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黨建新名片:強基固本力促脫貧攻堅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甘肅省組織系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持目標要求無縫對接、工作舉措及時跟進,抓班子帶隊伍、選幹部育人才、抓基層強基礎、樹導向增活力,將抓黨建與促脫貧有機融合,最大限度凝聚推動脫貧攻堅強大力量,打造堅強有力的戰鬥堡壘。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正寧縣宮河鎮西里村黨員在責任田開展義務勞動

0

1

強化宏觀指導

推動脫貧攻堅更深更實

制定出臺《甘肅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三年奮鬥目標,並分年度提出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行動方向和任務要求,圍繞幹部隊伍建設、人才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制定了10個方面的行動目標和30條具體措施。

建立《省委組織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任務分工及2018年工作臺賬》,細化了92項工作任務。制定10餘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相關政策制度文件,形成了優秀幹部、優秀人才、優質資源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和聚集的鮮明導向及良性機制。

層層壓實責任,在貧困地區領導幹部考核中聚焦脫貧攻堅實效,因地制宜、分類量化考核權重,其中在全省貧困程度最深的甘南、臨夏2個州的考核權重中,扶貧開發成效佔到了45%。在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中突出脫貧攻堅,倒逼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職責履行到位。

強化督查指導,堅持靠前指揮,落實“三個走遍”要求,省市縣三級組織部長分別深入貧困縣、鄉、村進行調研指導,現場解決問題,以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作風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落實見效。

省委組織部專門成立督查處,以暗訪為主,採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等方式,常態化對市縣領導、鄉村幹部、掛職幹部、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大學生村官等幫扶力量履職盡責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原汁原味反饋發現的問題,全過程跟蹤整改落實情況,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指出、及時糾偏、及時幫助解決。

0

2

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打造堅強有力戰鬥堡壘

全面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2018年5月,省委出臺了《關於在全省開展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工作的意見》,省委組織部牽頭編印並向全省鄉村兩級配發了《甘肅省農村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手冊》。

《手冊》圍繞服務保障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這個中心任務,以解決黨建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為著力點,提出政治建設、組織建設等7類42項具體標準,聚焦脫貧攻堅、劍指問題短板。

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全面推廣“三鏈”建設模式(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加大在貧困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電子商務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黨組織力度,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轉化為推動特色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脫貧致富的發展優勢。

全省6253個農村經濟組織建立了黨組織,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由村黨組織書記、黨組織班子成員兼任或黨員擔任負責人的達到了13526個。

持續整頓軟弱渙散農村基層黨組織,針對貧困現象和軟弱渙散黨組織往往相伴而生的問題,2018年,全省共倒排整頓軟弱渙散農村黨組織2032個,其中貧困村黨組織1081個。

0

3

選優配強工作力量

打造脫貧攻堅骨幹隊伍

加強鄉鎮班子建設,以縣為單位,對全省鄉鎮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鄉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和領導班子整體作用發揮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綜合分析研判。先後對28個鄉鎮班子進行了調整整頓,撤換鄉鎮領導班子成員56人,其中鄉鎮黨委書記26人。

實施村級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提升行動,印發《甘肅省推進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方案》,對全省村級班子運行情況進行全面排查,調整整頓村班子1051個,撤換村兩委班子成員869人,其中村黨組織書記507人;省市縣共舉辦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801期,實現了全員輪訓;對本村沒有村黨組織書記合適人選、脫貧攻堅任務重的832個村,通過回引、回請、選派等方式配齊配強;全覆蓋建立了村幹部後備隊伍庫。

選優管好第一書記,修訂完善《甘肅省選派到村任職第一書記管理辦法》,將第一書記工作定位從“協助配合”調整為“指導幫助”,第一書記全部兼任了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積極整合第一書記、村黨支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力量,強化抓脫貧攻堅整體合力。

組織部門對107個考核基本稱職和不稱職的第一書記選派單位的分管領導和責任處室負責人進行了約談,對62名不合格、不稱職的全部召回撤換。

全省共調整第一書記4219名,其中期滿調整1774人,因“兼任工作隊隊長需要”調整1846人,因個人身體、家庭、工作等原因影響正常履職調整534人。

0

4

加強激勵保障

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注重調動脫貧攻堅一線幹部工作積極性,制定出臺《甘肅省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甘肅省脫貧攻堅獎勵辦法》等制度,堅持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充分調動全省廣大幹部群眾在脫貧一線幹事創業、攻堅克難的積極性。

