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要写中国电影史,不说张石川那电影史就是不完整的。

张石川一生编导了156部影片,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导演艺术家,导演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他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电影企业家,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最知名的电影制片厂:他是中国电影的奠基人和鼻祖。

拍摄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1904年,张石川14岁,父亲去世。

父亲张和巨做蚕茧小生意,是家里的顶梁柱,失去了父亲,张石川只好离开家乡宁波,坐船来到上海,投靠舅父经润三。经润三是华洋公司总经理,把外甥张石川安排进公司做一份普通工作。

张石川人小志气大,看到舅父在社会上有名有利,呼风唤雨,暗暗下决心将来也要成为和舅父一样的人上人。他明白,要想出人头地就要有本事,于是,白天上班,晚上上英文夜校。一两年后,他能讲一口洋泾浜英语,这让周围的亲友同事大为惊讶。

果然,张石川23岁那年,也就是1912年,机会来了。

上海南洋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美国人依什儿看好电影能赚钱,买下一个亚细亚影戏公司。他和好友萨弗商量,认为在中国拍摄电影要请中国人来当顾问,这样才能赚钱。他们想到了中国朋友张石川,他机灵聪明,办事可靠,最重要的是他会说英语。他们邀请张石川担任亚细亚影戏公司顾问,主持亚细亚拍电影的拍摄工作。

张石川对美国人的信任既感激又兴奋,更重要的是,他看到新兴的电影业前途无限,年轻人进入成长性高的行业有奔头。他尽管连没有看过几部电影,但马上一口答应。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年青的张石川

当顾问的第二年,张石川的目光盯住了南市新舞台上连台文明戏《黑籍冤魂》,这出描写一家人吸食鸦片导致家破人亡的故事,很受欢迎。张石川买票请美国人依什儿看戏,告诉他如果把这部戏拍成电影,肯定销路好。美国人依什尔看完戏点头同意,决定投资拍摄《黑籍冤魂》电影。

张石川负责搭建拍摄班子,兴奋地请朋友郑正秋入伙,他写得一手好剧评,会演文明戏,在戏剧界有许多朋友。郑正秋兴致很高,积极响应。这时,意外的事发生了,美国人依什儿听说《黑籍冤魂》演出时,外国烟土贩子雇用流氓往后台送过炸弹,怕拍成电影会有麻烦,于是决定电影不拍了。

张石川遭此打击很沮丧,他认识到做事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决策权。他想出一个计谋,向美国人依什尔说,为了尽更多的责任,他想和郑正秋、他的另一位舅父经营三(经润三的弟弟)等人成立一个新民公司。

“我们负责‘亚细亚’从编剧、导演到制片的全部工作,您负责出钱和发行,我们共同分利。”张石川提议。

“好啊。”美国人一口答应。

于是,在上海香港路“亚细亚影戏公司”招牌旁,新挂上了一块“新民公司”的牌子。张石川看着公司牌子,乐不可支。

不久,张石川拿着郑正秋创作的《难夫难妻》剧本来找美国人依什尔,详细解释了剧本内容。美国人依什尔同意马上投资。

张石川自任导演,选在香港路5号就是亚细亚公司对面的一块空地上,用竹篱笆围个圈,在圈内布置舞台,三面挂上幕布当作三堵墙,摄影棚就算搭好了。为了省钱,墙上自鸣钟、衣帽钩都是画出来的,部分桌椅是让寿衣店扎出来的。

张石川将全体演职员召集开会,宣布工作程序,规定每天早晨7点化妆,9点开始拍摄。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拍摄《难夫难妻》 摄像机

电影拍摄开始了,美国人依什儿担任摄影师,张石川在摄影机镜头面前指挥演员演戏。

大约拍了5天,全片共长4本,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诞生了!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难夫难妻》剧照

1913年9月中旬,新新舞台大门前,就是今天南京东路湖北路口的七重天宾馆,一张巨幅海报上,“难夫难妻”四个大字吸引了行人的目光;“难夫难妻”下面写着:“9月29日、30日,10月1日,夜场,8时开门,9时开幕,试映我国自己摄制的社会讽刺剧电影《难夫难妻》,不可不一饱眼福。”

1913年年9月29日晚上9点,新新舞台举行《难夫难妻》首映式,电影放映前观众如潮,电影放映后全场热烈鼓掌。《难夫难妻》在上海连续放映2个多月,观众竞相前来,场场暴满。

《难夫难妻》放映30分钟,是情节比较简单的短片,但它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里程碑,是第一部中国人制作的故事片。

