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改革來臨,哪些行業收益最大?

增值稅改革來臨,哪些行業收益最大?

兩會剛剛結束,作為經濟的風向標,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備受關注,作為目前我國第一大稅種,增值稅改革無疑是社會和企業最為關心的焦點之一。

妙盈市場洞見曾經對2018年中國經濟的整體情況把過脈,認為中小企業負擔過重是目前經濟活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政府報告中多次提到了減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負擔,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將成為整個2019年中國政府工作的主要重心所在。

本週妙盈市場洞見將主題放在了今年政府報告中所提到的增值稅改革,重點分析降低稅率將對不同的行業造成哪些影響

▌與2018年相比,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透露了哪些關鍵信息?

GDP方面,2019年的增速預期目標為6-6.5%,而2018年的目標為6.5%,實際增長6.6%;城鎮調查失業率預期都與2018年保持一致,為4.5%;財政赤字率方面,今年赤字率擬按2.8%計算,比去年預算高了0.2個百分點。

同時報告還強調了,中小企業將是2019年財政政策的工作重心。採取的具體措施包括深化增值稅改革,今年將製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保持6%一檔的稅率不變,但通過採取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加稅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同時,報告中還強調要明顯降低企業的社保繳費負擔,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穩定現行徵繳方式,各地在徵收體制改革過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業實際繳費負擔的做法,不得自行對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現行的稅收制度頒佈於2018年5月1日,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從17%降至16%,交通運輸、基礎電信等行業稅率從11%降至10%。本次增值稅改革可以看做是對目前稅率政策持續降低,以刺激經濟增長。據官方估計,2019年改革後新的三級稅收制度的減免總額有望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

增值稅改革來臨,哪些行業收益最大?

▌增值稅削減將帶來哪些效應?

目前,國內大部分行業的增值稅稅率為16%,如食品業、零售業、建築材料、紡織業、化工產品等,這些行業應是增值稅減免3%獲利最多的行業,相反對於教育、文娛、IT等原本稅率就為6%的行業,沒有明顯利好。

但由於增值稅的削減對企業的收入和支出都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所以不能單單憑藉降低增值稅,而簡單的認為會利好某一行業。這是由於增值稅的計算方式所導致的,增值稅費用的計算方式為:增值稅費用 = (貨物或服務的銷售額)x 增值稅% - (貨物或服務的銷售成本)x 增值稅%。

結合商品和服務銷售額稅收減免和商品銷售成本的稅收抵免,我們認為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會在本次增值稅減免中獲益。根據妙盈科技AMI的數據顯示,預計42個行業中有25個行業的淨稅收支出將會下降,而另外17個行業的稅收支出反而會增加。

增值稅改革來臨,哪些行業收益最大?

淨稅收支出下降行業 - 負數表示將節省增值稅

假如只考慮增值稅的變化,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作為目前GDP貢獻最大的兩個來源,消費行業以及工業上游產業將是本次稅收變動下收益最大的行業。而石油、天然氣開採、信息傳輸、軟件開發以及IT服務行業將面臨更高的稅費。

增值稅改革來臨,哪些行業收益最大?

淨稅收支出上升行業 - 正數表示可能會面臨更高的稅費

▌增值稅削減對公司競爭力產生哪些影響?

我們利用A股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來估計行業內前三名企業的集中度,以此作為衡量市場競爭力和企業減稅效益的指標,得出的結論如下:

  • 批發與零售業的集中度相對較低,這意味消費者能從本次減稅中獲得相應的優惠;
  • 礦業相關企業,82%的行業集中度意味著他們擁有更強大的定價能力,這也將幫助行業內企業獲得更大的減稅額度;
  • 相反,考慮到酒店及餐飲業、教育業、醫療以及社會工作行業的負減稅優惠,增加的費用有可能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妙盈科技認為,應該綜合考量本次增值稅改革,客觀看待減稅空間以及實際效果。而從宏觀層面考慮,雖然大規模的增值稅改革降低了政府的稅收收入,因此目前財政赤字目標從去年的2.6%提升至2.8%,但是我們應該更加關注GDP的增長數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