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迅猛发展,“美颜”带火微整形,“变脸”背后套路多

女同事休了3天假回来,突然变得又白又瘦,皮肤水嫩,颜值提高了不少,悄悄一问,她坦然推送了一张医疗整形美容机构的名片……近年来,以注射代替动刀的微整形越来越流行,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成为朋友之间热衷谈论和分享的时尚消费。不仅正规医院和医美机构推出微整形项目,美容院、个人工作室甚至微信朋友圈,也在营销丰唇、瘦脸、嫩肤等微整形项目。医美行业迅猛发展的背后,是火爆的“颜值经济”。

颜值消费:微整容是主力

半个月前,44岁的南宁市民黄女士花6800元打了一针“祛皱针”,希望能消除眼角的鱼尾纹和眉间的川字纹,留住“青春的尾巴”。

而在大二女生小文看来,纹眉、纹眼线以及接眼睫毛等微整容项目,就跟上街买鞋等日常消费差不多,不需要心理适应过程。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发现,在女大学生群体中,打瘦脸针和做鼻综合的情况也很普遍。

广西爱思特整形外科医院总经理奉忠荣,2007年在广州某家医美机构开始职业生涯。对医美行业的飞速发展,他感触更深。当年,选择做医美项目的消费者不多,如今不仅消费人数呈爆发式增长,营业额也翻了10倍。

“逐年递增的手术台数,折射出行业发展的加速度。”南宁东方医疗美容医院院长罗铁军列举了该企业近三年的手术总数:2016年2127台(次),2017年2356台(次),2018年则达到2572台(次)。

去年底,医疗美容与健康服务平台更美App发布了《2018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报告显示,大部分省份医美机构数以超10%的年增长率上涨。近三年医美市场发展数据更是出现爆发式增长,2016年正规医美市场规模为3088亿元,2017年为3817亿元,2018年达4953亿元,三年间增长率维持在20%~30%。

医美行业迅猛发展,“美颜”带火微整形,“变脸”背后套路多

许多医美营销广告通过朋友圈传播。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技术进步:医美站上风口

10年前,爱美的张女士去美容院做的项目仅限于皮肤护理,在她心目中,医美项目都得“动刀子”,既耗时又不安全。而现在,年过四十的她对医美却不再抗拒,“打一针肉毒素,仅需片刻功夫,又不留下伤口”。

这种变化来自于医美技术近年来的进步,手术微创化、无创化成为可能。多数微整形手术可以控制在两小时以内,其中,注射类的项目只需喝一杯奶茶的时间。

“利用午休时间,足够到医美机构割个双眼皮。”谈及目前微整形的便利,罗铁军说,以打玻尿酸为例,消费者只需躺下,待医护人员开启针剂上端的盖子,从鼻背部将针扎入,缓缓将针管里面的内容物推送到鼻部的皮下组织即可。整个微整形项目做完不到一个小时。

医美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奉忠荣也从中看到隐忧——专业人才跟不上行业发展需要,让一些非法机构钻了空子。他说,时下,不少无资质甚至连固定场所也没有的非法机构,也做起了微整形的生意。他们大多开展注射类这一看似简单的项目。

“注射看似容易,但在哪儿打,打多深,却很有学问。”广西爱思特整形外科医院技术院长、副主任医师呙长模说,以打玻尿酸为例,正确的做法是注射到皮下脂肪层。但实际上,一些“野马”机构的“野马”医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对人体血管的走向不了解,很容易将玻尿酸注射进血管,从而造成用户脑梗塞、偏瘫、致盲、致残甚至死亡等。

呙长模进一步解释,正规的医生培训,专门要有一年时间做解剖,要做到对人体血管、神经走向、重要器官位置、深浅等有清晰认识。而目前一些“野马”机构的“野马”医护人员,大多只是到非正规培训机构培训一两个星期,甚至三五天就匆忙上岗。他们学习扎针时大多拿猪皮等练手,对人体组织结构概念不清,“用户被玻尿酸、肉毒素等打坏的案例经常见诸报端”。

“入行”速成:培训机构林立

“医疗美容行业门槛低,零基础都能上手。”2014年,南宁的小慧(化名)曾经试图进军医疗美容行业,她花了一万元报班培训了四五天,学习了纹眉、纹唇和做美瞳线等技术。给小慧培训的“专家”曾是一名护士,花钱学习了纹眉、纹唇等技术后,辞职专门做医美,同时也给一些想入行的人进行培训。

小慧介绍,培训时间说是四五天,其实理论知识一两个小时就讲完了。“专家”大致介绍了一下画眉型的基本原理就开始让学员在纸上画眉。在实操前,“专家”讲了手术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如有些人过敏或眉毛上不了色应如何处理。最后,让学员自己邀约亲戚朋友前来“练手”。

在小慧大力推荐下,两名朋友成为小慧的首批顾客。“难度不大,做纹眉就是画上眉形,局部麻醉后,用颜料在画好的眉型里刺,把颜料染进皮肤”。小慧说,她“学成”以后,一方面觉得拉客源麻烦;另一方面也担心风险,就没有继续在这一行发展。

但与小慧同批培训的几名学员,如今在医美领域都发展得不错。一开始两三个人租个房间就开展业务,通过微信朋友圈做宣传。如今,这些学员有的进入美容机构当技术总监,有的自己开了多家美容连锁机构,开展的微整形项目也越来越多,除了纹眉、纹唇等,还开始给老顾客做一些注射项目。

小慧说,类似的微整形培训有很多,价格不一,有些培训要上万元,有的只需2000元,甚至还有几百元的。交钱报名就能参加培训,培训的内容大同小异,即使是注射项目,也是培训几天就可以“上手”。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网上随意搜索南宁医疗美容培训,立即跳出1330万条相关信息。众多培训班对报名者的职业和资质都未提出要求,培训费用大部分在8000元左右,短短的五六天培训时间里,课程内容包括注射玻尿酸、肉毒素等各类针剂,还包括溶脂、丰唇、埋线、无痕双眼皮、隆鼻等数十种项目。

荐客返点:营销有“潜规则”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发现,“拉人头”的营销方式在这一行较为普遍。美容院拥有稳定的客户群,成为医美行业主要渠道商。近年来,部分美容院针对老客户,偷偷开展一些微整形项目,而一些隆鼻、隆胸等稍大的手术,则会把客人推荐到医美机构。

“医美机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营销。”一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除了用打广告等常规手段吸引消费者外,还得与具有潜在顾客的美容院等机构合作,对方成功介绍一名消费者前来做项目,医美机构就会根据事前约定,给予推荐机构相应返点。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多渠道了解到,“拉人头”返点多在30%~50%,但亦有部分返点高达70%~80%。“返点越高,医美机构在消费者身上宰得越狠。”该业内人士直言。

不少美容院和医美机构还会推出消费贷服务。将一笔几千元甚至数万元的医美项目分解开来。消费者每月只需分期付款几百或上千元。有时为了体现“服务至上”,部分医美机构还会主动约信用卡机构工作人员现场驻点,为消费者办理信用卡业务,方便日后透支消费。

以“人头拉人头”的营销模式,在美容院和医美机构也颇为盛行。消费者熊女士透露,她在美容院打瘦脸针时,工作人员会告诉她,她每拉一个人来做同一个项目,就能获得一定返点,拉来的人越多,返点越多。只要拉够5人,她就能免费做该项目。一些消费者为了免费做项目,热衷于推荐亲朋好友来尝试医美项目。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周如雨 蒋晓梅 甘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