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提到孙中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拓者和先行者,是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同时也是“三民主义”的倡导者。他首次举起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被后人称为“国父”。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1911年10月10日,轰动历史的武昌起义爆发,各省都纷纷积极响应。当时,孙中山还远在美国,当他得知消息后,于12月下旬回国后。随即被17省的代表,以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共同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宣统帝溥仪宣布退位,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被推翻。3月11日,带有明显资产阶级进步意义的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事实上,在这期间,不仅仅只有孙中山在战斗,有一个人甚至比他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个人被明显忽略了,他的名字叫做黄兴。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叫黄轸,字克强,号庆午或竞武。虽然他是孙中山一生的知己和战友,但他的民主革命思想,与孙中山等人有很大的不同。

孙中山是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受国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迪,最终才逐渐从改良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黄兴,自光绪二十九年起,由漳江书院毕业后,目睹了中国的现状后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的革命思想更加贴近中国实际。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在推翻清王朝的长期斗争中,孙中山的革命手段主要靠“说”,因为他经常的组织演讲和宣传;而黄兴的革命手段主要靠“打”,因为他经常的组织起义和暴动。当时,俩人被并称为“孙黄”,是辛亥革命后的“双元领袖”,革命党内部有“孙氏理想,黄氏践行”的说法。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事实上,孙中山在革命党内部的人气和威望,甚至不及黄兴,尤其在早期时。1907年,章太炎带头,掀起了“倒孙风波”,严重质疑孙在革命党内的领导能力;1909年,陶成章又发动联署,要求罢免孙中山的职位,推举黄兴为领导。但是,黄兴为了维护团结,坚决的抵制了这种风潮,足见其个人的品行高洁。

武昌起义后,直到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才从美国赶回上海,而之前则由黄兴主持军事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推选黄兴担任大元帅,但他坚决不同意,力主孙中山担任此职位。

孙中山革命主要靠说,而黄兴革命主要靠打

但就是这样一个伟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却被很多人忽视,甚至被边缘化了。更可气的是,谈起辛亥革命来,大家除了知道孙中山,甚至连黎元洪、章炳麟、陶成章等人都知道,却很少有人记得黄兴。

最后,对于黄兴被历史的忽视,我只想讲一句:干得好不如说得好!

参考资料:《孙中山与黄兴比较研究新论》

《黄兴与辛亥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