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多少兴亡事,尽随海水流。

海浪滔天,凭海临风,站在黄海之滨的安东卫海州湾这片当年苏京、王铎曾经踏足过的海岸,心中竟浮想联翩。沧海桑田,朝代更迭,时过境迁,不管明末清初那段兵荒马乱的历史有多么的跌宕起伏,都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数百年后的今天,我真的无法感知苏京、王铎当年漫步海滩时的复杂心境。斯人已逝,惟留海上碑当年的题刻依然矗立岸边,一任风吹雨打,海浪侵蚀。

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2019年4月17日,中央新闻媒体资深媒体人、非遗传承项目祥莲静苑金石传拓艺术工作室、五间堂金石文化艺术中心传拓师在日照市岚山区委宣传部王田科长陪同下,一起参观了海防古城安东卫素有万里海疆第一碑之称的海上碑。

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海上碑位于岚山头街道岚阳路社区南部海州湾北岸的岩石上,这是黄海岸边的自然岩石群,海上碑说是碑,其实是一处明末清初的海上摩崖石刻,岩石群东西长150米,南北宽30米,分布面积4500平方米。

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海上碑在最南部的岩石上,碑刻东西长4米、上下高4米,平面上刻有题字,皆为楷书。西部为横书,上有“星河影动”、“撼雪喷云”为明末监察御史苏京。下有“难为水”为清代安东卫守备阎毓秀所题;东部为竖书,上有“万斛明珠”,下有“砥柱狂澜”为明未礼部尚书王铎所书。

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涨潮时,部分碑刻会没入海水中,落潮时,碑刻露于浅滩,碑石久经海水洗礼,表面光洁润滑,有如处子肌肤。

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据宣传部王科长介绍,海上碑久历海浪冲刷之所以能完好保存下来,与其所处位置不无关系,该碑始刻于清顺治乙酉年间(1645年),碑身坐南面北,构思巧妙。北为面,可立于岸上面朝大海观赏碑文,文中意境与海景交融,这样,可以更好的抵御海浪保护碑文。

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关于海上碑,有资料称"星河影动"、"撼雪喷云"两幅题刻应是明末的苏京于1646年前后题写。“万斛明珠”、"砥柱狂澜"两幅是与苏京同时的王铎题写。出生于安东卫的苏京,曾经是明丁丑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建宁兵备道。1644年明朝灭亡后,1647年苏京迫于无奈入朝觐见清世祖顺治,表示归顺。王铎则是河南孟津人,系明天启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清初书法家。王铎与苏京是挚友。明亡后,他从河南来安东卫拜访苏京,曾为苏京之父苏雨望墓碑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这就是传世的《苏雨望墓碑》。

"难为水"是清初的阎毓秀所题,阎毓秀于康熙十年至十八年任安东卫守备。

奇迹,经三百多年海水冲刷的海上碑石刻仍清晰可辨

海上碑的北面不远处是一座海神庙,为渔民祭海祈福之所。海神庙并不大,只有一排五间房留有五个门,中间门上悬一匾曰:龙王庙。据庙后2009年所立《重修海神庙记碑》记载,海神庙始建于元代,历经风雨,曾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重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