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艺,气韵生动为首要

编者按:言恭达先生以五十余载笔墨生涯的所思、所为、所识,数十年的功夫成就《抱云堂艺思录》。该书出版发行后,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青年学者彭庆阳追随先生左右数年,翻看于举手之间,濡染于耳目之际,渐有所思所悟,随时记录下自己点点滴滴的感受。倏忽间,有150 多篇在各种媒体上发表,颇受书坛师友同道的好评。而今,在言恭达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从中选出100 篇读书札记结集出版。在此陆续刊发,以飨读者。

抱云堂读书札记 || 凡艺,气韵生动为首要

书唯风韵难及。晋人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自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故其书以理相胜,以韵相和,昔人谓:“隶书秦汉,楷法晋唐”,盖亦取法乎上之意。

古人云“书法唯风韵难及”。此“风韵”不仅是形式上的风格,变化中的音律,更是人文情愫的境界。在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书法艺术要进入高境尤为艰难,这就是古人说的“格”。书法艺术要以最深厚的文化积累来进行最直观的抽象表达,高古、虚灵的主体胸次,主要依赖于作者后天的学养,哲学、史学、文学、诗词、音律……皆是蕴藏着富矿的肥沃土壤。

凡艺,气韵生动为首要。篆须求高古。法别高下,情分雅俗,习篆应溯流而上,沿波探源,以习秦以上为高古,此乃避小家气,显大气象。习书必师古,得古人之神理,纵心而不逾规矩,妄行而蹈乎大方,思游乎其中,精骛乎其外,得其助而不为所囿。甲金虽为铸刻文字,首要的是“透过刀锋看笔锋”,重一“写”字。重在研究时代之精神。环顾当今书法,以时弊之轻佻成时尚之怪异,涂、抹、描、画、拖、扫,任笔为体,俗趣为新,弃经典规则而不顾,视高古气韵而不屑,不合新时代之特质,唯求书家“个性”之张扬,此真“创新”乎?!“高格”乎?!

——言恭达《抱云堂艺思录》

抱云堂读书札记 || 凡艺,气韵生动为首要

以“韵”论书在宋以前很少见。尽管晋书尚韵,也是后人的总结,并非当时的评论。钱钟书先生发现到了北宋才将“韵”定义为“有余意之谓韵”,晋人“尚韵”成为中国绘画、书法的重要概念。

“气韵”是什么?它原是魏晋品藻人物的用词,如“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指的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韵”用在书法艺术的审美中,就是指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清简、高远、通达、高旷之美,“自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虽然“气韵”看不见、摸不着,但书者及欣赏者却可以体察和感悟的到。作为书之“气”,它始终贯穿于作品之中。

在宋代最喜欢讲“韵”的是黄庭坚。刘熙载《书概》云:“黄山谷论书,最重一‘韵’字,盖俗气未尽者,皆不足以言韵也。观其书嵇叔夜诗与侄榎,称其诗‘无一点尘俗气’,因言‘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是则其去俗务尽也,岂唯书哉!即以书论,识者亦觉《鹤铭》之高韵,此堪追嗣矣。” 刘熙载以《书嵇叔夜诗与侄榎》为例,论述黄庭坚的书法理论及书法实践都在强调“韵”字。黄庭坚作为苏轼的学生,具有深厚的学养,也是饱学之士,他对书法审美的追求有更高的标准。“韵”是黄庭坚书论的精髓,他把书学文化的高雅和人格的高尚呈现在作品之中,自有含蓄之美。他认为书法得“韵”脱“俗”的途径是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俗气除尽尚可去谈韵。马宗霍《书林藻鉴》云:“综是四家,冠冕一代,要其独到,各有专胜:蔡胜在度,苏胜在趣,黄胜在韵,米胜在姿。”确实如此。黄庭坚“自成一家始逼真”,其核心是“始逼真”,就是向别人学习不能一味模仿,要有“我”的理解并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独树一帜。他学习书法,总是练习雄强磅礴之类的帖子,如《瘗鹤铭》,其它风格尚不涉猎,这点值得当代学书者借鉴学习,那就是学书要精,一精到底,再去一专多能,一开始不要太宽泛,否则会让自己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学起。

徐渭说:“不求形似求生韵”,原济说:“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可知“气韵”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然而它又是最难学的,如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以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董其昌也感慨到:“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也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气韵”为什么难学?因为他不是形式的、不是技法的,而是书者功力技能、才情素养、人文情怀的综合彰显,诚如言先生所言“此‘风韵’不仅是形式上的风格,变化中的音律,更是人文情愫的境界”“主要依赖于作者后天的学养,哲学、史学、文学、诗词、音律……皆是蕴藏着富矿的肥沃土壤”。“风韵难及”,但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深悟并践行“为人、为学、为艺”之道,做好学养与人格胸次的修炼与升华,作品中就会“气韵”自生。孔子“克己复礼为仁”、庄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都是人格修炼的最好方法。董其昌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还有陆游教子学书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等,则告诉了我们如何来为学为艺。

“凡艺,气韵生动为首要”,作者创作中唯求表现气韵,观者欣赏亦求感受气韵。但书法艺术属于空间抽象艺术,其气韵的表现与鉴赏在于其笔墨,故此,言先生总结到:“书之韵味取决于用笔与用墨,两者结合生发所体现的即为书家的生命气韵。”

抱云堂读书札记 || 凡艺,气韵生动为首要

抱云堂书院

策划:刘培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