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勸:走出脫貧攻堅新路子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段佳琪 近日,雲南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在昆明祿勸縣展開,媒體記者採訪團一起探尋祿勸縣通過產業扶貧、光伏扶貧、易地搬遷、美麗鄉村建設等舉措走出的脫貧攻堅新路子。

2016年以來,祿勸縣嚴格“六個精準”要求,探索建立“七個體系”,實施“十大工程”,開展“六個百家”,落實“五個到戶到人”脫貧舉措,保證了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的高速推進、高效落實。目前,祿勸縣在脫貧攻堅上有哪些卓有成效的成果?

禄劝: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團街鎮示範帶動全鎮農戶養殖撒壩豬

產業扶貧

讓貧困戶脫貧增收的路子越來越寬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自從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祿勸縣把“產業扶貧、產業脫貧”作為脫貧的主攻方向。

2017年以來,祿勸縣團街鎮著力搭建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快車道”,貧困戶既能短期快速增收,又有長期穩定增收項目。以撒壩豬養殖為例,撒壩豬是源自祿勸縣撒營盤地區的一種本土豬種,具有肉質優良、營養價值高等優點。為促進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團街鎮以“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為當地貧困戶帶來了脫貧增收的新路徑。

由於多數貧困戶缺資金、缺技術、缺土地,也沒有風險承擔能力,2017年,團街鎮多方籌資,自建了1個鎮級和8個村級撒壩豬擴繁場,示範帶動全鎮農戶養殖撒壩豬。其中,貧困戶以資金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撒壩豬養殖,合作社產生的效益以小仔豬作價,分批次發放給每一戶建檔立卡戶。第一次分紅每戶可以得到2頭撒壩豬。被貧困戶養大的撒壩豬可被擴繁場以高於市場價5%-10%的價格進行收購。按照每千克25元的收購價計算,一戶貧困戶飼養兩頭120千克的成豬將獲得5000元以上的收入。等到了年底,在合作社的科學運營下,每戶貧困戶最低還可以拿到400至500元的股本分紅。

發展扶貧資金作為入股金額加入合作社的扶貧模式,對於團街鎮來說是個新的嘗試。這種扶貧模式即使有風險也全部由合作社承擔,入股農戶不用擔心虧本,踏踏實實養豬、拿分紅。按照計劃,第三批豬仔要到成豬生完小豬以後才能發放,在保證每戶貧困戶都能領到兩頭豬仔的基礎上,對於願意多養的貧困戶,他們今後也將會提供額外的豬仔,貧困戶脫貧增收的路子越來越寬。

禄劝: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茂山鎮光伏扶貧電站

光伏扶貧

照亮群眾脫貧路

在祿勸縣茂山鎮光伏扶貧電站,15個太陽電池方陣正在良好運行。

茂山鎮光伏扶貧電站位於茂山鎮永翠村委會塊都村附近,場址佔地面積約700畝。項目採用國產330Wp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方陣支架為固定支架,建設15個太陽電池方陣。整個光伏方陣區域按“農業種植+光伏發電”的方案設計,光伏方陣區域均可進行農業種植或保持原有的植被。茂山鎮黨委宣傳員黎峰介紹,在農村特別是貧困村發展光伏發電,是推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重要途徑。此項目投入使用後為茂山鎮834戶建檔立卡戶家庭帶來了收益。每個貧困戶每年補貼3000元,連續支付20年,在脫貧摘帽扶貧攻堅戰中發揮巨大作用。

光伏扶貧作為脫貧攻堅手段之一,即清潔又環保、技術可靠,又是資產受益扶貧的重要方式,還能保障貧困戶獲得長期穩定收益。據瞭解,光伏發電建設屬祿勸縣“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由政府投資,首批光伏發電建設點涉及祿勸縣雪山鄉、轉龍鎮、撒營盤鎮、皎平渡鎮等11個鄉鎮的20個點,分別建設500千瓦光伏扶貧村級電站各1座,總裝機容量10兆瓦,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1832戶,項目估算總投資7000萬元。

