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agric:宏觀再傳利好 新棉後勁仍不足

近期,宏觀消息再次頻傳,受中美經貿協議利好情緒提振,國內棉市略添曙光。然而,下游紡企卻有些不盡情意,今年的“金九銀十”行情仍落空,且隨著新棉集中大量上市,其後勁又該如何?

籽棉低開高走成本上升

Myagric:宏观再传利好 新棉后劲仍不足

圖12019/20年度籽棉收購價走勢圖

當前,疆內新花大量上市,籽棉行情基本呈低開高走態勢。如圖1,疆內籽棉價格一路上探,截止到目前,北疆機採籽棉較節前漲幅已達0.5-0.6元/公斤,南疆手採籽棉漲幅在0.2-0.3元/公斤左右,漲勢表現強勁,也打破以往籽棉高開低走傳統套路。據我的農產品網分析,主因新棉減產預期持續發酵,軋花廠搶收現象明顯,且節後鄭棉期貨整體小幅趨漲,棉農挺價意願走強所致。棉籽方面,也由節前的2.2元/公斤下降至1.70元/公斤左右,棉副行情表現不穩,棉企加工利潤逐漸被壓縮,但隨著棉花收購漸進尾聲,籽棉行情或將維穩。

倉單數量龐大鄭棉上探有限

Myagric:宏观再传利好 新棉后劲仍不足

圖22018-2019年鄭棉主連倉單數量走勢圖

如圖2,進入今年下半年,鄭棉主連與鄭棉倉單數量走勢基本一致,整體逐漸下降。截止到10月25日,鄭棉倉單數量為9527張,較去年同比增加400張,有效預報993張,較去年同比增加464張,盤面壓力不可小覷。據我的農產品瞭解到,為規避風險,今年疆內軋花廠套保需求明顯增加,新棉移庫交割庫的數量遠高出地方庫,那麼隨著新棉大量上市,在老倉單尚未消化緩慢的前提下,若新倉單大量注入,鄭棉反彈空間或將有限。

下游紡企內需不足

從下游消費來看,今年傳統旺季亦沒有再來。進入9、10月份,下游紡企企訂單較前期雖有回暖,庫存緩慢下降,但起色不足。雖然今年利空的宏觀因素干擾較多,外單大量流入東南亞市場,而內需難以釋放,國內紡企疲軟運行。當前國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紡織服裝行業表現很不景氣,國內快時尚服裝門店關停現象較多,終端消費不行導致難以刺激上游皮棉市場。筆者認為,導致國內紡織行業不景氣的因素,宏觀是誘因,內需不足、產能過剩是主因。且值得注意,今年春節假期提早,下游紡企即將進入淡季,年底降價去庫存仍是趨勢,終端消費難有太大改變。

綜上所述,隨著籽棉價格高企,軋花廠生產成本增加,新棉報價雖小幅走高,但倉單壓力較大,新棉後勁仍不足。近期減產傳聞過分誇大,據我的農產品網瞭解到,北疆減產幅度在10%-20%左右,南疆基本較往年持平,那麼今年產量端差異不會太大。當前重點關注下游紡企訂單以及宏觀政策方面的變化。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