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30岁,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成年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我今年30岁,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成年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最恐怖的不是催婚、不是相亲,而是亲戚问你一个月赚多少钱。

如果你赚的足够多,掷地有声的说出5位数以上的月薪时,亲戚们立刻投来赞许的目光,并且大肆夸耀一番。

但如果你赚的并不多,可能连你的父母都要受牵连,七大姑八大姨会立马给你爹妈出主意,“赶快给孩子想想办法呀,找找关系进个好单位”、“趁着还有本钱,做点小买卖也比每个月赚这点钱强啊”,而亲戚们走了之后,爹妈就会调过头来数落你,恨你为什么不能出息一点,让全家人在亲戚面前都抬不起头。

成年人的崩溃,总是来的猝不及防,明明前脚还谈笑风生,可是后脚突然的“灵魂拷问”,就足以毁掉整日份的好心情。

“我今年30岁,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成年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焦虑,往往并不是因为钱本身


前几天在悟空问答上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年33岁,毕业10年了,每个月赚多少钱才不算是个Loser?”

说实话,我感觉有些诧异,33岁,毕业10年,每个月赚多少钱,这些事物之间有什么必要的联系吗?是谁规定了我们在这个年纪就一定要拿到多少月薪,否则就被标榜为一个失败者吗?

我们正在被太多的约定俗成绑架,以至于忘记了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放眼当今社会,能够在30几岁的年纪里就大获成功,甚至实现财务自由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很多我们在新闻和资讯中看到的内容,其实仅仅是现象,并不是真相。

不过客观说,钱确实是一个最直观、最容易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标准,因为数字是一种具体的体现,当一个人想要了解你能力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时间对你进行综合的考量,但是如果他知道了你的薪水,那么他就可以大概判断出你的能力在什么水平上。

这也许就是成年人最大焦虑,钱的多少,代表着能力的水准、代表着社会地位的高低,代表着自己在人前能不能挺起腰板。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我们对一个人认同的本质,是这个人的能力、是否值得信赖,以及他对于社会和自身家庭的贡献才对,钱虽然是一种直观的体现,但并不是我们认同一个人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这事儿还要回到自身所创造的价值上来。

经常看篮球比赛的人都知道,很多球队里会有一些“蓝领球员”,他们在场上经常干一些“脏活累活”,特别是在防守端,他们几乎就是为了犯规和死盯对方明星球员而存在,在进攻端很少参与,而且他们本身也没有太强的攻击力。

但就是这样一群蓝领球员,他们的数据一点都不出色,每场比赛也没有华丽的演出,却是每个队伍都需要的,因为很多重要的时刻,是没有办法通过数据体现的,他们的每一次严防死守、每一次积极的卡位都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麻烦,这就是他们存在的价值,没有好看的数据作为支持,却仍然是球队运作里最重要的一环。

“我今年30岁,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成年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找到自己的价值点,比赚钱本身更重要


当你抱怨工作太多而薪水太少时,有没有认真想过,自己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得到证明,如果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你要从哪些角度、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真的值更多的钱呢?

但是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多机会、这么多如果?但我今天不是要教大家怎么赚钱,只是想和大家讲明白一件事,

知道自己的能力价值在哪里,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吃哪碗饭的人。

晋代的诗人陶渊明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不为五斗米折腰”,很多人在对自己工作厌倦和不满的时候,就会说出这句来,这也充分反映了现代社会里,真的有很多人在赚着“折腰”的钱。

“折腰”当然是不舒服的嘛,当我明明想要在下班后陪女儿写作业时,偏偏公司有个烦人的应酬;当我想在周六和女朋友一起上街购物时,突然公司要求加班,这都是我们要应付的“折腰”行为,每每在这个时候,谁不想说一句“老子有钱了再也不给你打工了”。

“我今年30岁,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成年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然而我们在体制内谋生存,就必须要面对这些问题,不要觉得这仅仅是打工者的窘境,假设你某一天当上了老板,你真的就可以一点委屈都不受、一点体力工作不用做吗?

相反,你要承担的风险,还有你要面临的更复杂的人际关系,可能会让你怀念打工时的那种自在感。

无论是老板还是打工者,实际上都在对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只不过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要贡献的事物不同罢了,而且重要的是,未必每个人都适合当老板,一个人智商高有想法,但是情绪管理能力很差,可能他就最适合做一个总监,他在这一点上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而另一个人冷静果断,虽然专业技能并不太出色,但是每当关键抉择摆在面前时,他总能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是他自身最出众的价值,只有做老板才能把他的价值最大化。


你的价值,分为两个方面


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发现自己的工作性质,比如我早年做设计的时候,真的是被各种各样的客户要求,弄到心烦意乱,有时候实在受不了,心里想着我又不是会饿死,干嘛受这个窝囊气?

可是后来我渐渐想清楚了,一方面我要靠自己的专业赚钱,养活自己,另一方面,在顾客看来,我的能力是帮他们解决问题,尽可能的让他们少操点心、少一点麻烦事,他们愿意付钱给我,是看中了我身上的这个价值。

“我今年30岁,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成年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所以,我们的能力其实应该从这两点去看:第一,对于发工资给你的人,你的价值给他带去了什么;第二,对于你要服务的人,你的价值帮他解决了什么问题。

其实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你在工作里学会忍气吞声、低三下四,一旦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就会看到自己的职责和能能力所在,如果你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分内的事,痛苦和烦恼自然就会减轻不少。


钱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真正的焦虑其实并不在钱上面,当一个人认清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自己能力输出最大化的方式,就不会再去追求金钱上的数字,因为他知道自己能力变现的支点已经被发现。

“我今年30岁,赚多少钱才算成功?”——成年人的自信都是钱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