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發明的桑皮紙酷刑,看似普通,為何犯人毫無招架之力

朱元璋發明的桑皮紙酷刑,看似普通,為何犯人毫無招架之力

說到酷刑,就讓人想起莫言的一部小說《檀香刑》,可以說在中國的歷史上,酷刑都是用來針對那些十惡不赦的大奸大惡之人,酷刑的目的是為了懲戒惡人,同時對世人起到警示作用。

傳說朱元璋為了懲戒那些貪官汙吏,發明了用桑皮紙來行刑的方法,據說犯人們一般都經受不了五張紙,比起那些皮肉之苦,似乎來得更恐怖些,這樣的刑罰,它的特點就是簡便易行,而且殺人無痕,據說後宮中常用這種方法來對待那些忤逆的太監和宮女。

桑皮紙怎麼聽起來都和酷刑沒有關係,但是聽了它是怎麼操作的,你就知道了,執行方式看起來也非常簡單,先把犯人綁在凳子上,用一張桑皮紙覆蓋在犯人的臉上,然後行刑者往臉上均勻地噴水或者噴酒,由於紙張浸水後會完全貼在犯人的臉上,這個時候就會讓犯人覺得呼吸有些不暢,但是一旦呼吸起來,溼潤的紙會往鼻腔裡吸,更加覺得窒息,除此之外,心理上的恐懼會加重這種窒息的體驗,這種方法一般是為了讓犯人招供,如果一張紙後犯人還是沒有悔改的意思,仍舊負隅頑抗,就繼續加第二張紙,據說第一張紙被稱為“九品官”,到了“五品官”那張紙的時候,一般就沒有人能招架的住了,如果犯人誓死不從的話,那真的就是殺人於無形之中,所以人們把這種酷刑稱之為“加官進爵”,其實含有莫大的諷刺之意。

朱元璋發明的桑皮紙酷刑,看似普通,為何犯人毫無招架之力

正是因為這樣的刑罰看起來沒有其它刑罰那麼血腥,還可以讓人保得全屍,所以一般都針對於有地位的達官顯貴,而且是一些比較頑固的犯人,據說,到了三張紙以後,犯人的大腦會因為缺氧而意識模糊。它的官名叫做“貼加官”,也不一定就是用桑皮紙,還有其它材質的紙張,一般都是纖維度比較強,韌性比較好的紙張,易吸水,不易破。

關於這個刑罰是不是由朱元璋發明的,也存在著一定的爭議,據說這種用紙做刑具的懲戒方法古已有之,但是朱元璋對貪官汙吏的懲戒是比較有名的,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酷刑聽起來確實比較可怕。

朱元璋發明的桑皮紙酷刑,看似普通,為何犯人毫無招架之力

有人說這種酷刑的痛苦不亞於凌遲,因為都是慢慢地折磨犯人,在這個過程中,除了身體的痛苦,還有心理上的極大恐懼,犯人會因為窒息而缺氧死去。古代的皇帝為了治理貪官汙吏可以說想盡了辦法,紙刑就是其中的一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