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這個團的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

70年前,為解放新疆和田,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野戰軍第1兵團第2軍第5師第15團官兵——

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

■張虎 許必成 范進軍

塔克拉瑪干,維吾爾語的意思是“進去出不來”,該沙漠位於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東西長約1000公里,南北寬約400公里,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浩瀚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荒涼和美麗之中蘊含著無處不在的威脅:沙漠屬於乾燥氣候帶,晝夜溫差大,夏季酷熱,溫度最高可達60攝氏度;冬季嚴寒,溫度最低可達零下30攝氏度。雨量極少,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卻高達2500-3400毫米;沙漠風多而大,特別是風口地帶,狂風到來,飛沙走石。

1.1949年9月底,新疆和平解放,但是在和田地區仍有一小撮反革命分子試圖叛亂,上級命令剛剛到達阿克蘇的解放軍第1野戰軍第1兵團第2軍第5師第15團儘快進入和田解放人民。時間緊急,部隊選擇史無前例的行軍——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12月5日,第15團的1580名官兵,奉命從阿克蘇出發南行,歷經15個晝夜的艱苦行程,用雙腳征服了被西方探險家稱作“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在滾滾黃沙之中走出了一條勝利之路,為和田解放作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當時,擺在第15團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條是沿公路經喀什、莎車到和田;另一條是過巴楚,順葉爾羌河到莎車,再轉走和田;第三條道路則是沿著和田河,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直奔和田。大部隊沒有汽車,只能徒步行軍。走前兩條路,都是通衢大道,沿途有人有水,行軍自然方便,但是要繞五六百里路,多走五六天。走第三條路,意味著第15團的官兵要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間穿行,一場沙塵暴隨時可能埋沒整支隊伍。而部隊這麼多人步行通過它,從古至今還是頭一次。

時間,時間,最要緊的就是時間!

為了爭取時間,早日粉碎敵人的陰謀,解放和田人民,部隊大膽做出前人想都不敢想的決定:選擇第三條道路——直線前進,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大沙漠!

同時決定,由團長蔣玉和、政治處主任劉月率領一支小分隊乘車沿公路先行到和田開展工作。

2.和田位於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西南,是古“絲綢之路”南路必經之地,內連阿克蘇、喀什地區,外與印度、巴基斯坦接壤。解放前,由於封建地主階級的壓榨剝削和國民黨反動派的黑暗統治,人民生活困苦萬分,是天山以南最閉塞的窮鄉僻壤。縱然茫茫大漠,滾滾流沙,隨時可能吞噬人們的生命,但一想到要去解放水深火熱之中的和田人民,解放軍官兵都鬥志昂揚,二營機槍連戰士郭光貴表示:“哪怕兩條腿杆子走斷了,我爬也要爬到和田去!”

部隊要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消息傳出後,阿克蘇地區的各族人民都不遺餘力地支援部隊。各族群眾給部隊準備了許多大米、白麵和馬料以及100多頂帳篷、300多峰駱駝和200多匹馬、驢。有經驗的老獵人和商販,也都爭相報名要給部隊當嚮導。各族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援和鼓勵,極大激發了第15團官兵橫穿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必勝信心。

12月5日清晨,天氣晴朗,一輪紅日剛爬過高高的白楊樹梢,廣場上、街道旁,成千上萬的各族群眾敲鑼打鼓,跳著舞、唱著歌,歡送部隊出征。一聲軍號響起,第15團官兵雄赳赳氣昂昂,以無比高昂的革命英雄氣概高喊著“穿過大戈壁,長征見高低”的口號開進了茫茫大漠。

3.在沙漠中行軍,許多困難都是難以想象的。

官兵們全副武裝,每個人都揹負著1支槍、1把刺刀、40發子彈、4顆手榴彈,還有幾斤乾糧、一個行李捲。機槍連官兵的負重就更多了,在平地上走路都很吃力,何況是在沙地急行軍,有些地方流沙沒過腳脖子,簡直是走兩步退一步,幾里路下來,渾身大汗。

