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朋友吗。

你没有朋友吗。

“医生看着我,问我是要放弃吗?”

“我多余的力气只够抬手,然后蹲在地上哭。”

“抬手是要医生别问了,但后来想想,应该是不要的意思。”

01

自从小邵搬家,我们联系的频率就以“季”为单位了。除了生日一定要见面,其他日子随缘。

感谢网络社交工具的发达,让天各一方的我们仍然情比金坚,且今年是金坚的第十四个年头。

这说明,陪伴感比陪伴更管用。女人间的感情完全可以靠八卦,说别人坏话和回忆,持续燃烧。

“异地情”是有规矩的,约饭要提前讲,周一约周末的时间,周三约下周末的时间。

不按流程走会被拒,听上去好像双方都是名人,行程很多档期很满的样子,其实不是。就我个人而言,需要多点时间作出取舍,到底是睡一整天还是吃一整天。

所以,当小邵在周五晚突如其来的“明天我会去你家那边一趟,一起吃饭吗”显然不合流程。

当机立断的拒绝又不太好意思,秒回证明我在玩手机,明明在玩手机,为什么不聊天呢,感情不维系怎么会好。

每次讲到维系感情,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我妈苦口婆心地劝我多和亲戚走动。

走熟了,感情就好了,我听得厌烦,偏要证明深厚的交情是不会因为联系少而减少的。

为了营造一种不经常上网的感觉,我刻意过了几个小时后才回复小邵,“明天有事,出不来。”

到了第二天下午,终于有空的我,问小邵还在不在,她说她已经回去了,约下次吧,我说好。

没有争执,没有埋怨,我们的感情全靠理解,毕竟早已达成共识。

“你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这种共识在我看来,完全是作弊的,是利用了时光的bug。

02

因为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许许多多的蠢事被美化成感动的回忆。

我摸着良心讲,那些蠢事,大部分是因为我产生了坏心,但心有余而智商不足,干不了真正的坏事,才变成闹剧收尾。

所以我时常心虚,就像一个入室盗窃的贼碰巧救了昏厥的屋主,被屋主给予嘉奖,贼无法承情更无法认罪。

她多好,从头到尾坦荡真诚,而我只是穿着“最好的朋友”的外衣,在漫长的岁月里,让外衣融进了血肉。

我对人际交往的程度算是有把控的。

看到一个人的第一面,就大概能推断出可不可以交往,第二面,能不能深交,第三面,怎么和ta深交。

表面上说着,感情交托给缘分,实际上心里有了杆秤。

“我会是她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看嘛,比我贴心的新朋友,缺乏时间检验。比我更早认识的老朋友,消失在了人海。

“我就是她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即便现在敷衍,不主动,少维系,都没关系,情谊深厚,这把稳了。

实际上,我根本不配。

小邵那次来我家这边,是为了帮她奶奶转院。

那个看着我们一起长大的老婆婆,病了很久,又摔了一跤,神智不太清楚了,提起一件十几年前的事,还以为是刚刚发生的。

“邵伢子,你怎么还在屋里,xx来喊你上学了,你去拿几个橘子路上一起吃咯。”

xx是我的名字,如果我当天能应约,我就能看到她的最后一面。

03

小邵很少发朋友圈,我也是,我们默认了不在微信上面讲真话,用微博的好友圈吐槽。

但她不知道,我其实有很多的微博号。追星的,二次元的,工作的,码素材的,专门说脏话的……

唯一和小邵互关的那个账号,几百年没登陆过了。小邵还以为我不爱上微博。

点开好友圈,她去年12月份就在倾诉好累压力好大,腰痛头痛,心里难受,偷偷哭了,祈祷奶奶身体健康。

偶尔有人在评论里回复拥抱的表情,她说谢谢,她会加油的。

从头到尾,我这个最好的朋友都没有出现。甚至在古早,她转发了一条要和老友吃吃喝喝一辈子的微博,艾特了我。

我都没有回应,我刚看到。

小邵和我聊那段在医院里陪护的日子,她非常擅长把一件本该难过的事情描绘得幽默有趣。

比如,治疗费如果上了20万,可以免去部分ICU的费用。医生表示,放心,这个老人家的病轻轻松松破20万。

比如,奶奶只有她一个人看护,第一天傍晚她累得瘫在椅子上讲不出话,医生走过来,别急,这才是刚开始。

比如,做检查,需要三到四个人把奶奶抬到仪器上,再从仪器抬到床上。小邵见谁逮谁,求好心人帮忙,医生又说话了,“你没有朋友吗?”

很抱歉。我在心里这么说。

小邵没有别的意思,她继续讲住院的事。是我太心虚了,轻拍她脊背的手掌暗自颤抖。

看过一篇文章,讲陪伴感比在身边的陪伴更重要,因为陪伴感包含了美好的回忆,对未来的期待,和作为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独立。

我心虚,因为当我自问究竟做了什么,够配得上成为别人的信念的时候?

答案是没有,我什么都没做。

只是运气佳,遇上了特别好的人,她反而向我证明了深厚的交情,

是因为其中一方倾注了两倍的包容和信任。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