一句话:“他们是不是真的懂了呢?我们要察其言,观其行”,因为每一个人的行为都是代表了这个人的所知。

“良知”层面的“知行合一”通俗一点讲就是:你做多了,就懂了。更多的表达的是以行致知。“良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我更多的是把他理解为“本质”,而这个“良知”是不含各种褒贬善恶的,他就是本质,就是规律,就是道。例如一门手艺,用心的做多了做久了,都自然会有一些道道。

当然,我讲这三个层面的知行合一上的“行”都偏向于往“行为”、“行动”上去理解,这是有失偏颇的,还是比较肤浅的, 而且把知和行拆出来解释,也是二了,但这样的解释比较容易走进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各位高人海涵,欢迎私信进一步交流探讨。






盏示人生


王阳明认为真知即是行,他们是一,二如何能为一,这才是关键。

知行合一的“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知识层次。 我们说一个人孝顺是因为看到了他做了孝敬父母的事,而不会因为一个人空口说他孝顺,就认为他是孝顺的人。 知和行是个过程,知道一件事一定是要去实践的,不然就不是真正的知。知和行过程的是同一过程显现出来的两个方面。他们相互包含。

第二是从良知层面 良知是存在之本源,是我们人的生存本质,存在的本质和最高的天道本质实现同一,并且这种同一性,是作为一种本源的;是德行之本源,是我们道德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是理性之本源,是我们一切知识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根据,同时也是我们在现实的经验生活当中施行是非判断的根据。 良知是知识本身的本体,是我们理性的根据,理性之本,理性的来源。有了它在,我们的知识活动才是有可能的。 所以良知原本就能知是非,

良知是我们的德行之本,是我们的一切道德活动之所以可能的本原根据。良知是人之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

因此知行合一的知不仅仅是知识或者良知,而且同时包含两种含义。王阳明一生的主要思想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它们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有继承的发展。



东升升升升


王阳明说的这个知不是良知也不是知识,而是知觉的意思。当你没有知觉的时候,就不可能起心动念,只要你对某种事物产生了知觉,一定会产生一个念头,产生念头就是一种行。

比如男生遇见美女,有了美的知觉,目光自然会投向那个美女,当她离开了,男生甚至还会回头。当你对她没有一点知觉,她对于你来说,如同无物,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比如行孝之事,很多人嘴上说得头头是道,文章写得天花乱坠,却没有任何行动,不能说他无知,只能说他对孝这件事情毫无知觉。就像某些人讲大道理,逻辑推理严密,但他就是不按道理做事,不能说他没有知识,只能说他没有知觉。

阳明心学就是要解决光说不做,光学不练这个问题的,所以他提倡事上磨。

再举个例子,有的学生做试卷得高分,动起手来老是出差错。你不能说他没有知识。

阳明心学就是教大家修练心性的。


雅亮云


王阳明的“心学”其实主要讲的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它的意义非凡啊,首先“知”主要是讲的是知识,而知识的最其实的含义就是真理,只有真理才具备有“道理”的真正内涵,比如说、道和理实际就是一个科学问题的两个伦理,首先道是轨迹轨道的意思,意思是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它的运动轨迹,而任何事物的运动的结果就是“理”,或者也可以说是“理”是对“道”的解释,所以王阳明心学的“知”就是事物的本质的“道”和“理”。

可见、王阳明的心学的“知行合一”,以他创造的“知”为“道”来讲解,实际就是天地万物的运行轨迹轨道,那么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其实就是讲人应该遵循宇宙中万事万物的“道”来实现人的“道德良知”。同时也是对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的批判,因为王阳明确实身体力行的去做了格物致知的事,但没有收获,所以王阳明在贵州龙场(今天贵州贵阳市修文县以及久场一带)也身体力行的做了实践,终于悟出了真理,他提倡的真理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的“知”其实就是万事万物的道,其中的“行”其实就是运动,运动其实际就是行动,所以知道而行才能有运动的结果。可见、王阳明悟出了“道”,但要怎样实现道的本质意义关键就在于“行”动的问题。由此王阳明就提出既然知道万事万物存在的道理和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人类就应该以事物存在的道理和事物运行的道来充沛人的思想灵魂,以此来为人以做人处事的精神来作为人的精神支柱,所以王阳明把“道”用“知”来实现人知道道而行才是王阳明心学的根本出发点,可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知”其实就是“道”,“行”实际就是运动、行动,这是完全具有科学哲理的、更是符合自然规律逻辑的哲学理论。为此王阳明提出唯有“知行”同时合并在一起进行行动才能实现“道”的本质意义。






