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3000點保衛戰的光榮時刻了!買還是不買?

又到了3000點保衛戰的光榮時刻了!買還是不買?

又到了3000點保衛戰的光榮時刻了!買還是不買?

又到了3000點保衛戰的光榮時刻了!買還是不買?

1

說好的國產芯片是故事。

說好的獨角獸是故事。

說好的喝酒是故事。

說好的吃藥是故事。

只有炒股的經歷全他娘是事故。

2

村長在喊:

同志們!振作起來,又到了3000點保衛戰的光榮時刻了!

嚴防股市大起大落!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笑了:

如果說我在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成功地預測股市變化。

巴菲特笑了:

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

彼得林奇也笑了:

不要妄想預測一年或兩年後的故事走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十年前。2008年3月中下旬,股市反彈,亞洲股神李兆基認為4月前恆指可以升到27000點。結果是恆指在5月初漲到26387點後持續暴跌,最低跌到11015點。

三十年前。美股大鱷索羅斯1987年稱日本股市即將崩盤,美股持續堅挺,結果是日本股市牛到了1989年,美股崩盤。索羅斯旗下量子基金當年損失32%。

3

查爾斯艾里斯的《投資藝術》是長線投資者的聖經,裡頭有過一個統計:

從1926年到1996年的70年裡,股票所有的報酬率幾乎都是在股價表現最好的60個月內締造的,而這60個月只佔到全部862個月裡的7%

要是我們知道是哪些月份,想想看,獲利會有多高。

但是,我們做不到。

我們只是知道一個簡單而珍貴的事實:就是如果我們錯過了這些表現絕佳但並不算多的60個月,我們就會錯失掉整整70年才能積累到的投資回報。

其中的教訓很清楚:打雷閃電的時候,你也必須在場。

4

巴菲特就是這麼幹的。

所以,我們會看到,巴菲特最為著名、為他掙了最多錢、長期第一重倉股可口可樂,並不是在可口可樂股價多麼低估的時候買入的。

1988年,巴菲特以市盈率14.5倍、市淨率5倍買入可口可樂。

這個價格相當不便宜。

當時美國國債利率就有10%左右,並且可口可樂的股價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足足上漲了4倍。

還有,可口可樂當時的市盈率比市場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

巴菲特的想法是,股票的價格說明不了價值。

可口可樂的價值和其他企業一樣,取決於未來公司存續期內,所有股東盈餘預期的折現。

1988年,可口可樂公司股東盈餘為8.28億美元,美國30年期國債的利率(無風險利率)是9%。以1988年盈餘,使用9%作為貼現率,可算出公司價值92億美元。

當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時,公司總市值為148億美元。

巴菲特似乎買高了。

但92億美元的估值只是基於當時盈餘的計算。

從1981年到1988年,該公司股東盈餘年成長率為17.8%,大幅高於無風險利率水平。

如果我們估計它能在下一個十年裡,保持15%的增長,屆時股東盈餘將達到33.49億美元。再假設從第11年起,它的增長率降到了每年5%,用9%的貼現率,可以推算出,在1988年可口可樂的內在價值是483.77億美元。

事實上,從巴菲特買入後,10年時間,到1998年的時候,可口可樂就已經超過了1500億美金的市值,給巴菲特帶來超過10倍的收益。

持有十年不獲利兌現是不是很牛?

更值得注意的也許是下面這兩段話:

從1998年到2016年這將近20年時間裡,可口可樂股價曾一度腰斬,1998年的高點價格是在2012年才再次突破,這意味著從1998年到2012年,巴菲特獲得的只有公司分紅。

然而,巴菲特依然是一股可口可樂也沒有賣。

這就是“打雷閃電的時候你也必須在場”。

茅臺,是不是中國版的可口可樂?

(理財一對一,馬將軍在知識星球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