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历经苦难和耻辱,也未必能够担当大任

许多人常说“经大事者可担大任”,并经常把《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拉出来为佐证,那么,在经历无数苦难和耻辱之后,就真能够担当大任吗?

.

即使历经苦难和耻辱,也未必能够担当大任

不经世事者自然难当大任,但能当得大任者,必先要有超越一般人的才干。

所以,如果只是经受了苦难和耻辱,而不具高远的志向以及相应的才干,那担当不了大任。

而反之,一个内心有着远大的志向、对自己有着很高期望值的人,虽历经苦难和耻辱,其间也曾愤世嫉俗,但他的志向、期望,会让他鼓起生活的勇气,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这样的人,一定能担得了大任。

.

即使历经苦难和耻辱,也未必能够担当大任

例如:

一位出身贫苦、周围无人愿意照顾他的孤儿,在成长过程中,苦难和耻辱,是他的家常便饭。

如果此位孤儿在成长过程中没有机会接受好的教育,以及善良之心的温和对待,生命中只有苦难和耻辱,那么,他能承担大任的可能性就不大。

因为第一他没有增长才干的机会,第二他对人世间必定充满仇恨。能力有限则难做事,心胸不大则难服人,如何能让他担当大任?

.

即使历经苦难和耻辱,也未必能够担当大任

如果此位孤儿从小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并且付出较别人百倍的努力,虽然环境艰苦无比,甚至缺衣少食,被人打骂侮辱,但他始终不变初心,勇敢地磨练自己,那他自然能担当大任。

因为第一他已经具有了才干,第二他对自己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样的人,只要经有心人稍加点化,或者他自己细心观察分析社会,就能一通百通。

而经历的苦难和耻辱,则成为他成功的基石——对社会及人性的深刻了解,对弱者的怜悯,以及对人生的通达。而这种“人性”,难得之至。

.

即使历经苦难和耻辱,也未必能够担当大任

历经苦难和耻辱之后,如不能战胜心魔,其实更难成功

苦难和耻辱,也许能让一个人了解社会,但同时,也能让一个人对社会产生极端的愤怒和仇恨的情绪。

人一旦陷入这种情绪,便很难脱身而出,他会觉得所有人都是可恨的,所有事都是可怕的,恨不得将这个世界彻底毁灭。

.

即使历经苦难和耻辱,也未必能够担当大任

笔者就亲眼见过这样一位老兄:

出身尚好,但父亲太过严厉,动辄打骂,整天就如同活在恶梦之中。

后来这位老兄受了很好的教育,但其性格中的自卑、狂躁一直改变不了,做人的手段也实在不高明,因此在学校、单位受到无数排挤、侮辱、愚弄,算是“经历无数苦难与耻辱”了。

因这位老兄善于阿谀之术,机缘得巧之时,谋到一个单位负责人的职位,算是被“委以重任”了。

上任后,他将自卑、狂躁、无耻发挥个透,很快将单位搞成稀巴烂,不得不破产处理。

所以,人生中的苦难和耻辱未必是坏事,但“心”的修炼,也同等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