此外,村民介紹,修了電站後,還新修建了道路,方便了村民出行。“我們這裡離翠華近,以前去翠華趕集,只能走2個小時的山路,現在通車道路修好後,只需要半小時。”

禄劝: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撒營盤鎮石板河

農改林項目

實現水源保護和村民增收雙贏

來到撒營盤鎮石板河,呈現在眼前的一片片綠色,讓記者切實感受到祿勸縣撒營盤鎮水源保護區農改林項目扶貧新成效。

撒營盤鎮位於祿勸縣城中北部,林地面積佔全鎮總面積的58.7%,森林覆蓋率達62%。全鎮轄18個村委會,農戶約5萬人。其中,有15個村委會約4萬多人屬於雲龍水庫水源保護區範圍(均屬於一二級保護區),保護區面積達376.5平方公里,佔整個雲龍水庫徑流區面積的51%。境內的雙化水庫、石板河、芝蘭小河、高安小河是雲龍水庫的主要入庫水源區。

雲龍水庫水源保護區生態隔離帶“農改林”建設項目是雲龍飲用水源區六個治理方案之一,致力於通過實施“農改林”有效減少農業面源汙染,提高水源涵養量、改善生態狀況、維護生態平衡。撒營盤鎮於2013年開始在砍鄧村委會境內(石板河)實施“農改林”項目,項目共涉及7個村民小組330戶農戶,劃分為3個造林小班,租地標準2013年為600元/畝·年,逐年遞增,到2019年,租地標準已遞增到890元/畝·年。

撒營盤鎮鎮長角述順介紹,“農改林”項目得到了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在保護水源區生態環境和增加群眾收入方面實現雙贏。截止目前,撒營盤鎮在15個水源區村委會實施農改林項目10622.62畝,共涉及106個村民小組3685戶。今年68歲的坎鄧村十組村民曾貴發表示,自2013年參與鎮上的農改林項目以來,僅今年一年收入就增加了一萬六千多元。

禄劝: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皎平渡鎮杉樂村易地扶貧搬遷點

探索高質量易地扶貧搬遷新路子

杉樂村打造紅色旅遊小鎮

祿勸縣是一個集少數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山區五位一體的國家級重點扶貧開發縣。全縣既有連片特困地區的普遍特點,又有特殊的地域特徵,做好該地區的扶貧攻堅工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為全面解決易地搬遷點廣大群眾整體脫貧問題,鞏固提升扶貧開發成果,實現易地搬遷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2016年,皎平渡鎮杉樂村申報為易地扶貧搬遷點。

根據皎平渡鎮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點項目規劃,圍繞“紅色民生、紅色文化、紅色教育、紅色旅遊”四位一體進行編制,以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基本素質、基本保障、基層隊伍為重點,規劃項目總投資2320萬元,實施期限為2016-2017年。杉樂村村支書李本義介紹,選擇皎平渡鎮杉樂村作為異地搬遷點實施項目,具備三個有利條件,一是杉樂村委會擁有濃厚的紅色歷史背景,有“將軍樹”等紅色旅遊資源亮點;二是群眾積極性較高,基層組織團結有力;三是杉樂村是“出滇入川”的交通線關鍵點,具備良好的發展潛力。

今年1月12日,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舉行。會上提出,要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人文氣息濃厚、生態環境優美、多種功能集成、宜業宜居宜遊”的特色小鎮、文化名鎮,其中就提到要加快推進杉樂紅色旅遊小鎮建設。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點試點項目,有效解決貧困群眾脫貧和發展問題,穩定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同時有效開發和利用紅色資源,培育形成帶動貧困群眾優勢特色產業,實現行政村通硬化公路、村組通硬化道路、自然村內道路硬化、戶戶通電、通廣播電視、通電信網絡。截至2018年,杉樂村已脫貧人數為458人。村民張有燦接受採訪時說:“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期待以後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