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许多人的办公场所、家里都挂他那幅“难得糊涂”书法。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他用隶体掺人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章法上有自己特色,能将大小、长短、方圆、肥瘦、疏密错落穿插,如“乱石铺街”,纵放中含着规矩。看似随笔挥洒,整体观之却产生跳跃灵动的节奏感。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郑板桥传世的趣闻逸事不少,如以下一则故事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乾隆六年(1741年)春,因科举及第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他为官力求简肃,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桎梏。为察看民情、访问疾苦,他常不坐轿子,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肃静”的牌子,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即便夜间去查巡,也仅差一人提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引路。因为他常常微服“陇上闲眠看耦耕”,以致“几回大府来相问”,竟找不到他的人影子!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对于百姓的疾苦,他时时刻刻都挂在心上。他一生善于画竹,尤其善于据竹写诗。在潍县任县令时,他的顶头上司、山东巡抚包括向他索求书画,他画了拿手的竹子,并在上面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成为清正廉洁为官者的座右铭。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他六十大寿时,给自己写的一幅对联,可以看成是他的人生总结。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祗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郑板桥的一生,为人耿介正直,性情旷达不羁,不在意官场,无所求仙道,只愿一生无拘无束潇洒过——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可从这副自寿联中见出一二。

上联开头两句“常如作客,何问康宁,”意思是说人生在世,就像匆匆过客,又何必常常将健康安宁放在心上?这就反映出他洒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人六十大寿之时,往往多美言,什么“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啊,他却说:人生啊就像做客一样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何必一定要常常念叨着要健康啊要安宁啊——这话说的啊,还好是给自己写寿联,如果给别人写,别人还不给活活气死啊!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三四五句:“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是他一种知足常乐的人生哲学的表露,强调只要基本的生活要求能得到满足就可以了!

七句“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是作者生活的写照——写写字,吟吟诗,纵情于纸墨之间,他对自己这种生活感到惬意啊!

八九句:“兴要阔,皮要顽”,就是说兴趣一定要广泛,要学会顽皮一点,开心每一天,作个老顽童!这是一种多么乐观的生活态度啊!也展示了他那一向处世不恭、笑对人生的性格。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最后两句:“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就是说身体灵活——即健康之意,比当什么样的官都强啊!这样子活到六十岁,还是像少年一样滴!“千官”,指各种官职。洒脱吧?

下联呢,就从各个角度,进一步表白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就是说我既不想当官,但也不想去修道成仙,意思是在这世俗生活中活得快乐就好,何必去自寻烦恼呢?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接下来的三四五句,“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就道出了他虽满足简单物质生活,但追求精神上的高雅生活的理想。就如《陋室铭》所讲的一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

六七句与上联六、七句含意相承,上联这个地方讲写写书法吟吟诗,下联这里就讲到了作画。毕竟人家是诗书画三绝啊!“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你看,连画花都随心所欲,任性而为。这两句既展现了他不拘之性格,隐隐中也透露出他对自己绘画艺术水平的得意之情哦——人家水平就是高,要允许他得意一下啊!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最后两句“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这是来个幽默诙谐的结尾了,意思是说像我这样无拘无束、洒脱自在地过一天,顶得上人家两天啊,所以算算我现在六十岁,其实也可说已经活了一百岁了——按现在的话讲,他的人生过得既有深度,又有长度啊!这既是他的顽皮幽默,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的肯定。

郑板桥所以能流芳后世,就在于他这种“横对流俗、笑傲公卿”孤芳自赏的品格,无拘无束、放浪不羁的性情,以及知足常乐、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啊。

这首自寿联就可说是句句是金句,字字见精神啊!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的人生之总结也。这幅联称之为自寿联中的上上佳作,并不为过啊!


郑板桥六十大寿时自题一联:我的人生我作主,人间潇洒走一回!

而郑板桥此后的人生轨迹,也印证了他在这幅自寿联中的人生追求:

乾隆十八年(1753年),郑板桥六十一岁时,辞去官职,从此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直至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1765年1月22日),七十三岁时逝世。

辞官之时,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意思是说,画根瘦竹当作渔竿,从此我就决心脱离官场、归隐江湖,过潇洒自在的生活去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