工农视角


心学批判及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王阳明是我国古代儒、道、佛集大成者,他是心学的开创者,对后世影响极大,研究心学可以开启人生的成功之门,对我们的事业有非常大的帮助,不过我们也不能照搬照抄古人的学说,要辩证的吸取前人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学习心学需要深厚的国学做基础,绝不可断章取义, “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这些心学精髓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唯心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倾向,用好了可以对工作及生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用不好容易误入歧途。总体看来王阳明的心学带有很大的历史及个人的局限性,之所以没有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说明还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应该批判的加以接受。

阳明学派的兴起,原因之一是明朝中后期,人口增加,科举通道狭窄,而读书人增加,这就为阳明学派的发展奠定了社会环境。心学是向内求发展,自然对外界事物之理探求较少,自然科学的发展就停滞了。中国社会一直沿着社会科学的轨道行驶,伦理道德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旋律。如果没有阳明心学,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可能会被改写,中国可能也会出现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即使到了现在国家再次强大崛起,没有伴随着思想上的繁荣,没有出现世界级的思想家、哲学家,将中国人带入更高层次的精神的追求,结束经济上巨人,思想上匮乏的不利局面。

“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很明显有唯心主义倾向,心里的感受都是感性的,人的思维才是理性的,人的眼睛、耳朵往往会欺骗自己,原因在于眼睛和耳朵接受的信息直接被心接受,通过分析思考得出的结论才更加靠谱,什么事儿入心入脑才能办好。 现实工作当中许多干部要么过于依赖第一印象,要么习惯了听汇报,遇事不进行调查研究,凭感觉做决定,偏听偏信不说,跟着感觉走的另一个弊端是容易被情绪左右, 一个人看不上另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认为是错的,绝大多数人的判断和决策其实都是情绪的,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处事公正,客观的进行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时候善于逆向思维“违心”的做一些决定反而有益于工作。

王阳明思想中精髓中的精髓是“致良知”, 判断事情对错是非,标准是良知,人做事凭良心,图个心安理得是对的,而政治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幼稚的,项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事物的对与错都是相对的,良知不能简单的做为评判事物的标准, 道即良知是一个伪命题,道其实是就是文化,不同地区地域文化是不同的,比如说中国人认为劳动是光荣的,几乎都是工作狂,而吉卜赛人认为劳动是可耻的,他们的人大都好吃懒做,勤劳与懒惰都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通过三星堆考古发现中国人的祖先来自非洲,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最远的迁移,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从云南进入我国,在艰难的跋涉过程中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造就了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在我们这个文化的国度里文化才是破译一切事物的密码。

严格的说王阳明的心学算不上哲学,甚至不能算心理学,只能算是成功学,很多人靠学习王阳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其起源及构成背景的生活经验的原初情境来理解,他的这些学说都是他个人心得体会,心里发生方法的本质是带有很强的局限性,只能应用于个人。看问题要从政治、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出发,有的时候还需要站在对方立场考虑问题,一切以自己为中心,过多在乎自己的感受,容易主观、片面、偏执,甚至刚愎自用,个体经验代替不了普遍认识,什么事情最怕先入为主, 容易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何谈真理可言,所以心学是中国最好的成功学,但不是最好的管理方法。

