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一位魯迅非常賞識的女作家,一身才華,卻一生飄零


蕭紅,原名張乃瑩,中國近現代女作家,與呂碧城、石評梅、張愛玲並稱為“民國四大才女”,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蕭紅的童年並不美好,生母早亡,父親張廷舉續絃後,繼母梁亞蘭與蕭紅姐弟感情並不親密。家中最疼愛蕭紅的就是祖父張維禎,葉君說:“她常跟祖父一起在後花園裡做遊戲,栽花、種菜、拔草,捉蝴蝶等。這後花園,就是後來出現在《呼蘭河傳》裡面的大花園。祖母死後,蕭紅搬到祖父屋裡住,祖父也教她讀詩。祖父給了她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成就了她日後的文學想象。”

這樣一位滿腹才華的女作家,卻一生飄零,一生追求愛與自由,卻註定被辜負。蕭紅,一共有四段戀情,每一段戀情都以悲劇收場,屢遭拋棄,可以說是遇人不淑,可以說是性格不合,以可以說是動盪歲月的任何不確定因素。懷著汪恩甲的孩子和蕭軍在一起,懷著蕭軍的孩子嫁給了端木蕻良,一生可謂坎坷。正如她自己所說:


表哥陸哲舜

蕭紅的父親,給她訂了門婚事,據說對方是個大煙鬼,人品不怎麼樣的一個人,蕭紅極力反對,可她的父親對她近乎冷漠,她唯一的溫暖祖父也已過世,於是在青梅竹馬的表哥幫助下,逃到了北平,就讀於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附屬女子中學,和對她早有情義的表哥一起,然而表哥早有家室,這對於家鄉,引起了軒然大波。於是兩家斷了他們的生活費,在北平的生活瞬間變的困頓,受不了天寒地凍,缺衣斷食的表哥拋棄蕭紅,回到了家鄉。

這段戀情就這樣結束,在金錢在現實面前妥協,如果說表哥是負心,那蕭紅的錯誤,就是不該與一個有家室的在一起,在那個年代蕭紅固然有著對舊時代,對包辦婚姻的反抗,可是同時她又沒有獨立的能力,來支撐這份自由。


汪恩甲

父親安排的未婚夫,表哥的逃走,使蕭紅也不得不再次回到哈爾濱,但家人仍要他和王恩甲結婚,甚至把她關起來,她假意妥協,再次前往北平,汪恩甲也追了來,於是本就囊中羞澀的蕭紅與汪在一起了,並懷了孕,這時汪的家庭認為蕭紅作風有問題,不在同意,由於不足夠還旅店的錢,汪恩甲也拋棄了蕭紅。

此時的蕭紅,既然當初不同意在一起,就更不應該在後來和汪恩甲一起,況且此時連婚約都已解除,還有什麼保障可言,有什麼理由可以相信,他是真的對你好。


蕭軍

臨近產期的她,生活困頓,行動不便,寄給雜誌社求救信,藉此認識了蕭軍,一個才子,一個才女,惺惺相惜,志同道合,他們共同經歷了很多歲月,也因此有了蕭軍蕭紅的筆名,意為小小紅軍,這應當也是蕭紅人生中影響很大的一段時光,可漸漸蕭紅顯露的才華在蕭軍之上,大男子主義的蕭軍,開始無法忍受這種生活,加上生活的困頓,讓兩個人漸行漸遠。

他們像是蕭紅所有戀情裡最契合的一對,但才子才女的結合,也禁不住生活的窘迫,禁不住環境的誘惑,他們還是走向了陌路。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是蕭紅蕭軍共同的朋友,在困難的歲月,甚至還在一張床上睡過覺,他不像蕭軍嫉妒蕭紅的才氣,他常常誇讚蕭紅,後來蕭紅與蕭軍分開後,他們走在了一起,然而此時蕭紅已經懷著蕭軍的孩子,他們還舉行了婚禮,到後來悲劇還是發生了,在戰爭打到香港,性格懦弱的端木蕻良自己一個人逃走了,留下了重病的蕭紅。

也許天妒英才,蕭紅的感情道路總是不順,遇人不淑,有別人的問題,也有自己的性格問題,但更多的是從來沒找到一個有擔當,心胸寬廣的人,可能沒有誰配的上一代才女的她,在生命的最後,只有好友駱賓基陪在她的身邊。

蕭紅與蕭軍曾出版過合集《跋涉》,二人對魯迅十分敬仰,經常與魯迅有書信往來。魯迅在看過他們作品後,將二人邀請至上海。到上海後,在魯迅指導下,蕭紅髮表了小說《生死場》,蕭軍發表了《八月的鄉村》。二人的作品都被魯迅收集到《奴隸叢書》。

蕭紅,被魯迅稱為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蕭紅與魯迅相遇,是人間最美的相逢。蕭紅有幸,在短暫而飽經憂患的一生中,在她醉心的文學創作事業中,在永久“憧憬和追求”著“溫暖”和“愛”的旅途中,曾那樣近距離地接觸過“一個時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得遇魯迅,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與福祉,這一份幸運與福祉,使她年輕的生命得以煥發炫目的光芒,成為現代文壇天空中一道亮麗的虹彩。

魯迅在為蕭紅的小說《生死場》所作的序言中,稱讚蕭紅所描寫的“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蕭紅進入魯迅生活的兩年,也是魯迅先生生命最後的兩年,在這兩年中,因為蕭紅的進入,魯迅也似乎開心起來。蕭紅經常出入魯迅家,有一次蕭紅去魯迅家,進門就咯咯笑,魯迅問為什麼,蕭紅說天晴了。

在《呼蘭河傳》裡,她寫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那時自古也是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求著自然的結果。那自然的結果不大好,把一個人默默地一聲不響地拉著離開了這人間的世界。”

這對那些掙扎於時代和命運最底層,最終又被悄無聲息地毀滅的人們的喟嘆,彷彿也是她短促而坎坷一生的寫照。



蕭紅,一位魯迅非常賞識的女作家,一身才華,卻一生飄零


蕭紅(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乳名榮華,學名張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張廼瑩。筆名蕭紅、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2年,結識蕭軍。1933年,以悄吟為筆名發表第一篇小說《棄兒》。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成名作《生死場》。1936年,東渡日本,創作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中篇小說《馬伯樂》、長篇小說《呼蘭河傳》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結核和惡性氣管擴張病逝於香港,年僅3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