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榜单出炉:“百胜中国”稳坐老大

4月27日,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评选在重庆揭幕。作为一年一度的行业盛事,“中国餐饮百强企业”评选已进入第19个年头。据榜单显示:进入榜单前三甲企业分别为: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金拱门有限公司以及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在2019年第十三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榜单出炉:“百胜中国”稳坐老大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发布《2018年度中国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

据报告显示:随着餐饮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餐饮百强企业也不断壮大。2018年,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2410.7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2.2%。

据榜单显示:进入榜单前三甲企业分别为: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金拱门有限公司以及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排名前十位中,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金拱门有限公司、汉堡王投资有限公司,均在重庆繁华商圈、大型社区、写字楼周边布局有数十家门店,早已成为重庆市民日常就餐选择频率较高的选择之一。

《报告》中分析,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占到全国餐饮收入5.6%,但在资源不断整合的市场竞争中,百强企业内部差距逐渐拉大。一组数据表明,2018年前30名大型企业营收就占到了百强总营收的75%。而后50名企业营收总和比重持续收窄至13.4%。不难发现,更多的市场向“头部”企业靠拢,两极分化现象日趋集中。

从盈利能力来看,2018年餐饮百强企业盈利能力稳中向好,平均单店收入2188元/店,同比增长4.5%。平均每平劳效1.3万元/平米,与上一年基本持平,平均销售利润率8.2%,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

从区域来看,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分析,“餐饮百强企业形成了以直辖市为核心的餐饮聚集圈”,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传统餐饮产业大省,不管是入围数量还是营收比重,都在全国位居前列。

2018年餐饮企业百强和五百强门店发展特点:

整体增速趋缓 两级分化严重

随着餐饮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餐饮百强企业也不断壮大。2018年,餐饮百强企业总营业收入2410.7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2.2%,相比上年大幅提升了1个百分点。餐饮五百强门店营收同比增长8.3%,发展稳中趋缓。

2018年,餐饮市场整体规模持续扩大,经过调整统计口径和分析方法,餐饮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占到全国餐饮收入5.6%,百强企业集中度有所降低。在资源不断整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差距逐渐拉大,餐饮百强企业内部两极分化日趋集中。2018年前30名大型企业营收就占到了百强总营收的75%。而后50名企业营收总和比重持续收窄至13.4%。

业态和区域的维度不断加宽

2018年餐饮企业百强和餐饮五百强门店中,快餐、餐馆酒楼成为主力业态。火锅是受此次调整影响最大的业态,上榜数量大幅减少,但是营收增速比较抢眼。国际美食发展迅速,不断吸引着年轻消费群体。发展潜力较大的团膳、休闲餐饮逐渐开始减速,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2018年,餐饮百强企业和五百强门店形成了以直辖市为核心的餐饮聚集圈。广东、浙江、福建、江苏等传统餐饮产业大省,不管是入围数量还是营收比重,都在全国位居前列。

随着餐饮市场发展动力由南向北、从东向西转移,再加上“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进一步实施,餐饮百强企业和五百强门店也开始随之延伸拓展。而且,地方政策也发挥了刺激餐饮消费、带动当地餐饮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高质量发展 内外功兼修

餐饮行业一直充斥着激烈竞争。近年来,餐饮业人工、房租等成本费用不断攀升,员工流失率也高位运行,因成本上涨导致门店关闭的情况屡见不鲜。餐饮百强企业更是延续了这一态势。随着经营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百强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工作效率和员工素质水平均得到提高。提升员工能效显示出餐饮业开始尝试转变经营理念,优化人力资源组合。

新形势下,餐饮行业正处于由传统餐饮服务业向现代餐饮服务业转变的过程中。当前,消费需求越来越精准细致,以大众化餐饮为主导,餐饮业不断激活发展潜力。随着餐饮边界线越来越模糊,产业链持续向上下游延伸拓展,经营模式混搭。在互联网科技推动下,餐饮行业形成多渠道并举、多资源并用的“新餐饮”模式,智慧餐厅等为消费者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消费体验。

2018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榜单

2018年中国餐饮企业百强榜单出炉:“百胜中国”稳坐老大

(记者 程伟 彭宗璐 综合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