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为主的专书但又不是全书?

为什么说《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为主的专书但又不是全书?

另外,杂病跟内伤病从辨证的角度来说,哪个最难?杂病最难。为什么?因为杂病的病位多,有新病位,有老病位;它的病因也多,有内因,有外因。所以我们说这句话——杂病辨证最难,但是治疗不算最难。这里我举一个典型杂病的例子,大家熟悉的《伤寒论》里面的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的病因病机,我们老师上课老就在讲,“外有风寒,内有水饮”,这个“内有水饮”是不是这个感冒引起来的?不是,而是这个患者平素就肺气不足、水饮内停,用今天的话讲,严重的可能就是有哮喘病。那这次为什么发了?受了风寒之邪。所以你看,它就是一个典型的杂病——新老结合,内因外因互相作用。这个时候怎么治疗?伤寒比较重是不是?麻黄桂枝全用上外散风寒,然后用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内化水饮,两者兼治。

其实如果我们知道了小青龙汤证的发病机理,假如这个患者吃了你的药喘也平稳,咳嗽也少了很多,继续找你开处方,那你不能说效不更方,必须要知道吃了这个药喘平稳了说明什么?说明外寒没有了,但是里面的水饮应该是没有排干净的。甚至这个患者有肺气不足,更严重的有肾阳不足,都是可能存在的,对不对?那下一步的治疗,你就应该知道,可能应该开苓甘五味姜辛汤,或者是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之类的,甚至还要加一些补脾肾的药。所以你看在《伤寒论》张仲景开的是小青龙汤,到了《金匮要略》治疗这个咳嗽的时候,他还开的射干麻黄汤,解表的力量就少了,化饮的力量多了,说明外邪少里饮多,这其实就提示了一个疾病基本的发展趋势。


小结:《金匮》的价值


关于第一个大问题“《金匮要略》的价值”,我就跟大家简单的介绍到这儿,希望大家对《金匮要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首先,就是说《金匮要略》治疗的病跟伤寒相关的多,里面的方也是跟伤寒相关的杂病方多,但这不代表《金匮要略》的方能治所有杂病。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金匮要略》选的病,发现也都是偏寒的多,比如说《水气病篇》、《痰饮咳嗽篇》,跟这个水饮、风寒相关的病多,至于内伤病,甚至是单纯的胃肠病,涉及到的条文很少。

讲到这个《金匮要略》,我也希望大家能更好地理解《伤寒论》。关于《伤寒论》,在中医学界引起了很多讨论,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见解,有些人认为张仲景写《伤寒论》就是治伤寒病,有些人认为是治外感病,为什么?因为白虎汤、承气汤可以治热病。我的观点是倾向于张仲景写伤寒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治伤寒病,至于为什么会出现白虎汤、承气汤治的这些病,是因为伤寒病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发生热化,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由太阳的风寒到了阳明容易化热。但是化热是不是仍然属于伤寒病发展中的一个过程呢?我个人认为白虎汤、承气汤之类的仍然是伤寒病的发病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所以仍然应该按伤寒来。这在从张仲景的序里可以看的很清楚,为什么写《伤寒杂病论》?就是死于伤寒病的人太多了。人都有种心理,怎么说的呢?叫“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真的是这样,我们自己受过了苦,都不希望下一代的人再受相同的苦。有些人说这就是人的本性带来善良,我觉得是对的。

过程论与中医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问题——什么叫过程论。其实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医也是在哲学的指导下进行的,而且中医学的跟现代医学不一样,认识问题是由大到细,由方向到具体的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学好中医都应该有一个前提——学好哲学,哲学没学好,逻辑没学好,学中医很容易走偏。建议大家多看看哲学和逻辑相关的东西。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什么叫过程。记得恩格斯说过一句话,“世界是以过程而存在的”,英国的哲学家怀海德也认为“世界就是一个过程,事物存在于过程之中”。其实这个世界就包含了所有的东西,在座的各位,我们的地球,包括我太阳系,其实都是一个过程。人从出生到死亡,我们说出生入死,也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标志就是时间。那么任何一个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一个过程,我们从过程论来认识这个疾病,才可以完整地看到一个疾病的全貌。