几百年来王阳明一直受到崇拜,近年来他的心学再次受到热捧,说明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日本的稻盛和夫将心学用于企业管理取得的巨大的成功,只要掌握了心学的方法,我们也同样能在复杂的工作和学习中做到有条不紊,游刃有余,实现立功、立言、立名的人生理想。一个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是发自于心,心是输入和输出信息的重要通道,心的捭与阖决定着一切。许多人失败不是能力的问题,是心理障碍造成的,多数情况我们是被困难吓倒的,中国有句俗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什么事只要上心就一定能够做好,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铁路系统“高大半”,各项工作纷繁复杂,要从紧张忙碌工作中理出头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前安全形式严峻,干部职工的心里压力都很大,整天学习、考试、开会,要不就是不断增加的两违任务,整的一部分人内心十分焦虑,这时更需要我们始终保持一定的定力,自我身心调节好了工作才能进入到最佳状态,心学向我们敞开了一扇门,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恐惧,走出焦虑,平衡内心,开启智慧的生活与工作。不懂生活的人也不懂工作,工作就是要有张有弛,心理保持适度的紧张精力才能够集中起来,很多人工作业绩不佳,原因在于工作当中没有发挥出心的主导作用,工作中只要做到走心、用心、专心、恒心,就一定能够保证安全稳定。

一是工作要走心,有些人做什么事一直很勤奋,也很努力,但很多人的勤奋,是一种低质量的勤奋,还有些干部整天忙碌,其实净做表面文章,这些人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形式上加班加点,工作很努力,可是效率低下,工作完成质量不高,其实是能力不足的体现,一个在规定时间内连基本任务都完不成的人怎么值得信任呢?工作连点窍门都找不到,一点效率也没有,说明很少动脑琢磨事情,这样的人之所以吃得开,是因为我们有不少领导也喜欢搞疲劳战术,恰巧他们也是用眼睛和耳朵思考问题,同样是不走心的人,所以还是奉劝某些人不要再自欺欺人了,不要假装很努力,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二是工作要用心,心与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你的心在那儿,你的业绩就在那儿,有的人工作精力旁顾,心里装的不是工作,整天想着升官发财,这样的人工作怎么能够干好呢?跟拼命学习的学生未必是好学生一样,拼命工作的员工也不一定是好员工,不用心的努力其实就是在浪费时间,比如有的职工考试成绩挺好,不会活学活用,死记硬背,遇见事儿就发蒙,学业务也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得用一定的心力才能把规章吃透,特别是像区间信号机故障、控显机黑屏、区间占用丢失及接触网停电推送出站等疑难问题,没有一定的积淀很难彻底整明白,其实业务从会背,到会讲,再到会用还有一段距离,一件事,不是说表面上学会了就行,只有通过“笃行”来不断地琢磨学习,反复咀嚼,才能把事物本身的规律内化于心,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使得自己进入更高的境界中。

三是工作要专心,缺乏深度思考,你所做的都是无用功,做为一名管理者要勤学善思,不能靠一味地给下属施加压力提高管理,应努力钻研各种管理方法的作用及局限性, 比如说物质奖励可以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当工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失去激励的作用;开会可以统一思想,可是没有单独的沟通效果会大打折扣;政治思想工作可以引导人们走出思想误区,但对违法犯罪缺乏预防性;宣传工作可以鼓舞职工士气,但是对伙食不好造成的影响却无法挽回;人本管理也只能让职工没有意见,要想强化安全控制,还得加强安全管理;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而要真正让职工接受并实施很难,单纯的一种方法解决不了安全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所以工作要统筹兼顾,全员参与,各个岗位都切实发挥出作用才行,我们必须具备独立深入思考能力,工作中才能轻松自如,及时正确应对。

四是工作要有恒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很少事情能够一蹴而就的,很多工作都需要投入很多精力,长时间才能见到效果,比如说安全预测,工作中极少有人能够把问题想到前头,能够在作业人员最担心的地方出现身影,在职工作业畏难的时候及时赶到,在上级检查前将想看的东西布置好,在领导抽查提问前将内容教给相关人员,有危险及时到,什么事儿想到前头,这样的人凤毛菱角,没有十几年以上的功力很难做到, 这是经过多年用心修炼的结果,保持内心的平静,生命中三分之一时间用来思考与安全有关的事情,通过心灵的感悟,对一件事情只有付出足够的精力及情感,才会赋予事物灵性,激发出自己的潜能,只要心思用到了,当心里积攒足够的作业场景,再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会感应到哪里是危险所在。

