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良知”和西哲的“理性”有何异同?

dddust


这两个概念本质上不同。

一、“良知和理性”概念的历史溯源

良知是中国哲学的概念,最早提出良知学说的是孟子。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主要是指内心中天赋的道德观念。后经过唐代韩愈、李翱等学者的心性思想的发展,和禅宗心性思想的汇通交流,到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学说。

理性是西方哲学的重要概念。理性精神主要源头有两个,一个是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逻格斯精神,一个人阿那克萨哥拉提出的努斯精神。两者在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史汇流中演变成理性精神。

二、“良知和理性”概念的区别

良知侧重于从本体论上讲,尤其是道德本体论。王阳明对于存在本体论很少讨论,他的侧重点在道德伦理方面对于人内在的良知(道德本体)进行塑造。良知侧重在人日常德人伦物理中践行,“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在人对自身良知的体认上。

理性侧重于从认识论上讲,理性是人的一种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有感性、知性和理性,理性是最高的认识能力。谢林之前认为理性的认识能力人不具有,只有上帝才能进行理智直观,后黑格尔大力推崇理性,把理性作为人认识真理的必要能力。

两者在不同的论域中进行探讨,从西方伦理学的角度看,西方的道德学说就是要从逻辑推演把道德原则用理性的方式推导出来。中西方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两者的区别从根上说不同。


一如朴散


理性与良知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所谓理性是数,通过推理确定行动,如果你的世界覌,价值观不正,那么你的理性害人害己!所谓良知是相,是心相,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内心生发实相,什么是你需要,什么是不需要,将心比心的判断事物,来决定你的行动,才是良知!所谓良知,是建立在你是否确立了基本人性基础之上的,人性又是建立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之上的!。


老冯62135752


两者的共同点

良知和理性都是伴随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精神文化的产物,是人们在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不断默认并追求的道德理念。

两者的不同点

1.良知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好的精神品质,如善良之心,恻隐之心,爱人之心,互帮之心,等等。

2.理性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好的精神追求。如自由、平等、博爱、法治等等。理性认识一般都是后天才逐渐形成的。



郑标龙


王阳明先生在《大学问》中“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说的是人天赋有良知包含恻隐心,羞耻心,是非心,谦让心等,另将良知概念引申至宇宙万物共有,万物一体同人,《传习录》有言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为草木瓦石佚。西哲的理性,通过通过康德的理性学说可理解,是心灵所具有的一种要求把握绝对的,完备的,无条件的知识,即超越现象而把握自在之物的最高认识能力。


柒畵侃大山


良知指良心,理性指理智。


东方京川


个人认为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比西哲康德所说的理性更加的深入。

先了解一下阳明先生对于良知的介绍。

在明王阳明的《传习录》卷下中有记载:

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大义是问:人都有灵明不昧的虚灵,才有“良知”,草木瓦石之类是否也有良知呢?

阳明先生回答说: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如果只看这句话可能很容易造成误解,比如说,会解成人的良知和草木的良知是一个良知。如果把后面一句连在一起整体的解读,就可以知道,这是先以人的良知为前提下,才有草木瓦石的出现。

要理解这种内涵,首先得再引用“心和花”的典故。

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阳明先生对曰:“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

未看花时,此花与心同寂,看此花时,此心和花一时明白。

同样的道理,如果没有人的良知,就没有这个花。

所以,阳明先生才说: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

如果没有人的良知作为前提,这些草木瓦石或什么花的都不能存在。

就像我们手上的手机,最早连手机的名字都没有,样子也没有,后来发明了手机的样子,并取个手机的名字,这都是“人有良知的前提下才有手机的存在”,并不是指手机也有良知。其他的,依此类推。

所以最后一句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这个身和万物是一体的,但最精处还是人心的一点灵明。

所以万物不能离心,心不离万物,即物外无心,心外无物也。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心物不能单独分割,心和物相互影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的良知”。

这在后面阳明先生有进一步解释: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

阳明先生的结论是:万物不离我的灵明,我的灵明也不离万物。而良知是根本。

孟子《尽心上》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这在传习录也是一样的:“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传习录》

接下来简单介绍西哲康德的理性。

康德先生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写到:“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感官,由此前进到知识,而终止于理性。”

主要提出了三样:感官、认知、理性。

理性是建立在感官认知之后,属于思维比对阶段。而阳明先生的良知是超越了感官、认知、理性三者,可以这样说,有了良知,才有感官、认知、理性的发生。良知属于先天之性,感官、认知、理性属于后天之性。


禅乐生活圈


“良知”,从形式上看,它是《大学》讲的“格物致知”的“致知”和孟子讲的“良知”的结合;从哲理上看,“良知”就是天然发动的、不假计虑的知。

至良知,要害在于去掉利害算计的得失之心、饰伪之意,让人天然就有的好恶、是非之心、无障碍地、自发应时地呈现。

进路:静坐、省察克治与当下直接领悟。

良知是感性和理性未分时的状态,后两者不足以致良知。前者朝向生活本身,有现象学的晕圈;后者只能言说客观对象化的事。比较黑格尔与海德格尔,一目了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