说的简单一点,我们中医强调什么?辨证论治。那么辨证强不强调过程啊?其实辨证强调的是疾病发展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正因为辨证只是反映当前阶段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们中医里面还强调病症结合,就是说病跟症要结合在一起,大家注意了,我们讲病就是希望大家看到一个疾病的全貌。在座的各位医生,如果你们要想吸引病人,让病人对你产生信任感的话,最好要多看看完整的疾病的全貌,这个我深有体会。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中医内科学》有一个疾病叫做肺痈,我们一讲到肺痈,就要知道这个病的初起是风热,风热袭肺这个病机导致咳嗽、黄痰等等表证;到了化脓期,这个时候会有高热,咯出黄色的、铁锈色的痰,痰有腥臭味,用苇茎汤;到了后期,痰浊已尽,这个时候要排脓解毒了,用桔梗汤或者杏仁桔梗煎之类的方药。如果你能够看的到这个全貌的话,病人第一次来找你看病,你就知道吃你的药后,病接着往哪儿走。

我读博士的时候,就是研究江西名医姚荷生先生诊治咳嗽的规律,做的是数据挖掘的任务,花了不少功夫。在规范整理症状的时候,就发现不能把所有的症状都平铺直叙地摆在那里,因为症状的出现是有先后的,有些是在原来出现,有些是现在出现,甚至有些是后面才出现,那你做挖掘的时候,如果不把这些症状的关系摆清楚,那么挖掘出来的证型往往跟临床不符合。所以结合当时做的论文,我对数据挖掘有一种敬畏,但是深刻地体会到认识疾病一定要从过程来认识。因此我问病有一个习惯,喜欢问来龙去脉,比如患者来看一个胃病,我就会问这个胃病最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感冒?还是因为饮食不注意?我把从最早到现在的整个过程问清楚,对这个病的来龙去脉也就了解清楚了,治疗甚至预后,整个的判断也都会比较准确。

关于这个过程论我就说这么多。最后提醒大家以后在写病历的时候要注意,现在名老中医的医案著作非常多,作为一个好的医案,我觉得应该具备两个要点。第一个,描写症状的时候,有顺序的、有时间,而不是说把患者能够罗列的一些诸如头痛、发烧的几个症状放在那里,列出舌象、脉象,然后就出方。这种病历我觉得是写得不够认真的。第二个,就是看他的辨证,或者说他写的症状,里面有没有鉴别点,他在开这个方子的时候,是依据哪几个症状来的。如果症状简单、鉴别点不突出的书,我觉得给我们的帮助就不大。


从过程论解读《金匮》相关条文


下面就回到我们今天的一个主题了,从过程论来理解《金匮要略》的一些条文。

01

桔梗汤条文的理解


我们先来看第一条条文,出自《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汤主之。”

这一条条文怎么理解呢?桔梗汤应该治什么症状?我们《金匮要略》教材是这么一个观点,说桔梗汤主要症状有哪些?根据张仲景的描述:“咳而胸满”,就说患者咳嗽,胸中满闷;“振寒脉数”,振寒就是比恶寒还要恶寒,冷得打抖,无论盖几张被子都觉得不够,脉数是什么意思?心跳快;“咽干不渴”,喉咙干,但是不口渴;“时出浊唾腥臭”,有时候吐出这种比较脏的唾沫,有腥臭的味道,“久久吐脓如米粥”。教材上说桔梗汤的患者有这么一些症状,归纳为振寒脉数、咳而胸满、咯出黄稠痰而且带有腥臭味。是不是这么回事?我觉得这个编者肯定不临床,要是临床的话,他就知道这些症状是不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患者上的。我治咳嗽治的特别多,这么多年没闻到几个痰有腥臭味,即使是黄稠痰都没有腥味。但是西医说的大叶性肺炎是真的有腥味的,那么这个腥臭的痰是不是这个热毒壅肺的表现呢?之所以是振寒,书上的解释我觉得也是可以的——热邪内聚导致卫气不能够外发。所以这种振寒不能够理解为寒证,它是热邪内聚导致卫阳不能够温煦肌表。所以书上说桔梗汤的病机是“热毒壅肺,肺气不利,肺痈脓溃”,以上是教材的理论。

但是我反驳一下,如果真的是“热毒壅肺,肺气不利,肺痈脓溃”这么一个病,大家想一想,用桔梗汤够吗?大叶性肺炎的早中期,病人处于这个高烧、怕冷、咯出黄稠痰的时候,你就敢用桔梗汤治疗?桔梗汤几味药?两味药。甘草、桔梗,甘草调和,桔梗宣肺排痰,有没有很强的清热解毒功效?没有。用这两味药能治这么一个严重的病症吗?我觉得不行。

