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在毫釐間挑戰極限,於細微處追求極致,鑄利劍保家衛國。他們是匠心築夢、技能報國的高技能人才,執著堅守,接續奮鬥,鑄就中國榮耀!

24歲成為高級技師,26歲成為金牌教練,他為導彈加工零部件,能讓鋁合金浮在水面……他就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高級技師曹彥生

從500克到3克,他將加工做到極致!

在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的生產基地,工作人員要加工一批特殊的零件——一斤重的航天鋁合金要銑加工到只有三克,且不能有任何變形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誰能挑戰如此精密的加工任務,答案是曹彥生。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參數要調的特別合理,主軸刀具不能抖“,曹彥生說。

加工完成後,一塊厚度為頭髮絲的1/3,紙的1/4的鋁合金零件,穩穩地浮在水面上。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一個符號輸錯,刀具飛速襲來......

曹彥生是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的傳奇人物,24歲就成為最年輕的高級技師。然而,耀眼成績的取得,源自他剛參加工作時一次險些鑄成大錯的事故。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2005年,曹彥生進入航天科工二院283廠,原以為能接觸先進的數控加工設備,結果每天重複的都是最簡單的銑平面工作,這讓他心灰意冷。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曹彥生:我當時是全國數控大賽前十名,覺得自己很厲害,心氣高,沒想到來了以後就讓我幹平面。

就在曹彥生心浮氣躁時,一次操作失誤讓他徹底警醒。在一次銑平面過程中,他輸錯一個符號,瞬間,飛速旋轉的刀具直接扎到工作臺上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儘管他第一時間終止錯誤程序,但工作臺上已經留下一圈刀痕,這道痕跡更是深深刻在他的心裡。

“從那件事以後,整個人就沉下去了”,曹彥生說。

苦練技能,零件間隙只有0.005毫米

沉下心的曹彥生慢慢認識到,看似簡單的工作卻是對自己心態和技能的全面錘鍊。

在這個崗位上,他一干就是三年,為了練就技能,日常生活中,曹彥生只要看到一些複雜的結構,他都要想辦法加工出來。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立方體, 卻是一把有十二個零件,一百多個面的魯班鎖。

加工它,需要將工藝順序、控制加工精度、配合精度等做到極致,哪怕一丁點的瑕疵都會失敗。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曹彥生通過加工魯班鎖來練就技能,運用最先進的仿真製圖技術,在一次次摸索中,他加工出來的魯班鎖甚至看不出一絲縫隙。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曹彥生:間隙0.005毫米,相當於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是目前加工的極致。

4天4夜,他為導彈“插上”翅膀

一邊苦練技藝,一邊儲備知識,一有空曹彥生就往圖書館跑,在國內外的專業網站了解最尖端的技術。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曹彥生:一開始的時候很難,也沒人教你,書看好幾回都看不透。後來跟著邊學邊試,猛然有一天,我把這個點學會了就覺得太享受了。

多年的技能磨礪終於迎來用武之地。一次,廠裡為國家某新型導彈加工空氣舵,這是導彈的重要構件,猶如導彈的翅膀,直接影響著導彈的發射及飛行。

由於結構複雜、厚度薄,控制形變和對稱度難度極大,兩次做出來的產品都失敗了。眼看整批次空氣舵存在報廢風險,大家想到了曹彥生。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眼看著老方法行不通,工期又催得緊,當時正值春節,曹彥生一個人在車間裡待了整整4天4夜。

憑著多年積累的技術儲備,曹彥生加工出的新產品,一上測試臺,所有人簡直都不敢相信。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曹彥生:最後我做出來,誤差就0.02毫米。檢驗都以為打錯了,那應該是乾的最成功的一次。

執著堅守,他們鑄利劍保家衛國

如今,曹彥生承擔著航天科工二院多型號產品零部件加工任務,攻克多個複雜產品零部件加工難題,他發明的“圓弧面加工法”“對刀裝置”等絕技,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為企業節省成本上千萬元。

他帶出的徒弟中,獲得5個全國五一獎章,10個全國技能大賽冠軍。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如今, 他牽頭創建廠裡第一個智能製造實驗室,希望能夠總結出更多規律性的東西來保證軍工產品的質量。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14年的時間裡,曹彥生參與制造的導彈不斷升級換代,他用高超的技術為高精度導彈的研製和生產保駕護航,讓它們成為保家衛國的防空利劍。

間隙0.005毫米、頭髮絲的十六分之一!他為中國導彈“雕刻”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