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4月29日,游客在中国馆参观。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中国网 讯)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市延庆区举行。本届世园会是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2018年上海进博会之后,我国举办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博览会。

中国馆是世园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中国馆按照“生生不息,锦绣中华”的展陈理念,静态展示与动态演绎相结合,实物花艺与虚拟意境相呼应,追华夏园艺历史长河,观九州园艺辉煌杰作,赏山水林田湖草律动生机。以园艺为载体聚焦中国生态文化,汇聚中国31个省区市园艺产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科研院校探索的前沿成果,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创建中国园艺产业的发展成就和高新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打造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搭建中国园艺生态文化传承创新的交流空间。

中国馆展览面积15000㎡,分为四大展区,包括中国生态文化展区、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中国园艺类高校及科研单位科研成果展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插花艺术展区。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在中国馆的设计中,绿色节能理念贯穿始终,中国馆因此被人们称为“一座会呼吸、有生命的绿色建筑”。中国馆屋顶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场地采用透水铺装,降落在屋顶或地面上的雨水,可进入地下雨水收集调蓄池,经回收处理后用于梯田灌溉和展览植物的滴灌、微灌,形成生态微循环。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游客在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区参观。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中国省区市园艺产业成就展示区展览面积8590㎡。在各省区市展区内,展示各地园艺历史文化、园艺产业发展、园艺科技创新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特色内容。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图为内蒙古展区。内蒙古展区的地面铺上了满满的青草,被打造成一片草地。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图为陕西展区。陕西展区分为盆景区、花卉区、观赏石区、木雕区。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图为浙江展区。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图为辽宁展区。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图为江西展区。江西展区以白鹿洞书院为设计蓝本,重点展示江西书院文化的清雅、尚学之美。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游客在中国馆内参观。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中国馆使用了世界先进的非晶硅薄膜发电技术,屋顶安装的1056块光伏玻璃在没有直射光的情况下也可发电,更贴合建筑造型,琉璃光瓦还可汇聚太阳光能,打造出璀璨画卷,点亮世园之夜。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在中国生态文化展区,光影、数字影像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营造出梦幻的动态互动效果。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以“天地人和”、“惠风和畅”、“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为主题的中国生态文化展区。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位于中国馆地下一层的《神州奇珍--中国特色珍稀植物展》在世园会期间将陆续向游客展示300多种中国特有及珍稀濒危植物。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生生不息,锦绣中华——探秘世园会“会呼吸”的中国馆

中国园艺高新科技成果展区展览面积1130㎡,主要面向与园艺相关的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汇集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原创的园艺产业科技成果,展示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绿色发展技术成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机会与条件,促进园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以研发创新为动力,倡导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