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 】

【  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  】

传统建筑里,藏着人力与天工的悄悄话。

往南走,探不尽园林曲径,数不完青砖黛瓦;向北去,有木塔架构精奇,有宫殿气象恢宏。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园林

早在先秦时代,原始园林已经在中国出现称“园”“圃”“囿”,具有种植和狩猎等生产意义,并有通神的功用。

以后,游观的性质加强,大约到了周代,园林就主要只具有游观的作用了,这一直发展到明清。

西方的园林观念起源也很早,圣经说人最早就是生活在伊甸园中的,还有传说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现存西方园林遗迹,最早者在意大利古罗马帝国,约存在于公元2世纪。

世界园林主要有中国和西方两大体系,二者遥相呼应。

从形式到文化内容,它们都有着根本性的区别,风格旨趣大相径庭。

观察这些差异,可以获得很多文化信息。

简言之,中国园林是自然式,取“有若自然”的自由式构图;欧洲园林是几何式,取几何规则式布局。

中国园林最初从汉代起即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大潮流。魏晋社会动乱,人生多忧,促使文人士大夫更多借托隐逸,转向自然,寄情林泉,对自然的体察当比帝王富民更多一层意趣,更加精微。

【  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  】

《世说新语》记刘伶放达,裸形坐屋中,客有问之者,答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这个回答,似觉诡辩无礼,但“以天地为栋宇”一语却正道出了中国人自然观的重要一面,即将自然拉近人心,自然与人相得,更少障碍。

文人对自然的热爱,转化到文艺中,就是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出现,当然也对园林产生了影响,私家园林的性质已向士人园转化,其设计思想的主要成就即在于写意概念的建立。

“有若”已不再着意于形似,而更侧重于神似,即重在对自然体察基础上的提炼、概括和典型化。

隋唐园林仍以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为主。

前者规模较大,建筑富贵华丽,显示皇家的气派;后者依园主地位或园林所在地点(城市或郊野)的不同而风格各异,更富高雅的诗意。

唐代是私家园林大发展的时代,以艺术水平而论,私家园林尤其是文人雅士之园在某些方面似乎已凌驾于皇家园林之上了。

宋代私园的性质可注意者三,一曰士人,二曰诗意,三曰写意。

所谓士人园,是指明造园的目的在于满足文人的精神要求。

中国文人不像权贵,耽沉于奢华,也不似市民,满足于耳目之娱,其心态实在是复杂矛盾得多,贯穿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和“穷则独善其身”两个方面。仕途得意,前者便成为主导;前程叵测,后者就成为寄托。更多则是二者兼具。

其实比起魏晋时代,宋代文人的地位已有了很大提高,廓清了学而优则仕的道路;“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也并无动辄杀身之祸。

然而文人们通过文人文化表现出的空漠孤寂仍然是那样深沉,反映了一种对整个人生的深刻厌倦和伤感,是文人心态更为本质的体现。

所以士人园自然就被要求按士人的审美标准来实现,疏淡风雅,自然和畅,清高脱俗。

所谓诗意园,是指园林通过一种诗意化的方法来体现文人意趣。比如,唐代私园多以地名名园,宋园题署则大都是借景物而自抒胸臆,如归去来园、独乐园等。

园中景点也多以松菊、舒啸、寄傲、倦飞、探春、赏幽、风月、秀野、洁华、啸风之类为名。沈括在梦溪园中,心目之所寓者,惟琴、棋、禅、墨、丹、茶、吟、谈、酒之类,谓之“九客”,显然是失意文人的生活情调。

由此可以一瞥园主对于理想和诗意生活的追求。

【  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  】

中国传统自来讲究诗画一体,故分析诗意园,不可不谈到画意。五代北宋时,山水画已蔚为大观。

以荆浩、李成、关仝、范宽、董源等为代表的山水画家,重在全景式大尺度地把握对象,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

北宋末徽宗画院以诗题命画,要求画中体现出某种主观诗情。

至南宋马远、夏圭,创作倾向由全景式的大构图转向“剩水残山”,诗情的表现更为突出。

具体到造园手法,则可以“写意”二字表之。园中通常都有水面,环水疏布景点。“智者乐水”,宁静的水面,渺弥的气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能引起文人们“处江湖之远”的玄想。

宋园土山形势逶迤厚重,重在整体意境,而不像明清多用怪石叠山,偏重本身的形式。

园林在元代的相对沉寂以后,到明清进入总结阶段。从明中叶到清康乾时期,是中国园林的第三次发展高潮。

【  传统园林的诗情画意  】

明清园林现存实例主要为清代园林,皇家园林在北京及其附近;私家园林多集中在江南,成就也最高。二者既体现了皇家和文人审美趣味的不同,也反映了地方风格的不同。

江南私家园林先以漕运据点扬州为中心,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称。

道光以后因盐业衰落,织造和商业中心苏州后来居上,乃独擅“园林城市”之名。

清晚期又出现“岭南园林”,有某些地方风格,但水平远在江南园林之下。

北方皇家园林在“康乾盛世”得到了大发展,在北京西北郊大建皇园,承德则有避暑山庄,是明至清第三次建筑高潮最后一批重要作品。

这些园林除了体现皇园特有的宏大富贵以外,又大量吸收了江南高度发达的私家园林造园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