一旦夜晚宿營,又奇寒無比,汗水霎時化作了薄冰,凍得人瑟瑟發抖。加之夜晚宿營帳篷不夠,為了和嚴寒作鬥爭,官兵就創造了一些新辦法:用柴火把沙地燒熱,然後滅掉火,扒去炭灰一偎,就是一夜。還有一種辦法是,在中間架起一堆火,由哨兵負責加柴,大家便一個挨著一個躺在火堆四周休息。

沙漠行軍最容易壞鞋子,加之當時膠底鞋做得不結實,穿不了幾天就大開口,有些戰士索性忍痛光著腳走過了大沙漠。

迷路,是最常見的。在這茫茫大沙漠裡,既沒有道路,又分不出東南西北,稍不小心就會丟失人馬。特別是夜間行軍,弄不好就會把部隊帶錯方向、遇到危險。團裡就想了個辦法:由走在前面的偵察連負責點燃篝火,隔一段一堆,隊伍便朝著篝火的火光行進。

進入沙漠後,越深入,越難走。和田河是條季節河,夏天有水,冬天就成了幹河,只有一些低窪處還殘存一些水,也都結成了冰。部隊沿著和田河進軍,全靠低窪處殘存的冰塊解決吃水問題,常常只能喝苦水,有時根本找不到水。部隊行軍走了7天的時候,一直缺水,已經是兩天沒有喝上水了。第8天,部隊凌晨3點多鐘就出發了,到下午還是沒有找到水。部隊一直在抵抗乾渴中前進,官兵一個個嘴唇乾裂。下午的太陽火辣辣的,有些戰士身上奇怪地長出了一些小紅點子,還有幾個戰士因缺水已經開始虛脫,只能用擔架抬著走。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死水潭,嚐了一口,是腥臭的苦水,只能繼續找。直到天快黑時,才終於找到可飲用的淡水,官兵高興得在沙漠上蹦了起來,相互擁抱在一起。這一天,部隊在沙漠裡竟走出了180多里。

沙漠中行軍最可怕的就是風暴。部隊行軍的第10天上午,天空便開始瀰漫著沙塵,風揚起沙粒吹打在人臉上隱隱作痛,只有戴上防風鏡才能勉強地往前挪動。不一會兒便狂風大作,頓時黃沙滾滾,遮天蔽日,睜不開眼,站不穩腳,辨不清方向。駱駝臥地發出了恐懼的哀吼,不少馬驢被狂風捲走,戰士們手挽手以免被風颳走。風速在逐漸加大,官兵只能背朝風向原地蹲下。不知過了多久,風小了,太陽出來了,蹲立在沙海中的官兵像一座座沙雕。

面對各種艱難險阻,全團官兵團結一致,互相幫助。黃沙蔽日,無路可循,他們就藉著指北針的指引摸索著向前走;喉嚨冒火,沒水解渴,他們就含上一口馬尿,潤一潤嘴唇,接著向前走;馬垮了,他們扛起小炮、背起電臺,還是照舊向前走;腳爛了,他們裹一塊破布,咬一咬牙,你攙著我,我扶上你,還是一股勁地向前走。一口水,他們要端給最渴的同志去喝;一粒仁丹,他們要塞給最弱的那個同志……

劉來寶,個頭不高,肩上挑著個磨得精亮的扁擔,行軍起來精神抖擻。每到宿營地,他總是邊做飯邊給大家來一段陝西秦腔,連隊戰士都喜歡他。部隊凌晨3點出發,劉來寶每天都比大家早起1個多小時做飯。

戰士郭海不僅是一個捨己為人的好戰士,還是個出色的鼓動員。一次,部隊行軍兩天沒喝上水,官兵在沙漠裡走著,只覺得喉嚨裡冒火,嘴唇乾得生疼。郭海為了激發官兵的行軍熱情,鼓勵部隊趕快走,跑到隊伍前面說起了快板兒:“同志們,快加油!要喝開水別發愁,我這沒有前邊有,咱們還是快點走!”過了一會兒,他又出現在隊伍中間,敲著他的洋瓷碗吆喝起來:“你往這裡看哪!你往這裡瞧!這就是咱們五連不掉隊,幫別人、背雙槍的楊三保……”大家不禁按住乾裂的嘴唇笑開了。