其实如果我们把这条条文看作一个过程,那就好理解了。《金匮要略》的条文就是把这个病的发展过程告诉你了。我们从过程论来看,“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这是讲什么?肺痈早中期的表现。《中医内科学》讲肺痈病早中期的患者会咳嗽胸中满,甚至有点痛,发热恶寒。那么应该怎么治?开什么方?我觉得这个时候用银翘、散桑菊饮之类的就够了。这是一个早中期,还有表邪,风热犯肺,还没有成痈,这个时候银翘散上去。

好,如果这个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为什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两个原因:第一个,那个年代医生少。就是有些人根本就没治,因为家里穷,像我小时候生病一般不治,在家里躺着,老爸老妈找点单方给你吃吃,实在不行了,最后才到医院去,真的是这么回事。第二个,有些病人虽然治了,但是医生治得不对。这个时候就往中期发展。所以张仲景讲“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慢慢到了什么阶段?

“时出浊唾腥臭”。患者开始咯痰,腥臭的这种浓稠痰开始出来了,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肺痈的中期了。这个时候应该开什么方?千金苇茎汤。

结果这个时候有些患者还没有得到及时医治,并且进一步扩展,最终出现会出现什么情况?“久久吐脓如米粥”。最后这个肺痈彻底的溃烂了,那么脓从哪里咳出来?从肺里面咳出来,咳出来的痰像稀饭一样,不是特别浓。这个时候还发烧吗?其实恶寒发热早就已经退了,胸满胸痛也都已经没有了。到了最后,患者应该是一个精神不太好的样子。这个其实就是《中医内科学》说的肺痈的晚期。大家注意,这个时候已经是邪势已衰,烧退了,甚至他的食欲都恢复了,只是精神不太好,咯出那种米粥样的痰。这个时候治疗还要不要去清热解毒?热毒已经没有了,还清热解什么毒?这个病人到了这个时期,其实就是什么阶段呢?这个战争已经打完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干嘛?打扫战场、清扫战场就可以。所以这个时候要干的事情是什么?帮患者把最后一点痰快点排干净。张仲景给开了一个什么方?桔梗汤。我认为这个时候桔梗汤的基本功效是什么?解毒两个字谈不上,就是排脓,促进这个脓液的快速排泄,脓排完了这个病也就好了。

读到张仲景的好多条文,我就深感今天的卫生条件比过去好多了,过去很多人得了病,真的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发展到最终的晚期。我印象特别深刻,在1997年实习的时候,有一个大叶性肺炎的患者,那个时候脓已经成了,拍片看胸腔里面全是脓,我就给他胸部抽脓。但是因为脓太稠了,很粗的针管也抽不动,记得当时是打庆大霉素进去稀释,才能够一管一管抽出来。大家知道,中医认为这个脓是有毒性的,也就是有腐蚀性,假如这个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胸腔的脓没有抽,没有干预,那么脓会把那个肺泡给腐蚀烂,最终从嘴巴里面咳出来。这个患者算是用现代医学的方法截断了发展,如果没截断可能就到最后这个期,真到这个时候,其实我们的治疗不需要再去大批的清热解毒了。

我现在治咳嗽,可以说近三年长进了不少,三年以前患者找我看咳嗽,我看咯痰黄稠,可能黄芩、连翘、鱼腥草、金荞麦这些清热解毒的药用的很多,但是今天有些患者找我看,我看他饮食吃饭都正常,舌质一点都不红,就是有点黄稠痰,而且这个黄稠痰还比较容易咯出来,清热的药就不用那么多了,不需要,我只要帮助他排痰,痰排完了这个病就好了。这是这一条条文给我的一个启示。

从这一条条文我们也可以看出张仲景这个人厉害啊,他已经看到了这一个疾病的全程,从一开始“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到“时出浊唾腥臭”,到“久久吐脓如米粥”,搞《中医内科学》的人都搞明白了肺痈有几个期,我们搞《金匮要略》的人把这条条文当做一个阶段,太可惜了,这样的理解既别扭又不符合临床。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桔梗汤的主症其实就是最后一个症状,“久久吐脓如米粥”。大家注意,可能这个病从发病到现在至少要有半个月甚至一个月的时间了,所以才说“久久”。这个病人呢,咳嗽并不多,不会咳得好难过,而且这个痰比较容易咳出。

关于这个桔梗汤的应用,我在临床上其实用的不是特别多,刚刚说了一个,现在有些人黄稠痰,在没有别的症状的时候可以用。真正的到了肺痈需要用到这个方的时候,今天已经不多了,因为很多病都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已经被截断了,今天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过去进步了。当然,不仅仅是现代医学可以截断,中医同样可以,如果肺痈早期就用银翘散,我们治疗的及时,也不会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

