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每次路过平水云门寺,心里都有不少感慨,这片土地上的过往,那些诗人的热闹与落寞,那些佛家的寂灭与高深,那些有情人的悲苦与欢欣,会在眼前纷纷跌落。关于云门寺,我曾写过陆游与唐琬,写过王勃,写过辩才与萧翼,这里再写下王献之与郗道茂,算是再次向这片深情土地致敬。

王献之是个有深情的人,与郗道茂的婚姻悲剧,让他一生愧疚,难开心颜。幸好,还有书法,让他飞扬……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与深情共白头!

01


芝兰玉树,十岁参加兰亭雅集

1600年前那场兰亭雅集,王羲之做东,谢安、孙绰等名流好友总计42人参加,踏春祈福,饮酒赋诗,极视听之娱。王羲之微醺之状,天地之间,一挥而就《兰亭序》,成千年绝唱。

羲之育有七儿一女, 这次聚会,除第六子王操之没来外,其余六子都到场,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涣之、四子王肃之,五子王徽之都有诗作,唯七子王献之,还是个10岁娃娃,不会即兴作诗,罚酒三杯。清代,有人因此写诗嘲笑: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书法父子俩

一场雅集,一个家庭这么多人参加,足见王家人人都是芝兰玉树!确实,王献之那些哥哥姐姐,个个能文能武,能书能画。王凝之、王徽之等人的风度才情,皆一时之重。姐姐王孟姜,虽然不太有人知晓其名,但她外孙中,出了个谢灵运,大名鼎鼎。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344年出生于秦淮河畔的乌衣巷。虽然在兰亭会上被罚酒,但其乖巧,当年更是让人羡慕,四个字:少有令名!

王献之先随卫夫人学书法,卫夫人去世后,他又随父练习,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尚存墨迹摹本的《鸭头丸帖》,被人誉为妙人神品;楷书也功底深厚,所书《洛神赋十三行》,字体妩媚雍容,如大家闺秀。王献之继承家学,又注重突破,张扬个性,他还创造了相连之草“一笔书”,数字连贯,气势雄浑,为世人推崇,《中秋帖》即是代表作,如大江大河,一泄千里。后人评价王献之书风:有若行风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他这书风,在南朝格外受到尊崇。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王献之亦擅长绘画。一次,桓温让他在扇子上题字,王献之刚提笔,浓墨即滴在扇面上,眼看着污了扇面。王献之灵机一动,顺势画成“乌驳牸牛图”,就是黑白相间的母牛,妙趣横生。

东晋孝武帝和丞相谢安都很欣赏王献之。一次,王献之兄弟去拜会谢安,走后,有人问谢安:王家子弟,你觉谁最出色?谢安说:最小者佳。人问其故,谢安说:厉害角色,话都不多,最小者不多言,故知其必不凡。

王献之名重一时,很多人对他非常敬佩,甚至要沐浴更衣后,才去拜见他。而孝武帝司马曜,则把王献之当作选婿标准,他对为皇家物色女婿的人说:“王敦、桓温都没什么素质,一旦得势,就要干预皇家的事。你们替我选女婿,就拿刘真长、王献之做标准好了。

王献之总是很自信,带着孤傲。他的书法出名后,谢安问他:你的书法水平与你父亲相比,如何?王献之说:我们两人风格不同,各有千秋,没有可比性。谢安又说:外界意见可不这么看啊。王献之说:外人怎么知道呢?王献之此语,有言外之意,只是不好意思说,其字已盖过其父啦!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02

青梅竹马,深爱在云门

腹有诗书气自华,王献之身材伟岸,气宇轩昂,高迈不羁,镇静自若,风度翩翩,且性格温和,善良大气。故,既是暖男型,又是偶像+实力派,闺中小姐们的梦中情人,恰是如此。

王羲之夫人郗璇,有个弟弟叫郗昙,其女郗道茂,比王献之大一岁,才貌双全。郗王两家,都是高门望族,郗道茂与王献之又青梅竹马,志趣相投,互生爱慕。于是,王羲之操了一番心,写了长长一纸求婚书,送往郗家,这就是《中郎女帖》。婚书中,王羲之狠狠地表扬儿子是才气帅哥,称赞郗道茂是纯情美女,天生一对。水到渠成,360年,这对姐弟恋终成眷属,是年,王献之19岁。等待他们的,有幸福,也有一长串的悲伤。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358年,郗昙任北中郎将、持节,都督五州军事,并兼任两州刺史,权利如日中天。只是好景不长,361年正月,他因病逝世,郗家也因此迅速衰落。父亲之死,对郗道茂打击不少,此时,她已身怀六甲。不久,郗道茂生下女儿,取名玉润。新生命到来,让郗道茂从丧父之痛中暂得解脱。遗憾的是,玉润像流星划过天际,很快因病夭折。垂暮之年的王羲之悲痛不已,拿笔写下《玉润帖》,纪念孙女。不久,王羲之也撒手西归。

