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01

寶寶的生活只有吃喝拉撒?

行為習慣的養成“貴”在日常

老祖宗有句老話:“3歲看小,7歲看老”,意思就是說,3歲以前的行為習慣決定了小時候的樣子。當然也有人說了,孩子那麼小,一個只知道吃喝拉撒的小屁孩,他們懂什麼?

還真的懂。

很多研究已經發現7個月大的孩子,就會開始捕捉父母的情緒。而美國的最新一項研究也證實,1歲幼童就具備識別情緒的能力,懂得“察言觀色”。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麻省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選擇了2-4歲的寶寶,讓寶寶看兩張圖片,並配上不同的情緒聲音。研究人員告訴寶寶們,這個聲音就來自這兩張圖片,讓他找出對應的表情圖片。結果,參加實驗的寶寶都找對了。後來,他們又找來12至23個月大的寶寶,沒想到,他們也都答對了。

接下來,他們選擇了12到17個月大的寶寶。一名研究人員看著一個盒子,併發出帶有情緒的聲音。比如看到一個很有趣的毛絨玩具就發出 “哇”的聲音,看到普通的玩具,就發出“嗯”的聲音。接下來,讓寶寶在盒子裡找出對應的玩具。結果他們發現,寶寶取出的物品後一旦跟聲音情緒對不上,他們就開始自己重新尋找。

其實不難看出:一歲開始就具備了辨別許多正向情緒細微區別的能力,也能推斷別人做出某種情緒反應的原因。

所以,回到開始咱們說的那個話題,3歲前,對於孩子的教育大多在生活中,藏在每日對待孩子的情感之中。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02

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

這套童心繪本大有文章

教育的最高明的手段就是不言而教,在“管”與“不管”中間,隔著父母的教養智慧。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鈴木繪本•蒲公英系列》就是這樣一套“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7位日本繪本大師

暢銷300萬冊的經典薈萃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宮西達也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這套書來自宮西達也、西村敏雄、宮本忠夫、秋山匡等7位經典插畫大師的作品,收納了他們的經典繪本共10本,每一本畫風和故事都不同,但是卻充滿了童心童趣。在全世界這套書已經累計銷售了300萬冊,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兒童成長。

10本書涉及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吃的、喝的、用的,就連廁所、馬桶、㞎㞎,可是這恰恰就是孩子眼裡的世界,圍繞屎尿屁的吃喝拉撒,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生活中滲透5大情感教育

不說教的、孩子聽得進去的暖心故事

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在生活中養成好習慣,在生活中懂得關係他人,也是在生活中獲得豐富的情感。書中充滿童心童趣的情節中,卻滲透了5大情感教育。很多孩子不喜歡說教,這套書恰好用故事巧妙地告訴孩子這些道理。

二胎之家:

教大寶學會適時表達情感

《我也嗚嗷嗚嗷》這一本中,講了一隻小豬有了弟弟小小豬後被冷落的故事。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開頭,小豬很驕傲,他大聲地說:“我有弟弟了,所以,我當哥哥了!”小弟弟很可愛,可是,他總是哭……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跟媽媽吃飯的時候,弟弟哭;跟媽媽玩遊戲的時候,弟弟哭;媽媽給小豬讀繪本的時候,他哭;出去逛公園的時候,弟弟還是哭!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弟弟一哭,媽媽就立刻跑過去,小豬覺得自己好傷心,他開始到處撒氣,到處亂打亂鬧,最後,他憋了一肚子氣,終於嚎啕大哭了一場!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媽媽過來緊緊擁抱了他,哥哥一肚子氣總算沒有了。他成了媽媽的好幫手!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在很多二胎家庭中,老大和老二的關係常常因為爭奪媽媽,而變得緊張。有時,孩子也需要表達自己情感,愛的擁抱裡,有理解、有溫暖、有安慰!

分享是一種美德

孩子受益一生的好品質

很多孩子因為是獨生女,並不懂得分享,除了生活的環境,也因為家庭中缺少這樣的環境。這套繪本中有《我的蘋果》,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關於分享的故事。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在這本書中,宮本忠夫用了一個巧妙的故事,引出分享的主題。

小豬有一個紅蘋果,他在想,會遇到誰呢?

如果見到小妹妹,就一個人分一半。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如果分給毛毛蟲,自己就吃沒洞的地方。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當然,他還分給給大象、小蛇、螞蟻……直到後來,誰也沒來,他就把這個紅蘋果揣到自己的兜兜裡。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好暖心的故事,鋪設的情節如此巧妙,沒有說教,不生硬,不絮叨,孩子卻把它讀進了心坎裡。

友情很重要

用“利他心”與他人相處

“紙上得來終覺淺”,父母告訴孩子一萬個道理,不如孩子自己親自試一試,孩子的友情也是這樣。

用“利他心”跟小夥伴相處,也才能彼此真誠。那麼到底如何給孩子講“利他心”呢,不如看《綿羊麵包》《綿羊麵包又來了》吧。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個小綿羊在做麵包,他揉呀揉呀,到底做了什麼呢?

