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车“异味门”事件持续发酵,没有强制标准就不怕被告罚?

奥迪车“异味门”事件持续发酵,没有强制标准就不怕被告罚?

据封面新闻报道,中国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称,有关奥迪车内异味且致癌一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接到投诉者的举报材料,并已介入调查。

事实上,2013年,央视“3·15”《豪车里的怪味》便曝光了豪华车品牌使用沥青阻尼片。沥青阻尼片的缺点是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当时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这三家公司自查自纠,但之后没了下文。

与西方人驾车喜欢“新车”的味道不同,中国人希望在车中闻不到任何味道。2016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令人感到不愉快的汽车气味是中国司机最关心的问题,排在发动机问题、道路噪音或燃油消耗等问题的前面。

事实上,车内空气污染并不是小问题,而是已成为继装修污染、PM2.5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危害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车内空气质量一直处在“无法规、无强制标准、无监管”的状态。据了解,2011年国家环保部和质检总局发布实施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但这只是一个推荐性标准,不具备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强制力。尽管之后在2016年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对外发布了国家环保标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但车内空气质量强制标准却推迟发布。

这种情况下,国内汽车生产商在宣传其生产的汽车环保和健康的同时,都用自己的标准来进行说明。

例如,上海大众在宣传斯柯达时,就宣称斯柯达的车全都严格执行德国大众VW50180《车内挥发物控制标准》。

奥迪车“异味门”事件持续发酵,没有强制标准就不怕被告罚?

中国资本观察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2017年曾有消费者状告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重庆高新璟锐汽车有限公司,其购买的斯柯达轿车车内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并要求公布车内挥发物控制标准。

遗憾的是,在法院一审审理中,上汽大众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称该公司是否执行德国大众VW50180标准《车内挥发物控制标准》不能当庭确认,需进行核实。但上汽大众公司在承诺期限内未向法院回复对该问题的意见。

奥迪车“异味门”事件持续发酵,没有强制标准就不怕被告罚?

而该案消费者的诉讼请求最终被驳回。

可以看出,在没有国家强制标准情况下,车内空气污染控制全靠厂商自律,即便厂商制定了自己的标准,但是否执行也无人知晓。

而在现实中要提高车内空气质量,需要使用更环保的材料,这意味着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在此次奥迪车内异味事件中,就有专家分析认为,沥青减震阻尼片或是异味的罪魁祸首,其缺点是其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事实上,国外早已使用更环保的材料进行替代,但国内依然还在使用沥青阻尼片,这主要由于“成本是决定厂商选择的因素”。有评论认为:“即便企业继续对恶劣的车内空气质量不管不问,也用不着担心被国家罚款。”

最新消息显示,奥迪车主代表方某的爱人告诉媒体记者,已有33名车主的详细信息(诊断、车本和死亡证明等)递交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