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

交通事故发生后,有些人选择理智对待,积极负责,有些人却为了逃避责任选择逃之夭夭,但不管怎么样,既然发生了,就应该面对,按照正常的程序来,总是能及时终止事情的恶化。而逃逸,显然是让小事变大,让情节变的更糟糕的节奏。

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

2019年4月13日12时许,镇原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事故中队接到110指挥中心指令:在兰开村道,一辆小型轿车与一辆三轮汽车碰撞,三轮汽车驾驶员驾车逃逸。

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

接警后,事故中队民警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事故现场位于兰开村道5KM+500M处,肇事现场路面只留有两条三轮汽车刹车印痕,再无任何痕迹,小型轿车驾驶员由于惊慌未看清逃逸车辆号牌,只看见是一辆银灰色的三轮汽车。

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

随后民警通过对现场周围群众摸排走访及调取沿途周边监控设备展开调查,在调取开边辖区某公司附近的监控视频时,发现一辆号牌为甘M736*银灰色的三轮汽车有重大嫌疑。通过查询该车信息,得知该车所有人为耿某,家住临泾镇某地,民警立即驱车前往,并于2019年4月13日14时许将耿某找到,耿某对其肇事逃逸事实供认不讳。

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

随后,事故中队民警在对事故车辆进行痕迹对比时发现该三轮汽车未按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且后轮胎有改装痕迹。在对嫌疑人耿某询问时,耿某认为农用三轮车挂不挂牌无所谓,所以在车辆号牌拿到手后,就放在家里未悬挂;前两天下雨,由于自己要拉重东西,所以把三轮车的后轮内侧轮胎全部换成了拖拉机轮胎。

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理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第一款“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之规定认定,三轮车驾驶员耿某承担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小型轿车驾驶人在本起事故中无责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民警分别对耿某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未按规定悬挂机动车号牌、擅自改变机动车外形和登记时的有关参数三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共处罚款2700元,驾驶证记24分。

发生事故后逃逸是最愚蠢的行为,驾驶员在行车途中如果不幸发生交通事故,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应当理智面对,及时停车、报警、保护现场、配合调查,同时通知保险公司,尽快救助伤者,千万不能逃逸!

镇原公安交警将坚持重拳出击、快速反应,保持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零容忍、严打击,并按照法律规定的上限对违法行为人严格予以处罚,有效震慑肇事逃逸违法行为、净化道路交通环境。

肇事逃逸,你想过后果吗?

逃逸两小时 法网终难逃

法律对逃逸的界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逃逸的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是一种特别恶劣的交通违法行为,将会承担严厉的法律后果。

1、民事责任:责任认定不利

责任认定:肇事逃逸承担全部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法律将该责任确定为推定过错责任,也就是说,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肇事者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问题来了,交通肇事后逃逸,保险公司会赔偿交通事故损失吗?

保险公司如是说:肇事逃逸只赔交强险,并且有权追偿,剩余部分肇事者自行承担。

对于交强险:根据交强险条例,交通肇事逃逸并非交强险的免责范围,因此,交通肇事逃逸后,保险公司会在交强险的范围内理赔,但保险公司有权对肇事者进行追偿,因为肇事后逃逸与醉酒驾驶、无证驾驶一样都是严重的违反道路交通法律的行为,《交强险条例》及《侵权责任法》明确保险公司享有追偿权的情况有:驾驶人无证、醉酒驾驶,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及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事故不及时救助伤者,故意逃离现场,主观上存在严重过错,与醉酒驾驶等具有同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根据“举轻而明重”的法律解释原则,应当由侵权人承担最终的赔偿责任,故保险公司在赔偿事故损失后有权向逃逸者追偿。

对于商业险: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示范性条款规定:事故发生后,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被保险机动车或者遗弃被保险机动车离开事故现场的,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也就是说,肇事逃逸是商业险的免责事由,不仅商业三责险不赔偿,车辆损失险、车上人员责任险也不负责赔偿。可见,事故发生后,肇事逃逸是商业险责任免除情形,由此造成的损失只能由肇事者自行承担。

2、行政责任:处罚更加严厉

肇事逃逸行为人需承担如下责任:

一次性扣12分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使用和申领规定》,交通事故后逃逸,一次记12分。

罚款、拘留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对于驾驶员来说如果肇事后逃逸可能面临罚款和拘留的处罚。

吊销驾驶证、终身禁驾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条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8条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由该上述规定可知,对于驾驶员来说如果肇事构成犯罪,会吊销驾照,但如果有逃逸行为,则会终身禁驾。

3、刑事责任:罪责加重

交通肇事后逃逸属情节加重犯,刑法将此规定了较重的量刑由三年以下变成三年以上甚至更高。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可知:

肇事后逃逸,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肇事后逃逸,且事故致一人以上重伤的,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即构成交通肇事罪。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也就是说,交通肇事如果发生了一人重伤的后果,驾驶员逃逸,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直接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则会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所以交通肇事后逃逸不仅自行承担高额的赔偿,还要面临更加严重的行政处罚,承担更重的刑事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