只可惜,一營二連排長李明,卻沒能走出這次沙塵暴,永遠留在了沙漠……李明患有嚴重的胃病,從阿克蘇出發時,本來決定讓他跟著團長坐汽車走,但是他怎麼也不願意,他說:“我是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到最艱苦的地方去,不能叫我丟下自己的戰士。”行軍前幾天,他強忍著胃痛,整天有說有笑,幫助戰士背槍,給大家講長征故事、講南泥灣生產……晚上,總是疼得睡不著覺,他便輕輕爬起來,給火堆加柴,為戰士的水壺添水,幫助戰士把穿破的鞋子補好……就在部隊遭遇大風暴的這一天清晨,李明還依然忍痛跟隊行軍,後來風沙越來越大,他的胃痛得越來越厲害,沒過多久腰就直不起來了。很快,虛弱的他被漫漫黃沙埋沒,再也沒有起來……

4.蔣玉和與劉月所率領的先遣分隊,經過4天的乘車行軍,於12月6日到達和田。一些反動分子表面上擁護起義、歡迎解放軍,暗地裡則刺探我方情況,企圖對先遣隊下毒手,以實現他們叛亂、割據的目的。果然,幾天後的一個晚上,一名群眾悄悄跑來向先遣隊報告了敵人的陰謀。蔣玉和與劉月當即決定派人給大部隊送信聯繫,同時機智地與反動分子展開周旋。

當時,大部隊連續跋涉了12天,已經走出了沙漠的中心地帶,到了一個叫闊什拉什(肖爾庫勒)的村子,這裡有水也有人家,大家都很高興,原想可以在這裡休整一天。就在大家準備吃飯的時候,接到了團長蔣玉和送來的信。知情況緊急,官兵來不及吃飯,就著手繼續向和田進軍。

團裡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把群眾支援部隊的馬匹集中起來,組織一個騎兵隊,由參謀高煥昌率領,以最快速度趕到和田,粉碎敵人的陰謀。當騎兵隊12月19日晚接近和田城後,高煥昌參謀帶領騎兵隊,繞城奔跑了好幾圈,製造聲勢,迷惑震懾敵人。

同時,大部隊為了增援和田,不顧長途行軍的辛苦和勞累連夜開拔,兩天時間強行軍400多里。

12月20日,大部隊抵達距離和田不到20公里的英艾日克。根據上級命令,大部隊原地休整待命,觀察和田動靜。如果敵人膽敢進行暴亂,立即火速進入和田堅決回擊。

5.第15團官兵用昂揚的鬥志,同風暴、流沙、乾渴、嚴寒拼搏,歷經千難萬苦,連續15個晝夜在沙漠行軍1500多里,終於到達和田。

12月22日,部隊舉行了威武雄壯的入城式。這一天,古老的和田城沸騰了,兩萬多名各族群眾載歌載舞,熱烈歡迎第15團官兵浩浩蕩蕩開進和田古城。12月25日,在和田城邊的大廣場上,舉行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和田慶祝大會。從此,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部的這一片沙漠綠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

為了表彰第15團進軍和田的勝利,12月25日,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和政治委員習仲勳特向第15團發來褒獎電報。電報稱:“你們進駐和田,冒天寒地凍,漠原荒野,風餐露宿,創造了史無前例的進軍紀錄,特向我艱苦奮鬥勝利進軍的光榮戰士致敬!”

而後,這支部隊執行上級首長的命令,迅速派出一個連隊開往祖國邊防線,從國民黨軍手中接過了喀喇崑崙山邊卡的保衛任務。接著,又抽調出100多名幹部參加地方工作,改造反動政權,建立地方黨組織和新的人民政權。1954年,新疆成立生產建設兵團,這支英雄部隊的千餘名官兵就地轉業,在亙古荒原中建立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14師第47團,開始了邊疆生產建設。

70年前,這個團的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

1949年12月5日,第15團官兵開始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進軍和田。資料照片

70年前,這個團的官兵徒步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

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碑。資料照片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