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gric:政策先行 皮棉市場淺析

四月對於整個棉花圈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平靜的月份,前有國家發改委公佈80萬噸進口棉滑準稅配額的消息,後有國儲棉輪出消息的塵埃落定。雖然整個市場行情仍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但是對於下游棉紡企業來說,尤其是中小企業,顯然是有了更為明確的目標,等待國儲棉的拋儲,降低紡企成本拉高利潤儼然成為企業共識。

2019年第一季度,皮棉市場整體呈現一個穩中偏弱的狀態,因成本和資金壓力,部分棉企看好後市行情,以及成熟的套期保值機制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現貨價格穩中上漲,然而下游紡企並未如預期那樣迎來傳統的“金三銀四”的旺季,再加上進口紗的衝擊,坯布市場消費不足,導致棉紗企業庫存壓力持續增加,部分中小紡企面臨岌岌可危的境地。

Myagric:政策先行 皮棉市场浅析

進口棉滑準稅配額的增發在這種市場行情下調節了一下市場氛圍,相對於國內棉花來說,進口棉性價比高的優勢使得其在市場上備受青睞,國內棉花受此衝擊,現貨價格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棉紗企業因此有了更多的選擇。這些有利於中高端紡企的品牌製造,能夠進一步提高國內棉紗的國際競爭力,這個措施也是符合我國紡織企業的發展趨勢的。但是對於中小企業以及市場缺口來說,目前低指標的皮棉數量是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的,並且隨著更多的倉單資源湧入市場,以及考慮到後期國家對新一輪棉花的輪入,國儲棉的拋儲這時候也就毫無意外的“靴子落地”了。拋儲總量一百萬噸,工作日內每天拋出一萬噸,這個數量在棉花市場來看是不會引起大震盪的,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市場的平穩運行,但同時也對皮棉的價格進行了進一步的牽制,更多中小企業紡企在面臨下游消費動力不足的情況下,也因而有了一定的價格支撐,這個措施同時也促進了下游紡企的管理能力與銷售模式,創新發展機制,順應市場潮流。

Myagric:政策先行 皮棉市场浅析

綜上所述,四月份前後兩次的政策措施,都是國家為了保障市場的平穩運行,從皮棉到坯布甚至最後的服裝成品銷售,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應該相互配合,為了促進紡織行業打造國際高端品牌,需要提高紡企的競爭力,所以在各種市場因素的炒作下,導致上游原料價格過高是需要“降降溫”的,而下游紡企在獲得進一步的生存空間的同時,還需要考慮自身的發展。

後期滑準稅配額的適時下發,這個時間點值得關注。國儲棉的輪入,是輪入新疆棉還是進口棉,輪入新疆棉是輪入2018/2019年度還是2019/2020年度的棉花,以及輪入的時間點等都是大家關心的地方,這也給了市場更大的空間和轉變的餘地,國家利用“有形的手”對市場進行合理的調控,但是市場上“無形的手”也掌握著自身的命運,所以到底天平的傾向偏向於哪一端,還有待於時間的考量和理性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