一连串的生活打击,让新婚的两口子忧愁沉重,痛苦不堪,郗道茂更是因产后悲伤,没有休息好,落下后遗症,再也不能生育。幸好,还有爱情、山水和书法,足以让两人相互取暖,度过这寒气森森的岁月。

王羲之去世,按制度,王献之要守孝三年,不得外出为官。为图安静,王献之在城南云门山中置办了一所别墅,在此读书习字,与妻子度过了一段隐逸快乐日子。

王献之386年逝世,21年后,他的别墅上空,出现五色云彩,被视为祥瑞。其后人将此事上奏,表示愿意舍宅为寺。皇帝遂诏建寺庙,赐名云门寺,这座千年古刹,由是而来。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位于今天绍兴平水镇平江村的云门山,北靠秦望山,南对若耶溪,风景秀丽而宁静,古时被列入越州十景,是读书佳处,让人流连忘返。来往于郡城与别墅之间,王献之这么形容一路风光: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季,尤难忘怀。

800年后,陆游也曾宅在这里,苦读诗书,为后人留下陆游草堂。

幽居深山三年,对常人而言,枯燥而痛苦。但王献之与妻子朝夕相处,十分快乐,特别是他的书法,取得了大幅突破,书风流畅妍美,与王羲之大异其趣,令人叫绝,代表作就是书于365年的《保母志》。

王献之少有令名,守制一结束,朝廷征召文书就到了家里。当时,有三位大咖欣赏王献之,即桓温、司马昱、谢安。有这三位大咖提携,王献之来到京城建康,由州主簿起家,到担任秘书郎、秘书丞,一步一步靠近权利中心。其书法,也因为不断研习坚持,日日精进。夫妻之间,更是情深日笃,非比寻常。

人生无奈处,就是你正乐享于岁月静好,风却突然起了。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云门暮色

03


横刀夺爱,皇帝女儿强拆鸳鸯

新安公主,简文帝司马昱女儿司马道福,又称余姚公主。她从小受宠,嫁给桓温的儿子桓济。

桓济是桓温次子,长子为桓熙,在桓温六个儿子中,这两个都不太成器,品德和才能都欠缺。所以,桓温临死时,就将兵权交给弟弟桓冲,小儿子桓玄袭封他南郡公爵位。大儿子桓熙不服,遂与叔父桓秘、弟弟桓济合谋,试图杀害桓冲,结果事败,都被流放长沙。

桓济成了罪臣,新安公主与之离婚,又恢复自由身。王献之的才情与风度,在当时上流社会里,无人不晓。新安公主其实早就欣赏王献之,她嫁桓济,一是当时桓温得势,皇族得依赖桓家,属政治联姻需要;二是王献之当年已名郎有主,作为公主,她还是得讲究面子。如今,尝过了男欢女爱美好滋味的新安公主,已没有矜持,也不再害羞和遮掩,她直接了当地说,非王献之不嫁。当时,皇帝是孝武帝司马曜,这是个耽于酒色、滥用权力的角色,当新安公主胡搅蛮缠,提出一定要嫁王献之时,这个当哥的,就帮着下了道圣旨,勒令王献之休妻,再娶新安公主。休妻理由都想好了:郗道茂没有子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桓济造反,让王献之两口子躺着中枪,一封休妻诏书,搅乱了他们的平静美好。两口子本就恩爱有加,王献之又是个中正平和、善良有爱之人,他知道,妻子已经失去了父亲、女儿,又没有了生育能力,她唯一拥有的,就只有丈夫了,怎么受得了再与他分离。

皇命难违,怎么办?王献之想了个自残的办法。他用艾草烧伤双脚,自称身有残疾,形象不佳,不配为附马,请皇帝收回成命。当时,王献之烧得不轻,最终留下了后遗症,后来岁月里,脚疾常发,时常疼痛,行动极为不便。《世说新语》上记载,一次,家中突发大火,哥哥王徽之鞋都没穿,仓皇奔出。王献之却很淡定,不慌不忙,喊人扶他出去。你看,跑路都要有人扶着,脚确实烧得不轻。后半生岁月里,王献之一直受着伤脚的折磨,反复感染,在他的《忽动帖》《廿九帖》《中秋帖》等传世书帖中,多次谈到自己的脚疾。他43岁就英年早逝,与此伤痛有关。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王献之低估了新安公主的痴心与霸道。这自残的招数,一点也没动摇她。新安公主说,就是王献之双腿瘸了,她也要嫁!

在那个男权时代里,休掉一个没有子嗣的女人,人们会觉得稀松平常。可以料想,当时,包括皇帝、太后、权臣谢安等在内,肯定都会认为要王献之休妻做附马,对王献之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而王氏家族的人,为了世俗功利,应该更是如此赞同。他们纵观大局,权衡荣辱,考虑了很多,觉得都是利大弊小,他们唯独没有仔细考虑的,就是王献之郗道茂两名当事人的内心感受。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在高压包围下,王献之的抗争显得无能为力,他们最终走向了离散。

王献之成为附马后,终生再也未能与郗道茂相遇。对这位结发妻子,他一生充满着怀念与愧疚。他曾给郗道茂写过很多信,从《思念帖》《别郗氏帖》《姊性缠绵帖》中,可以管窥。《别郗氏帖》中,王献之向妻子述说着自己离别后快要发疯的情感: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已,惟当绝气耳!

