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提到镇馆之宝,总是给人一副神秘的印象,例如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鹤图》,不过以上提到的都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

中国医科大学的图书馆居然也有镇馆之宝,而且还不止一个!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现有古籍图书863部7756册,其中88部716册为元、明、清善本古籍,775部7401册为清代及民国时期出版的古籍。其中和文古籍160部,民国出版古籍121部。在这么多的古籍中,镇馆之宝到底有哪些呢?

明赵开美校刊《仲景全书》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公元206年前后,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成书不久,就由于汉末战乱频繁而散佚。西晋王叔和多方搜集和编次,改名为《伤寒论》,刊行流传于世。

明赵开美校刊的《仲景全书》中包括宋本《伤寒论》、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宋云公《伤寒类证》、张仲景《金匮要略》四本书。目前,赵开美校刊《仲景全书》中国(两岸四地)现存五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一部, 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一部, 上海图书馆一部, 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一部,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一部。国内有专家对其中三个版本进行比对鉴定,认为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藏本最优,推测其可能是赵开美第2次修订稿,因纠正初版错字而成珍品;其次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本,可能为赵氏第1次修订稿。该书分上下两函,每函6册。

明正德五年罗汝声刻本《本草集要》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本草集要》共分三部八卷,明·王纶撰于弘治九年(1496年)。本书撮取《证类本草》之要,参以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医著作互相考订而成。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本草集要》为明正德五年罗汝声刻本,现存五卷:一、四至五、七至八卷。

元大德三至四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圣济总录》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圣济总录》,中医全书200卷。又名《政和圣济总录》、《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宋徽宗赵佶敕撰,成书于北宋政和年间,是国内现存最早的由政府组织医家编纂的综合性医学著作。本书是征集宋时民间及医家所献医方,结"内府"所藏秘方,经整理汇编而成,共分66 门,首创了以病证分门为主的分门编次体例,其编次分门受多方面影响。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大德重校圣济总录》为元大德三至四年(公历1299-1300年)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刻本,现存十卷。

明永乐周藩刻本《普济方》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普济方》,大型方书,426卷。明朝初年开封的第一任藩王朱橚领衔,并与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编辑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我国古代规模最大和内容最为丰富的一部医药方剂汇编之书。此书编载医药方剂高达61739个,堪称我国15世纪以前方剂书的编辑集大成之作,也可以说是我国方剂书编辑的标志性工程和具有"品牌"性质的出版产品。本书博引历代各家方书,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汇辑古今医方。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普济方》为明永乐周藩刻本,现存二卷。

明隆庆四年谷中虚刻本《食物本草》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传世之作!这本巨著现存5部:其中1部在辽宁,1部在宝岛台湾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馆藏《食物本草》为明隆庆四年谷中虚刻本。《食物本草》与《本草纲目》一起被称为中华中医学文化宝库中的两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医经典古籍。

这些珍贵典籍既是中国医科大学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华文化尤其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研究中医发展脉络的重要文物史料,保护好这些典籍就是保护中华文化,对于这些典籍的研究和传承,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