給大象做了一個送送軟軟的大面包。

給小老鼠做了一堆圓滾滾的小麵包。

給長頸鹿做了一根長長的棍子麵包。

給蝸牛做了圓圓圈圈的圓圈麵包。

給方臉機器人做了焦黃焦黃的方面包。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個故事讓孩子讀懂家人

良好的親子關係至關重要

在孩子一歲到三歲中間,因為孩子自主意識增強了,他們會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他們凡事都想自己做,時常會把媽媽扔在一旁,甚至對於危險全然不知,如何讓寶寶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呢?

不如就讀《朝我這邊看》這一本吧!

書中用了小豬、鱷魚、猴子、企鵝、長頸鹿、狼的五個故事,為孩子講了一件事:媽媽們如此偉大!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她們怕孩子有危險,她們擔心孩子受傷,她們擔心孩子餓肚子、她們擔心孩子生病,可是看著看著寶寶,再累的媽媽也會睡著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多麼讓人潸然淚下的結尾!不用告訴孩子,你有多愛他,讀完這個故事,他一定會給你一個大大擁抱,記得收下它。

人人都有自己的長處

讓孩子從小學會欣賞他人

欣賞他人是一種美德,在《喔喔喔》這本書中,就告訴了孩子如何欣賞他人。

有一群鳥兒羨慕大公雞,於是他們愉快地決定,第二天將由鳥兒把大家叫醒。可是第二天,他們卻發現自己的聲音不是太沙啞,就是太低沉,經歷了一番,最終還是大公雞把大家叫醒了。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這個故事淺顯易懂,而且奇妙地告訴孩子,每一個人都有他的長處,找到別人的長處,就給予真誠的讚賞吧!這個是不是一種情商的培養呢?

總之,這套書用了最簡單的語言,為孩子詮釋了最真切的情感。正像 “童心未泯”的宮西達所說:“我的創作不是為孩子學習知識或長知識的,知識想讓讀者看到繪本時會哭、會笑、會吃驚,體會到關懷和愛,感受到溫暖。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03

孩子看到的

不止如此


當然這套繪本如果只有這些,也未免顯得太單薄了一些。其實孩子看到的不止上面提到的這些,還有很多精彩內容。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繪本里的認知大課堂

自然認知、情緒認知兼顧

0-3歲是豐富孩子認知經驗的時期,他們也慢慢學會探索。這套書共有10本,卻滲透了50多個認知內容。從天上飛的鳥,到地上跑的獸,還有各種昆蟲、植物,讀故事的時候,也可以讓孩子打開眼界。

比如宮西達也的這本《知道我吃什麼了嗎》,開篇你就會看到一隻猴子在吃東西。這是猴子吃東西的時候各種愉悅的表情,旁邊的香蕉皮也給孩子一個提示,沒錯,他吃的就是香蕉!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接下來,猴子吃了橘子、蘋果、菠蘿、葡萄。直到最後一頁,整個背景變成了大紅色,猴子做出生無可戀的表情。一點兒提示都沒有,孩子會猜出來到底是什麼嗎?

這一頁就是這本書的精華部分,先不著急給孩子看,讓孩子多猜一猜!

公佈答案的時候到了,哈哈!原來是柿子!

這樣的寫法不但生動有趣,還加入了對於情緒的認知,不得不說,自然認知和情緒認知同時兼顧。

當然每一本書都會滲透的認知主題,有的認識動物,有的認識水果,有的認識植物,有的認識運動的物體,甚至連孩子最喜歡的㞎㞎也寫進來了哦!

想象力是創造力之源

故事中天馬行空的創造力

用孩童的心看世界,自然看到的是他們最喜歡的東西。

書中的每一本,都在深諳兒童之心的基礎上,做了大膽的想象。綿羊麵包的兩本中,各種各樣的麵包,就是一種想象力的培養;

《轉呀轉》,為孩子可以看到並想到所有可以旋轉的東西;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小蜜蜂嗡嗡嗡》的小蜜蜂採花蜜,竟然可以發生那麼精彩的故事!

一套在吃喝拉撒中“不言而教”的童心繪本。


想想看,想象力不正是創造力之源嗎?這恰恰是適合0-3寶寶的想象力培養。

總而言之,在“管”和“不管”中間,橫亙著父母的“軟教育”,那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土壤,而這個才是孩子真正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