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塊莖青頭現象:出現青頭的原因是播種深度不夠、壟小、培土淺薄,或是有的品種結薯接近地面,或將土層頂出了縫隙陽光直接照射到塊莖上;儲藏期間見到散射光或照明燈光、或風吹時間長也會形成綠皮。防治馬鈴薯青頭現象,種植時應加大行距、播種深度和培土厚度,儲藏時避免光照。
2、悶生薯和爛種:悶生薯是已出芽的塊莖播種後,由於溫度低等原因,未能及時出苗,使塊莖的幼芽變成了塊莖,形成悶生薯會導致田間缺苗。生產中,春季氣溫偏低、播種期不宜過早,特別是催大芽的種薯更不應該播種太早,未見光的薯芽不要直接播種。春季播種經常出現田間爛種的現象,主要是由於春季地溫低,溼度過大長時間不出苗導致。預防田間爛種在切種塊時將種塊拌入適量的滑石粉和殺菌劑(如多菌靈、甲基託布津等)。
3、塊莖畸形現象:在收穫馬鈴薯時經常出現薯塊頂端或側面長出一個小腦袋,有的呈啞鈴狀,有的長出一串小薯形成串薯;還有的芽眼突出,形成腫瘤塊莖;還有在塊莖上裂出一條或多條溝等現象。塊莖畸形主要是在塊莖增長期由於高溫、乾旱等不良條件使正在膨大的塊莖生長受到抑制,暫時停止生長,後來由於降水或灌水,使生長條件得到恢復,塊莖隨之也恢復生長,在生理活動強的芽眼處長出了二次生長,形成了畸形薯。在生產中,適時灌溉,加強中耕培土,選擇抗旱、抗逆能力強的品種,儘量降低畸形薯的發生。
4、塊莖空心現象:由於生長條件突然過於優越,造成塊莖極具增長膨大,如種植過稀或嚴重缺苗,生育期高肥、高水,都會使空心率增高;另外,鉀元素供應不足,也會造成空心現象;空心也與品種有關。防治空心現象的發生,應選擇空心率低的品種,合理調整密度,減少缺苗率,配方施肥,增施鉀肥,加強田間水肥管理。
5、塊莖黑心現象:在田間發生塊莖黑心時,植株矮化、僵直、葉片變黃,小葉向上捲曲,發病後期莖基部變黑腐爛,植株枯死。薯塊先從匍匐莖處變黑腐爛,向內發展使心變黑,這種黑心多數是黑脛病造成的。儲藏期間由於堆積過厚,通風不良缺氧也會造成黑心。在種薯切塊時要嚴格淘汰病薯,選擇抗病品種,儲藏期間嚴格控制密度,做好通風。
6、塊莖長癩現象:薯塊多個病斑匯合成片,表面粗糙,呈瘡痂狀硬斑,病斑僅在薯皮,不侵入薯肉,這種現象主要是由馬鈴薯瘡痂病或粉痂病造成的。防止該病,首先應選擇抗病品種,避免重茬,實行輪作,忌偏鹼性地塊種植,加強田間管理,防止乾旱。
7、只長秧不結薯現象: 生產中經常出現馬鈴薯只長秧不結薯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產量和經濟效益。不結薯的原因一是選用品種不適宜本地氣候特點。把種薯從短日照地區引種到長日照地區後,有時會出現不結薯現象;而長日照地區引種到短日照地區,往往不開花,但對地下塊莖生長影響不是很大。二是高溫影響。溫度對馬鈴薯關係極大,特別是結薯期,如果土溫超過25度,塊莖就會基本停止生長。三是氮肥施用過多導致植株徒長,匍匐莖鑽出地面稱為枝條,出現只長秧不結薯的現象。解決方法是適時早播,使馬鈴薯整個生育過程處於相對冷涼、氣溫較低的季節;選擇適宜當地氣候的品種,種薯是增產的內因,高產的關鍵,要選擇生育期適宜的脫毒品種;合理施肥,注意氮肥施用不宜過多,配合施用鉀肥。
閱讀更多 農藝天地6971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