张石川欣喜若狂,决心这辈子就干电影了。此后,他几乎每天抽时间去电影院看美国喜剧电影,探 究其中的奥妙……

孤注一掷投拍《孤儿救祖记》

1922年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张石川和好兄弟郑正秋频繁商议,又约上周剑云、郑鹧鸪和任矜苹,5人一共凑了万把块钱,一起成立电影拍摄公司。

3月初, “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张石川担任总经理兼导演,郑正秋会协理兼编剧,其他股东分别负责发行、宣传等事务。

公司最初由张石川导演了4部短片,市场反映并不见佳;公司重磅推出根据上海一件真实命案改编的电影《张欣生》,不料由于影片过度渲染案件的残忍,甚至出现了“蒸骨验尸”等骇人场面,被政府统严令禁止上映。

张石川始料不及,他主张的“处处惟兴趣是尚”的制片方针碰壁了。之前,张石川到汉口发行《张雨生》,在火车上就构思下一部电影情节故事。这时,他把构思讲给郑正秋听,获得他的高度称赞,张石川投拍这部电影。

这是一着险棋!明星公司已经陷入严重财政危机,如果这部电影再不赢利,公司可能就要破产。

张石川义无反顾地请郑正秋编写剧本,他担任导演,动员公司所有的力量拍摄这部电影,

这是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长片正剧《孤儿救祖记》。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郑正秋先生

郑正秋的剧本写好了,故事梗概是,一个富翁杨寿昌在儿子死后怀疑儿媳不贞,将其赶出家门。儿媳余蔚如忍辱负重将儿子养大成人,送入杨寿昌所办的学校读书。一天,当年陷害儿媳的侄子密谋害死杨寿昌,夺其家产,被孙子余璞挺身相救。最后真相大白,一家人终于团聚。郑正秋在电影中推行他的电影要有“教化”作用的理念,影片主题是“教孝”、“惩恶”、“劝学”、“扬善”;片中人物被归结为善与恶的代表,儿媳余蔚如就是“贤妻良母”类型。

张石川看完剧本连声叫好。

张石川跟着精心挑选演员。他经股东任矜苹介绍,和一位一家烟草公司打字员王汉伦见面。她装束时髦,英语流利,是当时少见的摩登女郎,张石川邀请她扮演寡居的贤妻良母。

张石川邀请一家眼镜公司验光员王献斋扮演角色,他是在修眼镜时认识王献斋的。王汉伦尽管初上银幕,却成功地扮演了一位温柔坚韧的旧式妇女,王献斋也是演得活灵活活现。在明星公司初创时期,张石川捧红了王汉伦、杨耐梅、张织云和宣景琳“四大名旦”。此是后话。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凭《孤儿救祖记》走红的王汉伦

1923年,明星公司在海宁路锡金公所的隔壁,圈了一块空地当做露天摄影棚。拍摄期间,天气炎热,导演和演员等天天在烈日下工作,大家干劲实足。终于,张石川花了8个月,终于将《孤儿救祖记》拍摄完成。

《孤儿救祖记》在公司内部放映,大家一致叫好。影片还没有来得及最后剪接好,连字幕还没有上去,负责发行的任矜萍已经兴奋地把它送到上海大戏院试映。经理曾焕堂看了一半就发火了,“笑话!这种片子也可以拿到我们这里来放映吗?”任矜萍原来想在上海大戏院上映的,上海大戏院声誉好,许多外国好片都是在这儿公映的,不料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公司把事情说了,大家都怒形于色,愤愤不平,张石川则低着头羞愧万分。

“后期制作一定要做得精致。”张石川强调说。

〈〈孤儿救祖记〉〉可以公映了,可是《义和团》《北洋水师》《木兰从军》三部电影风行一时,这时公映以普通家庭为表现对象的社会剧《孤儿救祖记》会有票房吗?这部电影的销路票房会决定明星公司的命运,他们已经输不起了。

张石川和郑正秋心里都没有底,最后,张石川决定立即上映《孤儿救祖记》。

1923年12月18日,影片在上海爱普庐影戏院试演,张石川、郑正秋等人和公司同仁等都极为紧张,密切关注观众和评论界的反应。影片放映结束,观众席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报纸杂志一片赞扬。

有个片商立即来到公司,要以8千元巨额买下南洋放映权。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中国电影祖师爷张石川(上)

以上图片均为《孤儿救祖记》剧照

1923年12月28日,影片在六马路申江大戏院即中央大戏院公映,引起轰动。以后,又在南京、汉口、天津等地连映六七个月,“营业之盛,首屈一指;舆论之佳,亦一时无两。”

《孤儿救祖记》成功了!

明星公司也成功了,1928年公司公开扩股20万元(每股10元),人们纷纷认股,很快就招足了20万;而在5年前的1923年公司刚成立公开招股,连续几年无人问津。

张石川踌躇满志,决心甩开膀子好好大干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