桔梗汤证的病机不像我们书上说的“热盛毒壅”,而是“脓毒未尽”,所以治疗只要排脓解毒就行了。咱们知道,这个脓是有毒性的——有腐蚀性,其实对人体自身是好事还是坏事啊?我倒认为这是好事,这是我们机体自己恢复的一种表现。比如肛肠科比较多见的肛周脓肿,肛周一旦化了脓以后,为什么会形成一个瘘管呢?就是脓毒自己排不出去,为了排出来,它自己找路。哪条路近,它就从哪里烂出来,脓流完了也就好了。你们还知道,除了肛周脓肿会形成瘘管以外,比较多见的是哪里的瘘管?牙科的。比如说长了一个蛀牙,牙龈脓肿,这种脓也排不出来,因为肌肉比较厚,那么脓就会腐蚀出一个瘘管,在牙齿的侧方形成一个小孔,一按就痛。前段时间我就治了一个老太太,她有一个问题,牙这里有个小孔,有时候刷牙什么的这里就出点血水。我问她前段时间是不是牙痛而且牙龈肿?她说是。我说猜那里就应该形成一个瘘管,我有信心吃中药就没问题。我教她一方面用手挤,既然管道畅通了,就把它挤出来了,第二个还是要吃中药排脓解毒。后面这个脓都排出来了,自然就好了。

02

千金苇茎汤条文的理解

在这里,我们顺便理解一下千金苇茎汤。当然,有人说这不是张仲景的方,我觉得张仲景把它引在这里,也代表了他的观点。《金匮要略》是把千金苇茎汤放在《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附方里面的,原文这样说:“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我认为这个条文就是张仲景写的,才能写出这种水平。

“咳有微热”,咳嗽,有低烧;“烦满”,胸中有点心烦,有点胀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我们经常说肌肤甲错,是皮肤像鱼鳞一样,这个是胸中的肌肤出现的甲错,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一般认为肌肤甲错是有瘀血,对吧?那么为什么这个肺痈的患者会有瘀血?怎么解释?咳嗽有低烧,患者怎么会出现胸中甲错?如果你不从过程论来理解这条条文,那太难理解了。

看看我怎么解释。“咳有微热”

,大家想想,这个病是不是刚刚开始的?这样的病人来找你看病之前,其实已经生病好多天了。最早的症状是什么呢?应该是桔梗汤证的症状——“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起病之初强烈的恶寒,“脉数”其实省略了一个词,就是高热,这个病人一开始应该是振寒高热,咳嗽胸痛,咯黄稠痰。接下来,一个时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正邪斗争以后,这个病人来看病的时候是什么状态?由原来的高烧变成现在的微热低烧,然后仍然心烦、胸中烦闷。为什么“胸中甲错”?有同学说这是瘀血。对,确实是瘀血。但是这个瘀血是怎么形成的?是因为他胸腔有脓,是这个脓毒形成的。这个脓有腐蚀性,刚刚说了有一种途径是把肺泡给腐蚀烂了,咳出来;还有一种,是把胸部的肌肉腐蚀了,想从体表排出来,所以导致胸中的皮肤被这个脓给腐蚀出现了甲错。今天没有这样的状况了,为什么?因为能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张仲景那个年代,一些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都烂的要从这里排出来了,才找到张仲景治疗。张仲景说这个时候脓毒还比较重,所以给开了一个什么方?千金苇茎汤。这个脓不能够从咳走,能咳出来还好,现在要从这里烂出来,这个时候只能去用千金苇茎汤。里面为什么要加桃仁呢?要化瘀。但是更重要的用是芦根、苇茎来排脓。这个条文我们就解释到这里。

每每读到这条条文,我真的是感慨万千,叹生命之艰辛啊!过去的人,其实活得不幸福,所以我经常说不要怀念过去。之所以我们很多人喜欢怀念过去,我总结两句话,“不是因为过去美好,而是因为你当时年轻”。真的,各位以后就会有体会,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回忆过去,为什么?年轻的时候有激情。所以不代表那个时代有多美好,而是因为你当时年轻。

为什么说《金匮要略》是治疗杂病为主的专书但又不是全书?


整理校对:游艺 杜毓洁 陈剑城

审核:黄利兴老师

·本文来源于黄利兴老师2018年7月在“从经典到临床”优秀中医学子长春中医药大学暑期培训班的学术报告,由中医家组织整理编校。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搜索“私家健康先生"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