加大宣傳力度,在省內媒體上對精準扶貧工作以及先進人物進行重點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在各種評先選優時,注意向扶貧一線的幹部傾斜。

關心關愛幫扶幹部,專門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選派到村任職第一書記關心關懷工作的通知》,從生活、工作、精神等多方面關心關愛幫扶幹部,讓幫扶幹部感受到組織溫暖。走訪慰問因公殉職的兩名第一書記家屬,督促有關單位落實相關撫卹政策。

與此同時,不斷提升農村基層基礎保障水平。2018年全省各級累計投入7.4億元,改擴建貧困村活動場所2605個;7·18特大暴洪災害後,省管黨費下撥4335萬元用於2064個損毀活動場所的重建和維修加固。

省財政安排7264萬元作為第一書記工作經費(每人每年1萬元);省委組織部下撥黨費9300萬元,用於扶持58個集中連片貧困縣的空殼村發展集體經濟;安排黨建工作專項經費500萬元,用於扶持貧困地區大學生村官領辦創辦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合水縣老城鎮廟莊村文化長廊

莊浪:構建產業扶貧個性模式

全國第一個“梯田化模範縣”——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也是全省深度貧困縣之一。

近年來,莊浪縣在縱深推進扶貧脫貧的實踐中,探索提出了“整體工作黨委政府推動、產業發展公司化運作、組織生產專業合作社實施、貧困群眾入社入股分紅”的發展思路,構建了“黨組織+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專合組織+產業大戶+貧困群眾+金融保險”的產業扶貧“莊浪模式”,健全完善了脫貧攻堅方案體系,推行了“三變”+特色產業、鄉村旅遊等10種改革模式,抓建了30個“三變”改革試點村和11個產業發展綜合示範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貧困人口從2013年的3.17萬戶13.55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1.56萬戶6.18萬人,貧困發生率從32.73%下降到14.88%。

截至2018年6月底,全縣參股貧困戶6636戶,已分紅資金3599.7萬元,161個村有了集體經濟收入,56個村集體積累達到5萬元以上,實現了扶貧與扶志、輸血與造血的有機結合。

莊浪縣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

隴西:抓鄉促村全力脫貧攻堅

隴西縣位於甘肅定西中部,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貧困面大、程度深。脫貧攻堅戰打響後,該縣充分發揮縣委一線指揮部作用、鄉鎮黨委龍頭作用、村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堅持抓鄉促村,全力脫貧攻堅,全縣貧困人口由14.63萬人減少到3.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33.64%下降到7.6%,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全域謀劃、靠前指揮,把縣委主責主業擔起來。

一是深入謀劃。在開展“大調研、大走訪”活動的基礎上,縣委提出了“先鋒指數引領發展指數”的工作思路。先鋒指數就是把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細化成項目分值,發展指數就是把脫貧攻堅的各項任務分解到每個基層黨組織和每名黨員幹部,結合設崗定責、公開承諾、民主評議等進行量化打分,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

二是紮實推進。定期召開縣委常委會,學習政策,研究問題,謀劃工作。近兩年,先後召開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觀摩推進會和現場評比會6次,總結經驗,發現不足,交流提升。縣委班子成員每月到聯繫鄉鎮主持召開協調推進會,現場解決問題。

三是從嚴督促。縣委實行月抽查、季督查、年考評制度,制定脫貧攻堅責任落實問責辦法,縣委書記嚴格落實“四個遍訪”,帶頭下沉到村督導工作。近兩年,縣委常委帶隊開展明察暗訪142次,先後約談問責鄉鎮黨委書記6名,調整召回駐村第一書記32名。

二、強化功能、激發活力,使鄉鎮黨委龍頭作用立起來。

一是強化功能抓選配。注重選拔熟悉三農工作、基層經驗豐富、對群眾有感情的優秀年輕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和“老鄉鎮”進入鄉鎮領導班子,本科以上學歷人員由57%提高到83%,熟悉現代農業、城鎮建設人員由65%提高到86%。

二是下沉力量抓幫扶。建立鄉鎮幹部“雙包一訪”制度,實施“駐村代辦、強基為民”工程,組織全縣2700多名鄉鎮幹部包村包戶,74%的鄉鎮力量下沉到貧困村,開展民情走訪、民事代辦活動,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辦好事。

