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如梦令》最后一句“应是绿肥红瘦”到底作何理解?

独吟独笑


《如梦令》是李清照创作的诗词,应是绿肥红瘦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诗词,要想理解应是绿肥红瘦表达的真正含义,就要知道它的完整诗句。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的完整诗句为: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整首诗句的意思是: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侍女回答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这首诗中绿肥红瘦的绿代替叶,而肥是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绿肥是象征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

绿肥红瘦的红代替花,而瘦是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红瘦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

综上所述,应是绿肥红瘦的理解为:在春天渐渐消失,盛夏即将来临的时候,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





易心向上


第一种理解是正确的!

古诗中的海棠均强调以“红”为主!

比如陆游《水龙吟》有一句“海棠如醉,桃花欲暖。”这里的“醉”指的是酡红,“暖”指的是粉红。

比如晏殊《玉楼春》有一句“旋开杨柳绿娥眉,暗拆海棠红粉面”这一句明确交待出了海棠的“红”。

比如韩淲《菩萨蛮》有一句“梅片已飞香。海棠红试妆。”此处的海棠亦是“红色”,他还有一首《临江仙》中有“海棠红欲褪,玉钏怯春衫。”也是红色。

比如李曾伯《满江红》有一句形容海棠的“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更是红色,而且是深红!

再比如赵长卿《鹧鸪天》有一句“蜂蜜酿成花已飞。海棠次第雨胭脂。”这里的“胭脂”即指红色。另一首《菩萨蛮》也有“海棠红未破。匀糁胭脂颗”之句。

显然,如果在诗词中说到了海棠的颜色,一般而言都是指嫩红或者粉红。至于题主所说的“白”并不被诗人在意或介意。

李清照写这首诗的时候,小可认为应当是新婚暂别之时。虽然词中没有精准信息,只有一个丫环(卷帘人)。

“浓睡不消残酒”意味着头一天晚上喝了许多酒,睡得很深,而且今天早上可能起来晚了(需要丫环叫醒)。晚上喝大酒,早上不起来,尽管她父亲李格非很开明,估计也不会如此宠溺,只能是赵明诚因公出差,以李清照的洒脱自然是肆意一番才好!

当时李清照要么在汴京居住,要么在章丘居住(小可认为是章丘,夫妻小别之际)。而海棠花的花期是四到五月,即农历三月四月左右,而此时应当是不是初春,海棠花开得比较茂盛。因此“昨夜雨疏风骤”,重点不是雨的小,而是风的大。因为风大,所以吹落了许多海棠花。

海棠花开得茂盛,便显得枝叶较少。而被急风一夜吹落之后,相对来说自然枝叶的绿色便显示了出来。

所以,“绿肥红瘦”的精准场景是,因为海棠花只剩下了几朵,枝叶的绿色便显示了出来。


亦有所思


绿的是叶,红的是花,用肥瘦两字来形容经过暴风雨袭击后的花叶,既生动又形象,这句也是全词的精华所在,点睛之笔,非高手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