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開頭不知道怎麼寫好呢,先說說為什麼我要選擇高爾夫吧,本人是一個車迷,從小就喜歡車,以前對各種各樣的跑車十分著迷,但是無奈那些跑車只能是夢想,還是必須要回歸現實。鋼炮就成為了我得理想。福克斯RS、奔馳A45、高爾夫R、尚酷等等。速度快,軸距短,掀背,前驅,動力充沛,這些都是鋼炮的特點和優勢。在這些車其中,高爾夫堪稱一代經典,可以說是經久不衰,改裝空間比較大,配件充足,而且隨便刷個程序就可以提升動力,也為了圓自己一個改裝夢。選擇R-line原因也是自帶的側裙,前唇,擾流等包圍配件也省去了自己改裝拆車的心痛。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我還是比較喜歡R-line的包圍配件的。

高爾夫R-Line在外觀上與普通版高爾夫,高爾夫R並沒有太大的差異,R-Line的外觀亮點主要在於前保險槓、前進去格柵、R-Line徽標、氙氣大燈、17“雙色輪轂、側裙、後尾翼、帶擾流板的後保險槓。高爾夫R-Line車身長度4255mm和普通高爾夫一致,比高爾夫R短了21mm;寬度1799mm,3款這行寬度一致;高爾夫R-Line高度1452mm,相比較R高出了10mm,也就是說高爾夫R的底盤比普通高爾夫,高爾夫R-Line更低;高爾夫R-Line軸距2637mm,與普通高爾夫相同,比R長了11mm;前臉造型,運動性更強。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這扁口排氣的設計我不是很滿意,還是喜歡高爾夫上的經典排氣,沒關係後期回去再改裝吧。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好端端的為什麼要加個行李架,我覺得行李架在suv上和旅行車上才是經典。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led尾燈雖然不及6代圓燈經典,但是很好看,科技感十足。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屁股比較簡單沒有太多的修飾。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身份的象徵很喜歡這個標誌,之前還有從朋友那裡搞到的胸針。非常帥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燻黑化處理的側裙,與白色車身搭配,感覺比較和諧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光看到這個標就感覺很運動了。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不知道改動排氣會不會影響這個擾流,現在覺得這個很滿意不想更換。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17寸的撞色輪轂,比較年輕,之前很喜歡一款戰斧的輪轂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後期可以改Aspec款尾翼會比較好看一些。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這個座椅的設計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兩種顏色和兩種材料拼接組成,再加上“R”的標識,我感覺我是不會捨得去改裝座椅的。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門板沒有什麼設計,就用了一條放碳纖維的材質。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哈哈哈,還是這麼大眾,無所謂啦,能買的都不會在乎的。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內飾主要還是用一些鍍鉻件進行修飾。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一鍵啟動 啟停功能 電子剎車應有盡有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全景天窗,感覺比普通的大一些,值得稱讚的是內飾的車頂全部是黑化的處理,這個應該可以點個贊。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後排座椅的設計也是同樣。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後排出風+usb充電。

鋼炮迷~高爾夫 R-Line 280TSI提車作業

後備箱就不用過多的介紹了,我覺得像買高爾夫的人根本就沒有打算說去用這個後備箱,更多的是想玩車。如果想拉貨空間大,可以選擇suv 皮卡 五菱宏光。

現在跑了700多公里了,暫時沒發現有什麼問題,轉向隨行駛速度的增加越來越沉,轉向沉,油門沉,剎車沉。。。這應該是偏向運動的設定吧。但跑起來很穩,高速行駛的時候能給你很好的的信心。然後是內飾的做工非常不錯,大眾出品名不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