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再添一朵“梅花” 青年川劇演員虞佳首摘梅花獎

成都再添一朵“梅花” 青年川剧演员虞佳首摘梅花奖

昨日,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舉行頒獎晚會,來自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青年演員虞佳成功摘得梅花獎。據瞭解,這也是成都川劇繼曉艇、劉芸(二度梅)、陳巧茹(二度梅)、孫勇波、劉萍、孫普協、王玉梅、王超之後的第9位梅花獎得主,第11朵“梅花”。虞佳和王超夫婦也成為川劇界第一個夫妻檔梅花獎家庭。

“就像做夢一樣!這次獲獎是對我10多年從藝的一次肯定,尤其是像我一樣的青年演員,面對未來會更有自信。”當記者電話聯繫上虞佳時,她已在廣西南寧準備頒獎晚會。虞佳說:“對我來說,獲得梅花獎讓自己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未來又是新的開始,我將用更多更好的作品來回報支持我的人,為川劇的傳承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藝路

刻苦勤奮踏實 才能抓住機會

虞佳是國家二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今年34歲。工閨門旦、花旦、青衣旦。雖然出生在川劇世家,但虞佳最開始對川劇並不感興趣。“我父親是川劇團的,我從小也會看,但那時不是特別的喜歡,也沒想過要去學。”虞佳真正喜歡上川劇是在她15歲。一個偶然的機會就讀川劇班之後,她回憶說“唱腔老師教我們唱腔,那會兒學的是紙腔,就是有譜子的腔,會在鋼琴上給我們學唱腔,對小孩來說比較容易接受,我就覺得還是挺好聽的。後來還上了一些戲課,我覺得排戲很好玩,慢慢就發現川劇還是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2000年,喜歡唱歌和舞蹈的虞佳才開始正式學習川劇,至今18年與川劇的愛意是越來越濃。從最初紮實基本功的摺子戲,到近幾年獨挑大樑的《目連之母》《塵埃落定》《傳說陳麻婆》等大幕戲,虞佳的舞臺掌控能力和角色演繹能力都越來越駕輕就熟,不過她對自己的要求並沒有放鬆。此次“衝梅”劇目《目連之母》,她曾多次演出,對人物的理解非常透徹,演繹熟練且到位。終評演出中,虞佳將老師陳巧茹所傳授的藝術精髓充分展示,併發揮出自己的藝術特長,唱做念打俱佳,洋溢著朝氣與活力,更是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從悲劇性的青衣轉換為喜劇性的花旦,精彩的表演令觀眾眼前一亮,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其實終評結束後,我對虞佳拿獎還是有信心的。”得知學生摘得梅花獎,接受記者採訪的陳巧茹聲音中滿含欣慰。2005年起教授虞佳川劇技藝,在陳巧茹眼裡,虞佳是一位刻苦、勤奮、踏實的學生。“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戲曲舞臺上的成績是通過平時踏踏實實演出取得的。所以在機會來臨時,虞佳主動把握住了。”陳巧茹告訴記者,1996年創排的《目連之母》本來是為自己衝擊“二度梅”,雖然自己後來沒有選擇這部劇,但時隔20年,這部劇又為學生拿下了首度梅花獎。“我想這對編劇徐棻老師、已去世的謝平安導演來說都是一個交代。摘下梅花獎對她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希望她可以繼續為川劇的傳承推廣做出成績,同時帶領更多年輕人一起進步。”陳巧茹說。

成都再添一朵“梅花” 青年川剧演员虞佳首摘梅花奖

虞佳《目連之母》劇照

衝梅花

全劇院保駕護航 特別感謝老公

虞佳向記者回憶起終評競演時的臺前幕後,“終評競演的演出非常順利,觀眾的反響也特別熱烈,能順利完成演出,有全劇院為我保駕護航,讓我非常感動和感激。演出期間,劇院的雷院長一直忙前忙後,直到演出最後幾分鐘才敢發微信報喜。我的老師、‘二度梅’陳巧茹一直在舞臺側臺關注著,每場下來都會給我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40多人組成的樂隊,在開演前一小時就到位準備,甚至演出時都是輕輕翻閱樂譜,儘量不影響演出。作曲王文訓老師就在舞臺下的過道邊盯著樂隊與演員的配合,時不時做出調整。”虞佳自己對演出一直心態平和,“在演出前一天,我就不斷告誡自己,一定不能緊張,因為緊張也沒有用。《目連之母》是非常優秀的一部戲,可以全面展示女旦的演出水平,而我抓住了這次機會。”

其實,去到廣西南寧比賽之前,因為天氣忽冷忽熱,虞佳有一點熱傷風,喉嚨開始發炎,堅持演了幾場戲後喉嚨的症狀變得嚴重起來。“開始自己吃藥沒養好,最後去南寧比賽前3天去了醫院,輸了3天液,做了3天的霧化才好一點。到南寧參加比賽時我的嗓子還沒有完全恢復好,我也不太適應那裡悶熱的天氣,所以當時壓力特別大。”

她還特別感謝自己的老公、梅花獎得主王超對她的支持與幫助。“初評時我入圍了,他比我高興;終評時演出,他比我緊張;得到獲獎的消息,他比我興奮。”談到王超,虞佳言語中幸福滿滿。值得一提的是,虞佳的丈夫、成都市川劇研究院副院長王超也是“梅花獎”獲得者,夫婦兩人都摘得了“梅花獎”。

對於虞佳所取得的成功,王超也非常激動。“鮮花和掌聲凝聚著汗水的澆灌和辛勤付出,虞佳很努力很刻苦,她很幸運得到了回報!戲曲演員很辛苦,特別是我們夫妻都是川劇演員,為了舞臺要放棄更多,家庭的義務,母親的責任……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是幸運的,幸運來自我們這個團結一心、積極向上的成都市川劇院團隊。我們是川劇界第一個夫妻檔梅花獎家庭,今後的責任更重,梅花獎藝術生涯的開端,上傳下教,傳承傳播川劇是我們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本報記者 李雪豔 圖片由成都市川劇研究院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