王献之这封情书,无头无尾,也没有落款,估计写时有着深深的苦衷与顾忌。这封信中,“触额之畅”与“绝气”两个词语,最让人体味。额头抵着额头,这是两小无猜的极致,这是知音相赏的巅峰,这是深爱无语的表达,人类很多美好情感,尽在这默契相通的一瞬间!王献之与郗道茂在一起,多年相守,不改初心,如尽日之欢。他没有想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份深情笃意,最以为可以紧紧握住的那份相守承诺,会这么因外力而戛然而止,所以他痛苦、愧疚,受折磨,无法释怀。又因为皇门一入深似海,再也无缘见到妻子,所以绝望之极。

王献之这封情书,就像后来陆游为唐琬写下的《钗头凤》,不仅未能安慰好妻子,反而加深了妻子的思念与抑郁。离婚后的郗道茂,一无所有,寄居在伯父郗愔家里,誓不再嫁,不久抑郁而终。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张峰 画

04

才人佳事,桃叶渡见证多情

王献之与新安公主婚后,生活过得如何,我们已无从知晓。但献之是个重情善良、中正温和之人,他对谁都不会坏,谁嫁他都会有一种安全之感,想想新安公主应该是满足的。王献之41岁时,与新安公主生了个女儿,取名神爱,后来嫁给晋安帝司马德宗,成了皇后。司马德宗是个傻子,神爱也是一朵鲜花被糟蹋,让人唏嘘。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关于王献之的爱情故事,历史上给他添了不少油醋,这就是桃叶的故事。传说,王献之与新安公主结婚后,又认识了一位叫桃叶的可人女子,纳为小妾。桃叶貌美有趣有才华,娘家在秦淮河对岸,因当时河面太宽且水流湍急,经常有翻船事故发生,桃叶总是很害怕。于是,王献之就来往接送,为她壮胆。王献之还为这桃叶,写下三首诗歌: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

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

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桃叶答谢王献之,也写下《团扇歌》三首:

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

与郎却暄暑,相记莫相忘。

青青林中竹,可作白团扇。

动摇随郎手,因风托方便。

团扇复团扇,持许自障面。

憔悴无复理,羞与郎相见。

桃叶,只是个历史传说,她在王献之生命中,也许有,也许没有。但不管有无,南京秦淮河畔的古桃叶渡,千百年来,依然浪漫,给人遐想,来往文人墨客,都要吟咏一番。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李志钢 画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05

临终一叹,愿有岁月可回首

王献之成了附马后,一路青云直上,起初为谢安长史,381年任吴兴太守,385年回京任中书令,位居宰辅,达到仕途巅峰。

当时,他的书法造诣已无人能及,大家认为他已超出父亲王羲之。孝武帝也爱好书法,要王献之总结一下,将书法经验呈给他。书法这门艺术,除了苦修外,还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处,靠个人悟性,要总结经验,王献之很为难。他最后想了个招,说自己24岁时,在云门隐居,一天夜里,有异人如飞鸟,从天而降,左手持纸,右手持笔,授他579字。这些字,意思不续,难以看懂,但书艺很精,自己精心临摹,一周时间,形势仿佛。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世间哪有妙笔天授,王献之也是懒得多解释,采用皇帝忽悠老百姓的方法,忽悠一下皇帝,将箭挡回。这一招,嵇康当年也用过,有人问他《广陵散》为什么这么好,他也解释说,夜间弹琴时,有神人突入,传授此曲而去。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精妙,交给鬼神,解释起来最省事,古人都好这一口。

王献之一生,善良情深,坦荡不藏,追求自由,登峰造极的书法,给了他一览众山小的享受,让他精神得以自在飞扬。

在任中书令一年多后,王献之病了,他想起床写字,发现无法挣扎坐起,手也连拿笔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卧于床,闭上眼,浮想这一生……

王献之跟父亲一样,也笃信五斗米道,当时道士有规矩,临终前要举行首过仪式,忏悔一生所犯过失。王献之“绝气”前,悔过说:我这一生,别的没有什么对不住人,唯有婚姻一事,对不住郗道茂!

386年,王献之卒,43岁,英年飘散……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古古阁 生命如此美好,我们有情有义相守

讲述最有情怀的故事

推荐最有历史的风景

欢度最有味道的人生

长按二维码关注古古阁

作者简介:古古,微信号LZLLZL9,电话13588500195,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媒体工作人员,性朴拙,爱山水,爱家乡。

云门情事:王献之,此生唯愧郗家恩爱

若喜欢,请关注古古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