三是激發活力抓保障。努力克服縣級財政短缺緊張難題,加大對鄉鎮的財政投入保障力度。近五年來,縣級財政先後投入1.9億元,用於鄉鎮基層政權建設和幹部教育培訓等。推進鄉鎮“五小工程”建設三年規劃,切實改善鄉鎮幹部工作生活條件,讓幹部在脫貧攻堅一線安心工作。

三、實處用勁、難處破題,讓村級黨組織強起來。

一是能人進村強班子。深入實施“能人引領”工程,採取在現任村幹部中“擇優留”、農村致富能人中“擇優推”、務工經商人員中“擇優引”等措施,選拔675名致富能人進入村兩委班子,調整撤換不勝任現職的村黨組織書記29名,培養選拔了一批謀劃脫貧有思路、培育產業有措施、帶領群眾有辦法的村黨組織書記,致富能人擔任貧困村黨支部書記比例由59%提高到86.5%。

二是組織引領促發展。大力實施“三鏈”建設,將黨組織建設深度嵌入產業扶貧,引導村黨組織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75個,先後組建產業黨支部143個,扶持建立產業基地250個、扶貧車間25個,產業黨組織引領發展的成效逐步顯現。大力推行黨員能人組團帶動等幫貧帶富模式,組織引導黨員示範帶動2.5萬戶貧困群眾發展致富產業。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翟小麗,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蔡家廟鄉大學生村官,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翟小麗(右)

翟小麗積極引導群眾成立培源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振強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和隆慶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形成“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

為3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爭取到4-5萬元的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用於發展養殖業。開闢一塊50畝的丹參種植示範田,讓群眾在示範田裡學技術,使建檔立卡貧困戶年收入達到2萬元。

在她和幫扶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大堡子村貧困人口從273人減少到38人。

她積極抓住美麗鄉村建設的大好機遇,集中全村人力、物力和財力,改善水、電、路、網、田等基礎設施,建起一處23戶的居民點、一棟集辦公室、衛生室、殘疾人活動室、便民服務中心於一體的兩層綜合辦公樓和一處2100平方米的帶有塑膠燈光球場的高標準文體廣場,安裝健身體育器材等公共設施和太陽能路燈,使大堡子村村部的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慶城縣10個美麗鄉村示範村之一,榮獲全國“脫貧攻堅·青春榜樣”十大典型人物。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鄭訪江,甘肅省中醫院團委副書記、通渭縣第三鋪鄉侯坡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幫扶工作隊長,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

鄭訪江(左)

鄭訪江丟下70多歲的老人和2個月大的兒子傾心真幫實扶,協調幫扶單位籌措18萬餘元,幫助9戶特困戶蓋起了安全住房,為2戶貧困戶拉通了自來水,為2戶特困戶建起了牛棚;協調扶貧專項資金10萬元,建成帶動6戶貧困戶發展的蔬菜大棚10座;聯繫幫扶企業建成小雜糧加工“扶貧車間”,解決了3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崗位;動員社會力量對12名本科大學生給予3.6萬元資助,其中自己捐助1.2萬餘元;聯繫社會捐贈價值8萬餘元衣物近500件,使84戶貧困戶、13名五保戶和80多名困難學生受益;幫助10餘名貧困患者、5名塵肺病患者免費診治疾病,節約費用8萬餘元。

他的先進事蹟曾被《中國青年報》、《中國中醫藥報》、甘肅電視臺等媒體報道。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宋鵬,天津大學派駐隴南市宕昌縣沙灣鎮大寨村第一書記,榮獲2018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宋鵬

2015年8月駐村扶貧以來,宋鵬探索黨建扶貧互促機制,構建創業型村組織;

開發貧困地區特色產品12種,以“農村‘三變’+電子商務”改革試點為契機,以眾籌扶貧為抓手,整合資金138萬元,打造全鏈條農村電商產業,2017年村集體銷售收入55萬元,實現零的突破,“農村電商扶貧的沙灣探索”入選全國電商精準扶貧會現場交流發言,被村民稱為“臊子書記”;

成立電商工作室、青年電商薈,建設共享農村電商扶貧車間5000平米,培養電商專才42人,培訓青年3000餘人次;

《人民日報》、天津衛視等媒體多次報道其電商扶貧工作,多次受邀分享電商扶貧工作經驗,當選共青團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供稿供圖 | 甘肅省委組織部

編 輯 | 劉 瓊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聚焦三農工作隊伍

聚力鄉村振興戰略

甘肃党建新名片:强基固本力促脱贫攻坚

網站投稿:http://tg.xcgbb.com/

報紙投稿:[email protected]

報紙投圖:[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