“空想误国、实干兴邦”,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想提高安全管理,必须平衡想和做的关系,只顾低头做事,不停下来思考,容易方向偏差,但如果只一味的思考,而不去实践、不去做事,是自己骗自己,“知行合一”才是最佳选择。可是现实当中很多管理者要么说一套做一套,口不对心,要么不能做到以身作则,要求职工的自己做不到,这对职工内心伤害很大,对工作影响极坏,遗憾的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原因在于缺乏批判性思维,许多人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然后将自己的思想再灌输给别人,这样毫无价值可言, 一个人的行为不太容易受到别人认知的影响,多数都是受到自己意识的左右,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执行标准化是光荣的,能够克服偷懒的心里,才会改掉违章的陋习, 走自己的路,做最好的自己,用心去感受身边的一切,安全之路一定是光明坦途。


走自己的路tlz


知行合一

“知”指内境中的心识照见和智慧启用,和我们现在讲的“知识”是两码事情。

“行”指“起心动念”一直到现实中的行止,可以包括格物致知前的依教而行,和格物致知后的应时的各种化运。

我们现在讲的“知识”,只是他人的见知片段,或者理想化一点,仅指那些共证过的见知片段。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有两层用意:

一层在强调心即理,所以说“知行合一”,而不说成“理行一如”。

另一层,“知”指知理,“行”指行事,知行合一就是一种“理事圆通”的表述,这就是宋明理学阐释的观点。

所以说王阳明的心学也是理学的一部分,特别的一点是,他比较喜欢讲理学的心体部分,而且很多人喜欢听这些,听多了都又喜欢空谈。

心学空谈比道学、玄学空谈更扯淡。

“理”和“事”本身就都是变化的概念,不存在假想的“死理”、“死事”,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谓的“真理”、“永存”,所以马哲批判国内的“形而上学”的那些话,都是驴子们自己不通透。


n是名n


王阳明不可谓不伟大,尤其是日本人非常崇拜王阳明,阳明心学渗透到日本的方方面面,不夸张的说为日本步入世界强国之列做出巨大的贡献。

那中国为什么不也好好用自家先贤的学说来实现民族复兴呢?其实不是没有,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等都是王阳明的粉丝,也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但事实证明并不能帮中国走向富强之路。

而晚王阳明心学三百多年诞生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更加适合中国,威力更大的学说。甚至可以说,非常巧合的,马克思主义是在阳明心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化,更加适合中国的学说。

我们对宇宙人生真理的认识到底对不对,那是不能脱离实践的主观臆断,或许这就是对知行合一的一种理解吧,而且马克思主义是结合当时资本主义的实际,以及前人的各种学说提炼出来的更加先进的理论体系。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超越了阳明心学,而且这个理论随着时代在不断强力的发展中,如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已经让世人震惊,而且时时刻刻不断在完善强化中,将来必将更加震撼世界。


一切都是暂时de


“知”字就是“良知”?“饭”就是“吃饭”乎?

很多人,估计其大脑是“人工化

学合成”的——所以才会说“知,就是良知”。

我问:知,为何不是“恶知”乎?

一字之未解,再拼上一字,而组成一词,就是解字吗?现代汉字,竟成了“拼,拼,拼”了吗?

若有人问你“爹”是什么,你竞会回答”爹即爹娘”,或“爹即好爹,亲爹”吗!?

“知”,远古语言中,为“封护”也。“覆盖”也。“包围”也——现在用“治理”之“治”,当为“知理”也。

我国古朝代中,有“知州”,“知府”,“知县”之“官位设置”。何意呢?

即:管辖一州的官史,为“知州”;管辖一府的官吏,为“知府”;管辖一县的官吏,为“知县”也。

故,“知道”——让道管理造化也。

良知——包容的治理也。


哲学卜耐夫


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是妙还是祸,唯有觉与不觉。格物致“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格物,格正之意,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感而遂通,周流于六虚。身,家,国,天下事都是物。身是物之本,格物当然先正身,即正其心,诚其意,心意识一一相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物格后至“知”,回到重点“知”字,即悟之意,悟后起修,止,定,静,安,虑都是修,得是实证。所谓修就是良知,弃恶从善,积累出世功德资粮。知行合一者都是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