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的叛逆期怎样教育?

张妮611


我是一个初中生男孩的爸爸,目前感觉正缓缓走过孩子的叛逆期高峰。回首这三四年的经历,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好呢?不知道。实在太可怕了!

漠视,冷战,严重的时候竟然会和你言语对抗,就差没动手了。这期间,我无数次的苦口婆心,无数次的郁闷,无数次的生气冲动,也无数次的恨其不争,当然也无数次的寻找各路良方。

慢慢回暖的今天,我来说说一些体会吧,希望对你有用。



第一:心态放松,很关键

首先你要有孩子叛逆期到来的心理准备,而且要有最坏的那种。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以后,你就会觉得青春叛逆期太正常不过,今后面对孩子的各种表现,你不会一下子接受不了——而一旦你接受不了,很多过激的事情就会做出来,那可就真的坏事了。告诉自己,没事的,那只是一个阶段罢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只要孩子本质不坏,过了那个时间段就会好了。

第二:沉得住气,别比他更激动

话是这么说,但很多家长在遇到儿子像个十恶不赦的恶棍时,内心是崩溃的。这个时候,劝你强制自己冷静,不要比他还激动。有时候孩子其实知道自己错了,可是青春的特点就是不服输啊,不愿意低头啊,所以他明知道错了也不会向你低头。遇到这样让你生气的时候,找个出口让自己冷静冷静。等到孩子也平静的时候,再跟他尽可能轻松地聊天,效果会好很多。

第三:千万别拿孩子去跟别人对比

“你看看人家,怎么就那么懂事!”生气的时候,你是不是很自然拿别人跟孩子做比较。这种对比是灾难哦,孩子最恨这种对比,非常反感。当然也没必要像对小学生那样肉麻地夸“你真棒”。你最好实事求是地肯定他的成绩,有过错,也不要使用过激的言语。要知道,这时期的孩子非常敏感,同学之间什么话可以刀枪不入,父母的一句寻常话却可能惹来暴风雨。

第四:不断修复亲子感情

我承认,在这几年里是我们和儿子关系受损最严重的时候,人一生气啥事都能做得出来嘛。不断的后悔,便不断地去修复父子关系。我发现,信任他,用平视的角度去和他相处,儿子更受用。

上周的一天,我给他送饭。他第一次问我吃了吗?我说没有,他居然说“你吃一块猪扒吧”。当时我的泪水差点流出来了。我知道,儿子已经开始不对抗我,他已经懂得了父母的心!

斗智斗勇,有人用这个词来形容孩子叛逆期里父母的感受。也许吧,讲究策略必不可少,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第四条——不断修复亲子感情。没有这个基础,我觉得比较难。


大梦说作文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叛逆的经历,这段时期逢事易怒,明知别人说的正确,却违心不听;明知别人做的对,却坚决不赞同。我想这与一个人身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有关,但更重要的应该是心理成熟过程中的一个必然时期。



叛逆期往往出现在初中阶段,也正是心理成熟的过渡时期。这时的孩子对周边事物均有了一些看法,虽略显稚嫩,但必定是他观察、判定所得。因此孩子与父母的观点相悖,矛盾也就因此产生,而这种矛盾不断激化,便导致了他们的叛逆。



明确了孩子叛逆的成因,那么该如何预防或者缓解孩子的叛逆呢?

既然孩子的叛逆是他们与父母观点相悖造成的,那父母不仿赞同他们的观点,肯定他们的判断,同时巧妙引导他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事物。下面是儿子与父亲的一段对话。



儿:爸,我想换一部智能手机。我们班大部分学生都换了智能手机。

爸:那他们都用智能手机做什么?

儿子思索了一会说:大都用来打电话,个别学生还偷偷上网玩游戏。

爸:为什么说是“偷偷”?

儿:因为他们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学校也明令禁止。

爸:那也就是说,在学校你们只能用手机打电话?

儿:是这样的。噢!爸,我明白了,其实没有必要换智能手机!

爸:儿子真聪明,关键是懂事了!

在上面的对话中,如果爸爸一听到孩子要换智能机便大发雷霆,恐怕因此就种下了矛盾的种子,进而发展成叛逆。



总之,叛逆是孩子身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种正常的表现,只要父母正确对待、合理引导,便既可控,又可防。


羊头丹水


我也不扯什么大道理,叛逆期的孩子与父母的矛盾多是发生在相互不理解上。所以,我建议您与孩子认真的谈一次。大体内容是,你跟孩子说自己的年龄与他相差太多,有代沟所以有些事我也不理解了你,而且,我也不可能24小时都盯着你,所以不可能掌握你100%的情况。如果以后,我说错了,咱们可以心平气和的说,谈一下。这么经历过几次以后,孩子潜意识就会知道,你是理解他的,他的情况你都知道,你在说他的时候,他就会心服口服的。


眉目依旧的ni


一起和他叛逆,一起承担后果。


视觉成


恭喜你,这个男孩儿长大了!他要有他自己的想法,这是他走向成熟的起点,要祝贺和鼓励他!同时站在他的视角,试图理解他的思维方式,以及判断事物的理念是什么!找到他思想的根源,才会真正明白叛逆的原缘由!


正学尚书院


①修复亲子关系,每天有高质量陪伴,陪玩或运动

②耐心倾听孩子的内心,沟通方式要平等,尊重

③理解万岁,换位思考,给予无条件爱的接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